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_第一百二十五章 秦王政暴虐无道,天下共击之?风云起!!(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秦王政暴虐无道,天下共击之?风云起!!(求订阅) (第3/5页)

利益交换的。

    所以,苏澈一开始并不打算大开杀戒,他并不是嗜杀之人。

    然而。

    当他看到那些卷宗的时候,苏澈陷入了沉默。

    死掉的人很多很多。

    基本都是本地的老秦人,是多少人的父亲,是多少人的孩子,是多少人的丈夫,这些人被杀了后,却是连报官都无处可报。

    这些老实本分的老秦人,辛辛苦苦种了一辈子的地,做梦也想不到,竟然会被其他国家过来的“国戚”而占了地,闹事还被直接杀了,连冤屈都无处可报。

    这事情,在这些权贵看来,根本不算严重。

    《礼法·曲礼》记载,周礼中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以维护贵族官僚的法外特权。

    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自古以来,说得最好听的一句话,但事实却是同罪不同刑,即便是同样的罪过,但处罚的刑法却是天差地别,而大多数时候,甚至连同罪都不用!

    这一点,韩非极为反对,他认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知,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法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当年商鞅变法也是如此,商鞅规定,实行军功受爵制度,无论王亲贵族还是奴隶百姓,都是同等,刑法同样如此。

    太子犯罪,同样如此,即便没有真的把太子伤了,可对太傅太师进行了处罚。

    王太子虽然免于责罚,可是他心中并未有半分感激,太傅被用了刑,太师脸上被刻了字,这相当于昭告天下,天子曾经是个罪犯,人人都能戳他的脊梁骨,这口气如何咽的下?

    此外,太子太傅是何许人也?他是当朝国君秦孝公的亲哥哥嬴虔。

    这样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却因为被商鞅割掉了鼻子,从此闭门自囚八年。

    商鞅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得罪了太子殿下,将来太子登基,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秦惠文王上任后,商鞅被以谋反罪,五马分尸和诛灭全族。

    这不仅仅是对当年的报复,更是给新老贵族一个交代,所以商鞅必须死!!!

    不过。

    当太子触犯秦法被商鞅流放到基层后,这位以前的纨绔太子,几年间走遍了秦国的艰苦地区,清楚的看到了,那些无比严苛的法律所带来的变化。

    他无数次地看到,那些原本贫困的农民因为变法鼓励生产、严禁打架斗殴,这些以前喜爱私斗的贫民将全部精力放到生产上,因此逐年的殷实起来。

    也无数次的目睹,那些原本是奴隶的人,因为建立军功,从而拿到爵位,摆脱了奴隶的身份,赢回了属于自己的尊严。

    一个原本私斗严重、破败不堪的国家,逐步地走向礼尚往来、繁荣昌盛。

    此前人口从不到百万到了后面的六百余万。

    而这一切,正是商鞅所带来的,是他那该死的,严苛的法律所带来的!

    所以在商鞅死后,他的新法依旧还在持续,当然,只是对庶民,对于王族的约束,却是不复存在了,王族特权,依旧大行其道。

    就如同韩非“孤愤”中的呐喊,明明是制定法律的统治阶级,为什么总是在违背法律呢?

    所以苏澈出手了,不仅是要立法,更是为了铲除那些国戚。

    比如苏澈的母亲赵姬,她是赵国人,背后就有很多的赵国势力。

    再比如苏澈的亲奶奶,夏姬太王太后,她的背后,站着的是韩国的势力。

    而苏澈名义上的奶奶,华阳太王太后,她是芈姓,熊氏,楚国贵族。

    站在华阳太王太后身边的,有昌文君,他是楚考烈王之子,是楚国正统血脉的公子,他是华阳夫人的亲侄儿,此外还有一些楚国贵族。

    如果要平定六国的话,这些掺杂在秦国高层的他国外戚,是必须要拔除的势力。

    如果不能清除他们,很多事情都很难去做。

    一旦发动灭国之战,必然处处掣肘,这些外戚贵族是绝对不会亲眼看到自己国家灭亡的。

    既然如此,在他们掣肘之前,便提前拔除便是了。

    苏澈的决策很简单。

    一个字。

    杀!

    一时间。

    秦国的高层,可谓是腥风血雨,各种人头滚滚。

    吕不韦人在家中坐,听到外面的厮杀声,时不时就传来的各种消息,被吓得瑟瑟发抖,他原本因为从高位摔下,还有些失落感,可看到那些消息后,不由得而庆幸起来。

    自己竟然还能得到秦王的信任!

    这可真是太幸运了!

    他至少还活着,至少还在秦国的权力中央,那些被清除的外戚势力,可就没这个资格了。

    与此同时。

    赵姬找到了苏澈。

    按理来说,苏澈登上大位的第一天,因为尚且年幼的关系,她就应该在旁边辅佐,见证这一幕。

    可因为苏澈过分的强势,她并没有得到资格前去辅政。

    这赵姬也就忍了,可当苏澈开始清扫她娘家人的势力时,她实在是忍不了了。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件事放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当赵姬成为秦国的王后,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得到更多的权利,赵姬不可避免的就依靠和提拔娘家人。

    赵姬的家族是赵国的大家族,凭借赵姬的关系,他们直接实现了阶级跃迁,成为秦国的外戚势力,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而现在,当苏澈上位之后,母凭子贵,赵姬更是成为了王太后,一瞬间拥有了更多的权势。

    而她背后的外戚势力,自然不满足现状,还想扩大自己的权势,将手伸到秦国的方方面面,以此获得更多的权势,更多的财富,更为尊贵的身份!

    甚至有人已经请求王太后赵姬,给他们封“君”了。

    比如赵姬的一个哥哥赵宏,他说:“华阳太王太后那边,就有昌平君,为什么我不能封君呢?”

    赵姬无奈的说:“昌平君是楚王之子,他在楚国被受封为昌平君,仕于秦而已,并不是在秦国封君。”

    赵宏却不管那么多:“可你现在是王后,我是你的兄长啊,我的势力就是你的势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