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模拟总结:世界之主!!绝境下的通关!(求订阅!) (第1/6页)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一章模拟总结:世界之主!!绝境下的通关!最新网址:东吴的经济彻底崩溃,一时之间,民不聊生。 当曹叡看到这般恐怖的景象之后,再想起自家国内那依旧高高在上的皇锦,心里清楚,这玩意必须要管控好,必须要让他的价格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 最好是只能涨,不能跌! 就算跌,也只能小幅度的下跌,不要让人产生恐慌的情绪,要让大家都对这皇锦的未来有自信,让大家明白,这是有价值的。 至于东吴这边经济崩溃的消息,曹叡只能竭尽可能封锁,尽量不影响本地的皇锦市场。 如果一旦崩塌,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曹叡觉得这皇锦可能是诸葛亮的计谋。 可他转念又一想,明明是自己贪得无厌,利用这皇锦赚了一波又一波的钱,整个曹家,夏侯家,魏国的高层们,几乎都赚得盆满钵满。 这难道还要怪人家? 实在是没有道理。 曹叡叹息一声,喃喃说着:“如此看来,只能尽快攻伐吴国,用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只要吞并足够多吴国的土地,这点皇锦的风险,也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而与此同时。 蜀汉这边。 当苏澈宣布对东吴开战后,蜀汉集团内部并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 蜀汉内部早就有一些投魏党。 比如谯周、杜琼等蜀汉“投降派”,早已经身在蜀汉心在魏。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们多次发表亡国论,预言蜀国必将灭亡。 两汉三国一直有一句谶语流传很广:“代汉者,当涂高也”。 袁术正是因为这句谶语敢于称帝。 谯周曾经询问杜琼:“以前周徵君认为‘当涂高者’是魏国,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 杜琼回答说:“魏,是观阙的名字,正对着道路而显得高耸,圣人取其相类同而进行论说罢了。” 当苏澈决定联合魏国,攻打吴国,荆州派自然不可能反对,而其他派系因为亲近魏国,更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在他们看来。 魏国何等强大,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只要他们稳定下来,灭蜀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此前诸葛亮屡次北伐,不仅为了转移内部的矛盾。 更是为了让国内的那些投降党们看一看,强大的魏国,并非是无敌的存在。 他们,也是可以被击败的。 即便如此,那些投魏党的态度却依旧坚定。 他们并不看好蜀汉。 其实原因还有一个。 那就是他们没有得到利益。 益州派作为三系之中最低的一层,处于蜀汉整个权力的边缘,荆州派已经将蛋糕全吃了,残根剩饭给了东州派,而益州派则连一口汤都喝不上。 小小的益州,蛋糕就那么点儿大,蜀汉虽然耕地、人口也远不如东吴和魏国,但整个官僚系统却非常臃肿庞杂,如果每个人都想在利益的蛋糕上分一杯羹的话,那真正的当权者根本吃不饱。 诸葛亮作为丞相,同样作为荆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只能尽量维护荆州派的利益。 可如此一来,久而久之,人心背向,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他还活着的时候,或许没人敢说什么。 蜀汉这驾马车还能勉强运行。 可当他死了,那有各种各样心思的人可就非常多了。 苏澈自然清楚的明白这一点。 想要内部稳固,不是光靠着口头的宣传,靠着复兴大汉的梦想,就能让别人心甘情愿为你打工的,大饼哪怕画得再大,再完美,再诱人,可如果实现不了的话,那依旧一点用没有。 几乎大部分的蜀地豪族,一开始就不想反攻,在他们看来,这天下,谁当家做主,有什么区别吗? 谁能给他们更多的利益,谁才是他们的真正主人。 可问题是,益州就这么大点的地方,如果把原本属于荆州派的利益,让给益州派和东州派,那必然会引起荆州派的不满。 所以,对外发动战争是必须的。 对于东吴,蜀汉一直没什么好感,此前的联盟,就非常脆弱,此刻反水,可谓是顺理成章。 且不说此前关二爷之死,背刺荆州,火烧连营的那一笔笔烂账。 就单从法理上来说,无论是曹叡还是刘禅,都应该去攻打吴国。 孙十万敢称帝,那就是最大的问题。 对魏而言:大魏吴王敢造反?私自称帝,这必须死。 对蜀汉来说:大汉吴侯竟然敢称帝?真是该死! 当东吴称帝之后,无论是曹魏的朝堂上下,还是蜀汉的朝堂上下,无不群情激奋,都要讨伐逆贼! 特别是蜀汉集团,几乎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怒了。 但无论是曹魏,还是蜀汉,最终都没有攻打吴国。 因为蜀汉的存在,曹魏并没有急着攻打吴国,再次上演当年赤壁之战的悲剧,让蜀汉在一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因为曹魏的存在,诸葛亮捏着鼻子,忍着恶心,为了维护那脆弱的盟友关系,承认了东吴的称帝。 诸葛亮是个很理性的人,他清楚的明白,哪怕破局的可能性非常微弱,但也要走向最优解! 哪怕东吴称帝,他依旧要发去祝贺。 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