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四章 怀王熊心 (第1/2页)
虽然他依然记得,后世史书上对秦朝的攻讦: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但他更清楚,那玩意儿看看也就算了,不能当真,个人主观色彩太浓了。 管制民间武器,岂独秦朝? 历朝历代都不例外! 心怀利刃,杀心自起。 真以为让老百姓每个人都提刀挎剑,称勇斗狠就天下太平了? 更何况,大秦这种特殊的情况? 不收天下之兵,那才真是脑袋进了水! 事实上,秦朝禁止民间私藏武器,也没有贾谊写得那么夸张,只是禁止私藏一些弓弩等威力强大杀伤力强的武器罢了。 不然韩信一天天挎着长剑,招摇过市是怎么来的? 照着秦朝律法,早被人举报抓起来扔骊山修墓去了。 而且,秦朝招募兵士,都需要自己筹备盔甲武器,真要是禁绝了,他们去哪里筹备? 见赵郢似乎能听得进去话,范增颇有些意外,语气都下意识地诚恳了几分。 “楚地虽然多有水泽,但寻常百姓,哪里指望得上?不要说,能不能靠捕鱼维持生计,就单说捕鱼,对寻常百姓来讲,已经难如登天。” 范增说着,不由微微叹了一口气。 “船只狭小,渔网破旧,有时候一整天,都未必能打上来几条——就算打得上来,又有多少人吃得起……” 赵郢看着破破烂烂的江陵城,内心有些沉重。 这大秦面临的处境,比自己想象的更加艰难啊。 无论是想要解决楚地百姓的生活苦难易,还是想要消弭楚地百姓心中的仇恨,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尤其是后者,没有两代人以上的时间,基本很难做到。 范增见赵郢面露思索之色,也不再说话,而是跟着赵郢继续在这城中闲逛。有了先前数次的教训,赵郢现在也不盲目找人交流了,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到了中午,正准备随便找个路边的小摊,简单地填填肚子。 忽然就听到路边传来一声惊喜的声音。 “皇长孙殿下——” 赵郢有些意外地回头一看,就看到了脖子细长,看上去就带着三分喜感的惊正从一辆稍显破败的马车里跳下身来,远远地冲着赵郢拱手施礼。 “没想到您来的这么快!臣得到消息到这边,正想去营中找您,没想到您就到了这里!” 看着许久不见的惊,赵郢心情也很高兴。 “我真想让人想办法联系你,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碰到你……” 两个人在街头寒暄了两句。 赵郢见不少人纷纷向着这边打量,不由微微蹙眉。正想开口,换个地方,惊已经微带歉意地道。 “殿下,此处不是说话之处——微臣前几日,在这附近租了一处院子,还请殿下移步……” 赵郢点了点头。 惊也不坐车了,挥手示意车夫离开。 惊说附近,还真是附近,一行人走了不到二三里地,就看到了青石小巷里一处看着还算清幽的院子。 “此地的百姓,极为排外,尤其是对我们秦人,颇为仇视,加上殿下交代的事,不宜声张,住在外面颇有不便,所以,便在此处租了一间……” 虽然赵郢没有问,但惊还是非常自觉地解释了一句。 惊把赵郢等人让进去后,亲自给赵郢等人张罗着倒上茶水,这才恭恭敬敬地道。 “臣接到殿下的命令之后,就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了这里,经过这几日的打听探访,确实找到了殿下外祖父母散落在外的一个族人……” 说到这里,惊偷偷看了一眼神色微动的赵郢,又扫了一眼赵郢旁边坐着的范增和逍遥生等人,欲言又止。 赵郢知道他在顾虑什么,摆了摆手。 “无妨,你直说便是……” 惊这才又不着痕迹地重新打量了一眼,跟在自家皇长孙身边的这几个人,恭声道。 “此人是故怀王熊槐散落在外的孙子,名叫熊心——如今正化名怀能,在郢墟附近牧羊……” 熊心! 自家阿媪就出身楚国王室,他已经料到自己此番可能会找到前楚王室中人,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找到了熊心头上! 熊心,就是历史上那位被项羽尊为义帝的楚怀王。 反秦大军的精神领袖。 想到这里,赵郢回头看了一眼神色有些复杂的范增,当初项羽,就是采纳了身边这位的意见, 亲自派人寻访到楚怀王熊槐这位孙熊心,并拥立为楚怀王。 希望能借助楚怀王这个能激起楚地百姓怜悯以及对大秦仇恨之情的超级IP,拉起自己的队伍。 后来的发展,果然如范增所料,拥立怀王之后,天下群起响应。 “臣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没有殿下的命令,臣没敢轻举妄动,只能先让人暗中盯着他……” 惊说完,就低着头,等着赵郢的吩咐了。 没办法,熊心的身份太过敏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楚怀王客死秦国的缘故,秦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就属在楚地遇到的抵抗最为激烈。 楚王负刍被俘后,昌平君熊启又占据吴越,凭借长江天险继续挑起抵抗大秦的大旗,后来,在老将军蒙武的进攻下,兵败自杀! 战斗到了这种成色,其实双方都已经打出了真火。 死的人也已经足够多。 历史上没记载楚王负刍被俘之后的下场,但想来没什么好下场。至少,赵郢穿越之后,这个人,早已经没了。 不仅仅是他,楚国王室嫡系一脉,全没了。 而熊心,也就是后世那位楚怀王算是最大的一条漏网之鱼。 帮着皇长孙殿下,找长公子夫人娘家这边的亲族,找到了这么一个棘手的家伙,惊也很有些无奈。 赵郢看着神色有些不安的惊,心中忽然一动,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过,这个想法还不成熟,也不适合在这个场合说起。他颇为赞许地点了点头。 “很好!此事伱处理的很好……” 说到这里,微微沉吟了一下。 “陛下仁慈,凡六国宫室之子,都善待之,即使是旁系血脉,都不忍心其流落在外,更何况怀王子嗣……” 赵郢目光平静地看着垂手而立的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