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4.路演募兵 (第1/2页)
不宋284.路演募兵顾青没在姑苏待几天,留下鲁德润负责燕王安全事务后,便亲身前往淮汉前线,督促布置军情司业务。 九月初五的时候,靠着增加考官人员,并加班加点,府试成绩提前出来,并张榜公布,吴潜也得已结束一个多月的锁院状态。 按此时规定,每一届科举能够参加省试的名额,大约两千名左右,但全国参加解试的士子,却有三四十万,也就是说,两三百人才取一个解额。 这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啊。 鉴于各地教育水平参差不平,为了均衡,每个地方的录取比例并不相同,大致是偏远落后地带更高一些,几十人就能取一个,但江南福建等地,一向文教兴旺,大多是三百多人才能取一个解额。 平江府这次有一万三千多人参加府试,最终上榜的,也就四十三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有才学的人终生不第也就不足为奇了。 赵孟启在月湾茶肆遇见的鲁尚明五人,不止有真材实学,并且得到了好运庇佑,虽然排名不算太前,也都登榜了。 五人看完榜后,自然是聚在一起好好庆祝一番。 也不想过于张扬,毕竟还只是取得了解额而已,何况到处都是失意者,过度刺激他们,难保惹出什么事端。 这世上,什么时候都不缺红眼病,见不得别人好的人。 没去酒楼,就在鲁家的别院中,五人置酒言欢。 几杯热酒下肚,鲁尚明叹道, 章庆接口道。 崔丰笑着, 邱乐和醺醺然,还没喝几杯,就仿佛已经醉了。 他旁边的许向青更为冷静一些, 鲁尚明表示赞同, 许向青文文弱弱的,居然开始有了向武之心。 邱乐和点头附和, 章庆抿抿嘴,开口道, 崔丰拊掌, 鲁尚明伸展着身体, 邱乐和满是遗憾状。 许向青都不禁激动起来, 赵孟启偷来的十首相思词,传着传着,就被大家简称为十香词。 鲁尚明唏嘘, 如鲁尚明五人一般,其他得解举子,都是欢欣鼓舞,憧憬着光明前途。 但绝大多数士子,只能黯然心伤,徒呼奈何,甚至心生怨尤! 从隋唐兴科举起,社会底层有了一条上升通道,到了宋朝,更是鼓励天下向学,扩大录取人数,社会内部矛盾缓和了许多。 然而粥少僧多,录取名额终是有限,进取心得不到满足之人,比比皆是,埋下了许多隐患。 一些不得志者,像黄巢李振那般,掀起或参加叛乱,疯狂报复社会,贻害无穷。 有些极端如张元吴昊之流,不惜叛国背祖,投效于敌国,然后以杀戮同族为晋身之阶。 为了尽量避免这些祸害,朝廷日渐增加取士人数,屡屡颁行安抚措施,但都是治标不治本。 根本矛盾在于, 宋初,应举的士子一万左右,每届取进士几十上百,如今取士三五百,可应举者近四十万,供需失衡越发严重。 宋朝对士子的确很优待,经济上有不少补贴,以此。 但只一味养着,让他们一次次的冲击独木桥,这在赵孟启看来,其实是巨大的浪费。 不能说读了书便是人才,但有文化的人怎么都要比文盲好用些。 于是,放榜之后,燕王旗下的产业,都纷纷以优厚的待遇公开招聘人员,平江府学所设立的新科目,也大量招收学员,免学费包食宿加津贴。 其中最为大张旗鼓的,当属东卫募兵。 一队又一队东卫士兵,穿着鲜明的衣甲,握持着寒光闪烁的兵刃,缓缓开进姑苏城中。 东卫大营就在城南,平日间经常绕着城外cao练,有时候也入城在街市巡逻,城中百姓已经熟悉,知其军纪森严,对百姓秋毫无犯,加上事前官府也有通告,因此并没有引起恐慌sao乱。 他们进城后,以连为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