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九八章 秦皇历三年! (第5/5页)
> “你小子。” 嬴政笑骂了一句。 这两年以来,章台宫内的朝政奏折可是比以前多了数倍,嬴政也劳累了数倍。 “殿下之功。” “天下子民都将会铭记于心。” “纸的出现,印刷术的出现,足可让我大秦读书人受益,也可为我大秦开民智。” “如今我大秦如此强盛,府库空虚,老臣有一提议,还请始皇帝和太子准予。” 鬼谷子站了起来,带着一脸肃然的道。 “鬼谷爱卿请说。”嬴政笑了笑。 “如今山河一统,万民归心。” “少府聚天下户籍,我大秦人口足有五千三百余万人,如此庞大人口,皆为我炎黄一族,但如此庞大族群,民智开启却微乎其微,一万人之中能够有十余人识字,那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民智,于我大秦强国而言,更是关键。” “老臣以为。” “为我大秦子民开民智,势在必行。”鬼谷子恭敬的启奏道。 听到此话。 朝堂上的群臣也都不由点头。 “鬼谷太傅所言。” “老臣附议。” “如今我大秦天下在握,山河一统,国库充盈,却不该贪图于此虚荣之中,理当继续强国强族,方可千秋传承,永立世间。” 吕不韦当即点头同意。 “臣等附议。” “为我大秦万世计,理当开设学宫,开万民之智。” “唯有如此,我大秦才有无尽人才效力朝廷,壮我大秦之国力。” 满朝文武齐声附和道。 人才。 无论哪一个时代都是重中之重,于大秦而言,这自然也是一样的。 如今大秦疆域辽阔,所需要的人才太多了。 “玄儿。” “你如何看?” 嬴政看向了赵玄,征求意见。 每每自己儿子的意见都十分中肯,而且超然。 “父皇。” ‘鬼谷太傅所言极是。’ “开民智,强国本,势在必行。” “儿臣建议,我大秦三十六郡之下,凡郡县都需开设学宫,许以开民智之本。” “并且可以开设各个阶段学宫,以为晋升之道。” “待得数载之后,便可看到成效,为我大秦甄选人才。” 赵玄当即说道。 “此事。” “便交给仲父与鬼谷爱卿去办。” “务必给朕拿出一个学宫开设之法,如何开设,如何教学,如何为我大秦培养人才。” 嬴政当即就指定了吕不韦和鬼谷子去办。 “老臣领旨。” 吕不韦和鬼谷子当即领旨道。 “恩。”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想看到的大秦就是这样欣欣向荣,而不是丧失斗志。 就目前而言。 随着国策施行,大秦已经完全将疆域掌控了,许多朝臣甚至也生出了疲懒之心了。 毕竟。 在满朝文武看来,甚至是在大秦所有子民看来,天下既大秦,大秦既天下,天下都在大秦的掌控之中了,境外异族甚至都不被大秦子民放在眼里,没有值得担心的外敌,自然是生出了疲懒。 “几位上将军。” “四大营情况如何?” 赵玄看着王翦四个上将军问道。 无论什么时候。 赵玄最关心的还是军队,这不仅是大秦征战天下的根本,更是未来大秦征战诸天万界之本。 “回太子。” “如今天下余孽几乎都已经清除,但我大营锐士并未疏漏训练,如同以往,每日训练不可少,有关于新兵招募也在持续。” “臣等谨遵始皇帝与太子诏谕。” “无论如何,军中绝不可废。”王翦当即出声启奏道。 “好。” 赵玄脸上挂着笑容,尽是欣慰:“王卿说的不错,无论如何,军中绝不可疏漏,我大秦的敌人,可还远远没有解决。” 此话一落。 朝堂上的臣子却都生出了几分意外之色。 哪怕是作为上将军的几人。 “太子殿下。” “如今天下大定,余孽尽除。” “如若说敌人,那也只有北境的匈奴和东胡,南境的百越,但相对我大秦国力,他们除了偷袭劫掠以外,可不敢与我大秦正面交锋。” “而且他们所占之地不过是蛮夷之地,我大秦也看不上,除了他们,还有何敌人能够让我大秦忌惮?”王贲带着几分傲气的道。 这一话。 虽然狂傲,却是让整个朝堂文武都有着一种共鸣。 如今的大秦。 正是如此强盛。 有着一种大国的傲气。 看着群臣的样子,赵玄却是摇了摇头一笑。 今日。 百官齐聚,大秦文武皆在。 也是要将天下之景,乃至于仙武大秦的起始开启了。 “诸卿以为。” “天下就是我大秦疆域?天下就只剩下匈奴,东胡,百越那蛮夷之地未入我大秦掌控了?” 赵玄淡笑一声,带着戏谑的看着群臣问道。 ………… pS:求月票,求推荐票,感激不尽的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