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欲将彩笔寄相思 (第2/2页)
奈何它就是爽啊。 当然,赵孟启顺带着还有别的目的, 或许是十首相思词的震撼,周密对燕王这番话,倒是用心听进去了, 周密不但深深鞠躬,还对着比自己年轻七八岁的赵孟启口称学生,说明他是真心服气。 而王沂孙才十八岁,更容易热血上头,难掩 激动地跟着揖拜, 周密心头思绪百转,很快也咬咬牙, 赵孟启大笑,目光转到吴文英身上, 吴文英老脸发苦, 赵孟启会心一笑,却明白这不过是老头一时感概而已,或许以后会在诗词上少花一些心思,但完全不碰不太可能,有些东西,已经刻入骨子里了,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赵孟启也不可能完全否认诗词,毕竟朝廷科举也是要考这个的,他将诗词沦为娱乐,也是表达要降低诗词地位的意思。 场中,一些有心人敏锐地察觉了这一点,感觉燕王将来执政后,恐怕会把诗词剔除于科举。 要是别的皇帝这么做,少不了招来无数非议,但如今的燕王完全就是称霸词坛,他要这么做,别人倒不好说什么了。 这看起来没什么,但读书人读书基本就是为了做官,若是诗词对科举无用,那他们学习的方向自然也会随之改变。 吴文英只当燕王是在安慰自己,不由摇头苦笑, 看来,吴文英被打击得心态有些崩溃,赵孟启赶紧转移话题, 结果已定,没什么好争议的,花榜状元为姬霓,榜眼为唐安安,严冉儿屈居探花。 赵孟启其实对这个没兴趣,他自觉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招揽了两个青年才俊。
也不知道本该是宋末词坛四大家之二的两人,能被赵孟启调教成什么样子,反正,华夏文化大概是要遭受损失了。 不等后面的庆祝活动,赵孟启便打算抽身闪人。 这时,姬霓小跑过来大呼, 赵孟启疑惑地转过身,打趣道, 姬霓红霞满面,眼泛春情, 姬霓虽然风月中人,却并非乐籍,依然还是民籍,从良倒是容易许多,只要她所在青楼肯放人。 要是寻常时候,青楼肯定不会放弃这颗苦心栽培的摇钱树,只是碰上燕王,他们那是不愿意也得愿意了,至于赎身钱,大约是少不了的,可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姬霓估计自己攒下的私房应该是足够的。 然而赵孟启却摇摇头, 姬霓一脸急切,倒不是真的有多么倾慕赵孟启,而是想趁眼下这大好机会,借助燕王的权势以脱离风尘,假如真能被赵孟启纳入侧室,即便无名无份,对她来说也是绝好的归宿了。 赵孟启深深看了她一眼, 说完转身便走。 姬霓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呆愣了许久,最后一跺脚,自语道, 她自认容貌身姿或许不及唐安安和绾绾,却也差得不多,燕王正值年少慕艾,不可能不动心,至于什么河东狮,不过是拙劣的借口,他可是皇子,内宅怎敢嚣张呢。 可惜,姬霓没看过某嬛传,不然应该明白,赵孟启口中的河东狮,不能把他怎么样,却一样会吃人,吃的就是这些希图飞上枝头的乌鸦。 花魁大会结束,众人意犹未尽,一一散去。 黑着脸的严冉儿,坐上了吕师夔的马车。 吕师夔眼神阴蛰,嘴上却悠悠道, 严冉儿咬着嘴唇, 确实,明日之后,严冉儿很可能成为许多人口中的笑柄。 吕师夔似劝解,又似挑拨。 严冉儿目含煞气, 吕师夔轻笑, 严冉儿颦眉,计上心来, 吕师夔挑着眉道。 严冉儿略有失望,想了想道, 吕师夔闪过一丝猫戏老鼠的神情,然后伸伸懒腰, 南园中,人去楼却未空。 近仙阁暗室中,张枢和唐安安隔着茶案相对而坐。 杯中热茶升腾出白雾,看不清张枢的表情, 唐安安有些纳闷,眼中带着不解, 张枢慢悠悠端起茶盏,用盏盖拨弄着茶水,让茶雾更加弥漫, 唐安安低眉。 张枢浅饮茶水,润着喉咙,摇摇头, p.这个剧情,主要是想埋下一些暗线,原本打算一万字左右的,没想到写着写着就飘了。 把控能力不足,又习惯写细一点,哎,彩笔就是彩笔,菜是原罪…… 有人说我这不懂那不懂,这是事实,咱只是个普通人,许多东西都是查资料来的,说我抄,也没错。 在这里也谢谢读者的支持,若是让您失望了,我很抱歉,也接受批评,只不过希望能心平气和一点,别人参公鸡就行,虚不受补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