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二章 尊,千古一帝,始皇帝! (第2/5页)
r> “宣鬼谷子。” “入殿觐见。” 曹宁大声喊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许多朝臣的脸色都是随之一变。 “吕不韦?昔日我大秦的相邦?” “传言之中,他不是被大王赐死了吗?” “传言竟然是假的?吕不韦竟然还活着?” “吕相,还健在?” “可这么多年,吕相在何处?” 听到吕不韦的名字,朝堂上果然掀起了一种波澜来。 不过于现在的朝堂而言,过去了数十载,吕不韦的名字虽然已经不在朝堂流传,但坊间有关于吕不韦的传说却是不断,而且在朝堂上还有昔日吕不韦的许多门客。 最出彩的莫过于廷尉李斯。 应声。 两个显得十分中气十足的老者缓步走到了大殿之中。 一个吕不韦。 一个鬼谷子。 皆是声望极高的人物,如今两者齐聚,可谓是极为难得。 “老臣吕不韦。” “老臣鬼谷子。” “参见大王,参见太子。” 两人入殿后,躬身对着嬴政和赵玄一拜。 “两位爱卿平身。” 嬴政微微一笑,立刻道。 “谢大王。” 两人齐声应道。 此刻。 对于吕不韦而言。 重临朝堂,心中也是有着万丈澎湃激情。 “相邦之位空缺。” “今日。” “孤敕封文信侯吕不韦为我大秦相邦,辅佐孤与太子掌大秦政务,诸卿可有异议?” 嬴政环视朝堂,威声道。 如今时刻。 所有人都明白吕不韦的出现就是嬴政安排的,相邦之位也必然是早就定下了,没有愚蠢的人会去触霉头。 再而。 凭吕不韦的能力与资历,谁人敢反对? 昔日吕不韦为相时,王绾也不过是朝中的一个小吏罢了。 朝堂上的群臣无不在吕不韦之下。 “臣等附议。” 满朝文武齐声道。 “仲父。” “你可愿重担这相邦重任,辅佐孤与太子?” 嬴政凝视着吕不韦,笑着道。 “老臣吕不韦,自入秦之始,命已经是大秦的,如今老臣能够在残生还能重回大秦朝堂效力,此乃老臣荣幸,老臣于此立誓,必全力辅佐大王与太子,振兴大秦,强盛大秦,稳定大秦。” “直至老臣死。” 吕不韦带着郑重,躬身对着嬴政与赵玄一拜。 “好。” 嬴政脸上露出笑容:“孤有仲父归于朝堂,大秦必稳定天下。” “鬼谷爱卿,有大才,闻名于天下,太子于年前邀请鬼谷爱卿入咸阳,自不可浪费鬼谷爱卿大才。” “今,敕封鬼谷爱卿为太子太傅,为孤孙儿赵旭之师,不知鬼谷爱卿可愿?” 嬴政笑着问道。 “不敢欺瞒大王。” “自从入咸阳以来,老臣就一直居于秦武君府,嗣子也早就给老臣行了拜师礼,能够教导嗣子,此乃老臣荣幸。”鬼谷子抚须笑着道。 “如此,正好。” 嬴政大笑着说道。 “当初太子邀请鬼谷子入秦,原来是为了这目的、” “当初太子还未公布身份时,竟就布局了。” “大王和太子的心思太可怕了。” 看着鬼谷子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子太傅,名义上是太傅,却是教导当今的嗣子,这既让赵玄获得了声望,又让嗣子得到了良师教导,当真是一举两得。 这让朝堂上的群臣都不由得暗惊。 “大秦有两位爱卿,孤之荣幸,大秦荣幸。” “有两位爱卿之力,大秦必在短时间内安定。”嬴政又出声褒奖道。 可想而知。 对于吕不韦和鬼谷子入朝堂,嬴政又多么高兴。 “父王。” “儿臣有一事启奏。” 赵玄转过身,拱手对着嬴政道。 “玄儿,你有何奏?” 嬴政微笑着道。 “如今中原已定,炎黄一统,如若单单是以王为尊,那已经不符合父王的身份了。” “中原之主,炎黄之主,岂是王能够尊之?” “昔日六国皆有王,千古以来列国之君皆为王,如今父王开创千秋万古之功业,超越千古之君王,如若再以王为尊称,岂能彰显父王之功绩。”赵玄笑了笑,说道。 此话一落。 满朝臣子也都是纷纷点头赞同。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天下归一,大秦既天下,大王之功超越千古君王,自当凌驾于王之上。” “大王尊称,理当有所改变。” 群臣纷纷开口道,非常赞同。 “玄儿,你觉得父王该以何为称?”嬴政笑着问道。 “此事,不妨问问我大秦诸卿。” 赵玄笑了笑,看着朝堂群臣道。 他也想看看,有了自己的存在,历史上对始皇帝的尊称会不会有所改变。 千古一帝,秦始皇。 “启奏大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