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_第一百四十六章 富国之论!皇帝麻了!!!(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富国之论!皇帝麻了!!!(求订阅!) (第5/5页)

面上看上去强盛,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空中楼阁。

    民众百姓没有富起来,朝廷的国库没有富起来,皇帝的内帑没有富起来,反倒是世家大族,以及外邦之人富起来了。

    这给朝廷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负担,如果连这一笔账都算不明白的话,那张公您果真不愧是文坛领袖了,对算数一窍不通!

    这朝贡本应该是一场划算的政治买卖,明明能利用这大好的机会,使得国富民强,却偏偏弄成现在这般粉饰太平的闹剧!

    难道满朝诸公,就没有一个人看不出来这其中问题吗?

    苏澈在文章的后面写道:

    张公这大国论我看了,我也同意,并进行了补充,或许咱们可以先富国,再谈大国之论如何?

    随着苏澈这篇文章写完之后,文气再次冲天而起,整个客栈的客人都被惊吓到了,苏澈连忙将纸张对折,这才让文气内敛,让风波平息。

    对于朝贡,苏澈并不反对,他反对的仅仅只是“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这种极端做法,文人们粉饰太平,难道这世道真就是太平盛世了?

    随着苏澈将文章邮寄到真一道邸报,很快再次被刊登了上去。

    《国富论》——李太白!

    这文章很显然是对此前张说那篇《大国论》的回应。

    这文章一出,瞬间被抢购一空,一时之间,长安纸贵。

    文人们拿到这篇文章后,纷纷看了起来,一时间赞叹不已,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李太白还真有一些见识!”

    “好一篇国富论,不过我们天朝上国,和别人做生意,这真的好吗?”

    “可如果不这样的话,难道我们非得吃亏吗?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就好?”

    “谈钱太俗了啊……”

    “呵呵,没钱就没问题了?你没钱能上得起学,买得起书!”

    “就是!这是强国之言!富国之论!”

    “不是读了圣贤书,空谈些大道理,就能让国家富强起来的!还是要务实啊!”

    争论的声音各不相同,有对苏澈这篇文章赞同的,这些人多是寒门底层人出身,知道民间疾苦,知道务实才是真道理。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豪门子弟,就对这篇文章嗤之以鼻了:“通篇在谈钱,这李太白真的是升斗小民之见啊,掉进钱眼里了,就这也配和张师的《大国论》相提并论?”

    一时间,苏澈这篇文章可谓是两极分化,引起争论无数。

    当张说看到这篇《国富论》时,顿时挑了挑眉头:“油嘴滑舌的家伙!真敢说啊!!”

    即便是张说,也不得不承认,这李太白说得很有道理。

    但问题是……

    你这篇文章比之前那篇文章更加锋锐,直接动了无数人的蛋糕,那些世家大族,可绝对不会放过你啊!

    “李太白啊李太白,你敢写出这样的文章,那就等着不得好死吧!”

    与此同时。

    当吏部尚书宋璟看到这篇文章时,忍不住赞叹道:“真是务实之论,强国之言,好文章啊,这文章写得真是不错……”

    此前看到那篇文章时,他眼前发黑。

    果不其然,那篇文章引起无数争议,加剧了国人和外邦人的矛盾,使得长安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安稳,在朝廷的严格管束之下,才渐渐平息了风波。

    此刻,这篇文章再出,让宋璟再次震撼了。

    宋璟和张说不同,他是实干之才,很清楚只有这么做,才能强国。

    但问题是……

    陛下真的能听进去吗?

    宋璟摇了摇头,一时间忍不住有些担忧起来。

    此刻。

    皇宫内。

    当玄宗李隆基看到这篇《国富论》时,顿时皱起了眉头,脸色一时间阴晴不定。

    他的眼神之中,有惊讶,又有惊喜,更有些疑虑。

    这是务实之言,但也是很多人口中的“升斗小民”之论!

    堂堂大国,难道要去掠夺那些小国的利益?

    成何体统?

    要赏赐那些小国,要带着那些小国富裕,让他们强大起来,让他们充满唐文化,这是以往的作风。

    这是一个等价交换,你给对方好处,对方承认你的地位和对你的尊敬。

    然而这样的行为。

    直接被一篇《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文章揭开了遮羞布,说这不过是掩耳盗铃的行为,用百姓的民脂民膏换取天朝上国的名声,属于撒币行为。

    看到那篇文章时,李隆基被气个半死。

    此刻李隆基又被这一篇《国富论》给震撼到。

    如果说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的话,那这李太白不过是空泛而谈,就像是那些指责皇帝行为的谏官一样,专门盯着天子的过错,找天子的小毛病,从而没事找事的人一般。

    但……

    李太白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他不仅拿出了批判性的文章,还拿出了可供cao作的方法,能让国家重新富强,只要进行国际贸易就好……

    李隆基反反复复的看着这篇《国富论》。

    这文章辞藻一般,但内容却格外的务实,每句话都直戳问题的本质,直接讲述了一条让国家富强之路!

    这是李隆基近些年看过最震撼的一篇文章了。

    甚至超过了那篇《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国富民强……盛世,到底是谁的盛世……”

    李隆基轻声喃喃,他正在认真思考着这么做的得失。

    这篇文章给出的道路,让他大为心动。

    可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就要得罪很多既得利益者,甚至会让此前的盛世局面,功亏一篑!

    甚至于……

    会让他在史书上的名声,变成另外一种评价!

    现实的利益,和美好的名声,这该如何选择?

    就在李隆基沉思的时候,宦官急忙来报——

    “陛下,宫门外有一少年,自称李太白,求见于陛下!”

    “什么?!”听到这话,李隆基直接站起身,错愕的说着:“李太白?!”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