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这,才是新学 (第1/3页)
曹cao临行时特意嘱咐过让何晏帮杨彪他们顶一顶孔融那群疯狗的压力。 何晏本是想着过几天等自己熟悉许昌令的政务后再去登门拜访如今已经升为太尉的杨彪,没想到杨彪居然是带着杨修自己先一步来到何坞寻找何晏。 杨彪这次来并未穿着官府,而是一身布衣,让杨修赶着马车来到何坞,这让与杨彪仅有一面之缘的何晏都险些没有认出。 “小子拜见杨公。” 再三确认真的是杨彪本人后,何晏立刻对杨彪持晚辈礼,将他们引入自己的楼阁中。 “慎侯此处倒是修的精巧。” 杨彪也没有倚老卖老,而是如对待友人一般信步闲庭的在楼阁中打量。 “都是自家修的小宅,不比杨氏百年底蕴来的厚重。” 何晏与杨彪客气了一下后,就让邓母奉上蜜水甘酿供杨彪杨修父子饮用。 “父亲在临行时特意交代让我前去拜访杨公,不成想长者居然前来拜访晚辈,真是羞煞我也。” 杨彪身形宽厚,坐在席子上宛若一座小山,听到何晏这般谦逊,脸上也是多了几分笑意:“慎侯客气了。若以岁数来论,我自然算是慎侯的长辈,但要从学问来论,慎侯才该是我的老师。” “小子愧不敢当。” 听到杨彪的话,何晏已经知晓了他此行来的目的就是新学。 “杨公所着《尚书新解》才是真的大家之言,小子也是每晚放于枕边手不释卷,常以杨公之言警示自己,该是小子称杨公为师才对。” “慎侯既然如此,那我就斗胆称一声贤侄了。” “那是小子荣幸。” “……” 双方又是一通互拍马屁后,杨彪终于是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贤侄,吾听吾儿德祖说过慎侯有一粪肥之法,可使粮食增收?” “确有此事。” 粮食增产不是秘密,等粮食全部收割完毕后自会由朝廷昭告四方。 “此法,似乎还与新学有关系?” “自然是有的。” 何晏点头道:“一开始的《周易新解》中,华公就曾在书中言过“格物致知”的道理。这粪肥之法不过是在新学指导下发现的一种技艺而已,双方自然是有关系的。” “贤侄的意思是,粪肥之法是由新学为纲领,探索出的一种利国利民之法?” “正是此意。” 杨彪听到何晏的说法后也是若有所思。 “慎侯。” 一旁的杨修也在此时开口,不过他说话含湖不清,就好像是什么难言之隐一样。 “德祖放心说就是,在我这楼阁中并无外人。” 何晏还以为杨修是要说什么机密之言,不成想杨修在听到何晏这么大度后脸色更加难看了。 “慎侯,其实……” 杨修一直支支吾吾的,在看了杨彪好几眼后终于是厚着面皮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慎侯,既然这粪肥之法是由新学引导开创的,能否在上表天子时……说此法是由农人根据《尚书新解》所创?” 哦豁? 何晏这才明白杨修为何一副便秘的表情。 《尚书新解》是由杨彪所着,也可以称之为弘农杨氏的家传经学。 将粪肥之法归功于《尚书新解》,其实就是将粪肥之法归功于弘农杨氏。 这个要求,属实是无理了些…… 毕竟粪肥之法可以令粮食产量大增,这放在以农立国的华夏,那几乎是“圣人法”。 不出意外的话,创立粪肥之人完全可以登上史书,小概率甚至可以单独列传,供后人瞻仰! 现在弘农杨氏想直接将这个功劳给叼走,也不怪心高气傲的杨修羞愧到说不出话来。 “慎侯,不是你想的那样,你想要什么补偿的话我都可以给你!” 杨修赶紧又加上一句,仿佛这样就可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不成想,何晏轻飘飘的直接来了一句:“此法本就是德祖兄与我那不成器的弟弟曹丕一起完成的,说是根据《尚书新解》创立的其实也是对的。” “嗯?” “嗯?” 杨彪杨修父子两本都是不喜形于色的主,但此时二人都是瞪着自己铜铃大小的眼睛看着何晏。 听何晏的意思……这功劳似乎可以让出来? “粪肥之法本就是让粮食增产的技艺,只要这项技艺传播出去,让地里多长出些粮食,让百姓不要再饿肚子,这就已经够了。” 何晏澹定的端起桌桉上的杯子喝了一口蜜水润喉:“至于是谁发现的,这并不重要。” 杨彪在听到何晏的回答后,鼻子突然一酸。 在乱世中他见过太多自私自利之人,也见过太多鱼rou百姓之人。 但是如何晏这般,真正是为天下黎民着想的……堪称凤毛麟角! 杨修也一样,何晏在他的眼中身形突然拔高了数丈,比自己的父亲还要伟岸不少。 “贤侄,这……” 杨彪来之前已经是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粪肥之法对于弘农杨氏来说太过重要。只要弘农杨氏将这份大礼吃下,杨彪有信心能彻底在官场和民间两个方向压制那些守旧的经学世家。 只要压制了他们,弘农杨氏的地位不敢说直追孔氏,那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可以奠定千年世家的根基! 正因如此,杨彪来之前几乎是都把自己给洗白白任由何晏享用的,不成想何晏居然就这么轻飘飘的答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