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怀王熊心 (第2/2页)
“我奉阿媪之命,路过此地,祭拜外翁一族,能有他在一旁,自然是一件好事……” 说到这里赵郢淡淡地道。 “用过午饭之后,你就带我过去看看吧……” 见赵郢有了决定,惊也不打听,当即吩咐下人准备酒食。 他这里虽然有厨房,但并未雇佣厨娘,平日里都是在外面吃,如今赵郢等人到了,他也只能告了一声罪,然后让下人去外面购买。 好在赵郢对这些日常吃食也不在意。 趁着这个功夫,赵郢仔细地问起了惊等人寻访到熊心的事,这才知道,他们寻到熊心,充满了巧合。 因为在此之前,惊已经准备在这边发展商铺,铺设情报网络,故而随着商队的到来,已经在这边安排了一些人手。 接到赵郢的命令之后,就让人在郢都废墟附近暗中调查。 然后,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熊心毕竟是楚王后裔,怀王的亲孙子,在此之前,一直锦衣玉食,受着楚国最顶尖的教育。 哪怕国破家亡了,他落魄到需要在自家宫殿的废墟上自己放羊,每日故意大声地说着“粗鄙”的话,但跟那些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农夫比起来,还是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 毕竟,那些昔日读过的书,受过的教育,早已经成了刻到骨子里面,成了他无法甩开的教养。 想装高雅挺难,但想装粗鄙,其实也挺难的。 虽然熊心已经很小心了,但在嗅觉灵敏的探子面前,还是露出了马脚,这些人一旦对他起了疑心,想要调查他,其实就很简单了。 毕竟,这里是已经是大秦的地盘。 在大秦严密的户籍制度之下,想要用心去调查一个人的话,再想要掩饰身份,就实在是太难了。 说话间,外面的仆人已经买来了饭菜,神色恭敬地送了进来。 惊亲自动手摆上,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套银具,正要检查这些饭菜,一旁的逍遥生已经颇为不屑地撇了撇嘴。 “不用检查了,这些饭菜无毒……” 说到这里,他有些讨好地冲赵郢笑了笑,然后又乜斜着眼睛,瞥了一眼惊手中的银针。
“而且,就凭你手中这些玩意儿,就算是真有毒,你也检查不出什么来……” 惊:…… 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终究还是仔细地查看了一遍。 真要是让皇长孙在自己这边出了事,自己就算是死一万遍,也难赎其罪。 赵郢有些意外地瞥了逍遥生一眼,惊或许不知道,但他却知道,这货说得一点不都假,想凭借银针验毒,确实有点不太靠谱。 光他就能一口气说出一大堆用银针根本无法验出的剧毒。 想不到这货还真是有点东西啊,不要说上次的染发剂,就说这次,能一眼看出这饭菜没毒,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古代的骗子都这么卷了…… 赵郢忍不住心中吐了个槽。 惊有些歉意地冲赵郢笑了笑。 “没来得及安排厨娘,不得不小心些……” 赵郢摆了摆手。 “无妨……” 当即招呼大家一起开吃。 放下筷子,见大家都已经吃完,赵郢当即站起身来,看向一旁的惊。 “走吧,带我去见见那位楚王孙……” 等到赵郢和惊等人这边一走,那边负责买饭的下人就喜滋滋地跑到了屋里。这个时代,油水稀罕,饭菜也金贵。 他们这些做下人的,最喜欢的就是主人家里有客。 自己也能跟着吃些汤汤水水,残羹冷炙。 更何况,今天主人家买的饭菜尤其多,那可是足足够十几个人的饭量,光羊rou就足足有十几斤。哪怕是那些客人饭量再大,也不可能吃完。 自己今天是有福了! 结果,刚兴冲冲地跑到餐桌前,人就傻眼了! 光了—— 所有盘子里的饭菜,都一干二净,那十几斤羊rou,更是不见半点影子! 这小厮不信邪地转悠着找了几圈,也没发现任何剩菜的影子,顿时忍不住跳脚大骂。 “真他娘的晦气!这怕不是遇到饿死鬼投胎了吧!” 赵郢自然不知道,有人因为自己夸张的饭量,在背后骂自己。他跟着惊,一路往东,然后又绕了几里路,一直走到江陵城外,才看到了传说中的郢都废墟。 残砖败瓦,荒草丛生。 只是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有人在废墟之上搭建起了破旧的房屋,甚至开垦出了一小片一小片的农田。 有牲畜鸡鸭在上面走动,还有几个顽皮的孩子,借着残破的墙壁打闹。 不远处,还有几只零零散散的羊,在啃食着已经有些泛黄的荒草。 这就是郢都吗? 赵郢都不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有些感慨。 成王败寇。 如果自己不能改变历史,拯救大秦的国运,恐怕今日的郢都,就是来日的咸阳。他可记得,项羽那一把大火,在咸阳数日不熄! 万千宫阙,都化为废墟。 史册典籍,荡然无存。 不,或许存了些—— 萧何抢救出来的那些书册,未必没有相关的记载,但可惜,以萧何的立场,就算是真的有,大概率的会有选择的放弃。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只是一片空白。 “殿下,就在前方不远……” 惊指了指前面一处低矮破旧的草屋。房子搭建在废墟上,左右并没有什么人家,远远看上去,就一目了然。很破败,大概也就勉强遮风挡雨,没有围墙,连篱笆也没有。 “那就是楚王孙的住处……” 赵郢点了点头。 大概是早就看到了赵郢一行人,熊心有些秀气的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楚国灭亡,王室几乎被屠戮殆尽,只有他侥幸逃过一劫。 然后,隐姓埋名躲在这里。 没想到还是被人盯上了。 “你们是什么人——” 熊心勉强维持着镇定,看向赵郢。他能看得出,这几位不速之客,虽然都不是寻常人家,但这位身材魁梧高大的年轻人,才是这一群人中的话事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