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尊,千古一帝,始皇帝! (第1/5页)
第189章尊,千古一帝,始皇帝! “说。” 嬴政目光落在了姚贾的身上。 “启奏大王。” “郡县制,施行起来太过复杂,也难有前人经验,一旦施行,或有纰漏,分封制有很大的弊端,于我大秦未来国本不稳。” “故而。” “臣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有利于我大秦国本,利国利民,更可定天下的分封之策。” “于大秦而言,分封外臣,当代或者两三代或许会对大秦忠诚,但是随着时间过去,诸侯后世子孙或会谋逆作乱,逆大秦国本。” “但如若将分封制改变,不分封外臣,而是分封大王的诸公子,以诸公子为诸侯,分封而镇天下,如此天下诸侯就是大王血脉,一代,二代,就算数代之后,大王又何须担心诸侯反叛?”姚贾一脸正色,带着几分骄傲的启奏道。 这个分封诸公子的设想是王绾临死前最后为扶苏的一次出谋划策,如果成了,也算全了扶苏的一场真心,如若不成,损失也不大。 而且王绾也料到了此法扶苏就算不实施,姚贾也会抢着去做。 无论如何,扶苏都不会有事。 在听到姚贾的启奏后。 朝堂上有些朝臣目光之中也露出了期盼之色。 如果是这样,或许也是他们的一个机会。 但。 他们没有看到,嬴政的脸色已经变冷了。 “分封诸子就可避免反叛,避免大秦颠覆?” “姚贾。” “你,还真是聪明过头了。” 嬴政冷冷喝道。 “大王,臣之策,一切为了大秦。”姚贾慌忙辩解道,他自然也能够听出嬴政话里的不悦。 “你以为孤的那些儿子都是圣人?没有野心,没有七情六欲?” “昨日胡亥之事,难道你瞎了眼?” 嬴政冷冷道。 “这…这…” 被这一呵斥,姚贾的脸色变了,十分慌张。 “无能无知。” “伱当真是枉为朝堂重臣。” “即日起,你无需再在廷尉了。” “去北地为一方郡守吧。” 嬴政凝视着姚贾,当即下诏。 听到这话。 姚贾脸色变得苍白。 在朝堂之上,他在廷尉李斯手下为副,虽然未曾入九卿,但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吏,爵位也不低,可是一旦发配北地为一个郡守,这相当于直接被贬到了苦寒之地了。 而且对于他而言,只怕毕生都没有机会再入咸阳了。 “孤,再说最后一次。” “分封制,亡国根本。” “孤,绝不会允许此制祸我大秦。” “任何人再敢提,杀。” 嬴政冷厉的扫了大殿朝臣一眼,最后告诫了一句。 他不想再被这坏了心情了。 他想要的是大秦传承万世,传承不朽,可不是区区的数百年。 分封制如若实施,哪怕那些儿子,若干年后,难道他们就不会反叛?他们与外臣诸侯又有何不同? 而且。 他们一旦起兵,或许也不会有不臣之名,因为他们都是王族宗室。 听到嬴政的话,扶苏表情没有任何波澜,在得到王绾这最后的一道死前书信后,扶苏就知道自己的父王不会同意。 自己父王可不是那种被cao纵的君王。 “继续议事。” 没有理会姚贾的落寞,嬴政开口道。 “启奏大王。” “如今太子已立,国本已定,太子就将于今日搬至东宫,掌监国之权,辅佐大王处置朝政,但王绾已经辞官,我大秦相邦之位空缺,还需有一能臣担任相邦之位,辅佐大王与太子掌国,执行政令。”尉缭捧着朝笏,大声启奏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的许多臣子都是带着一种期待的目光,特别是文臣,对于这相邦之位,他们又如何不想,这可是文臣的最顶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至于王绾。 朝堂上的人几乎全部都知道了他的下场了。 他在家中自尽身亡,全族则是离开了咸阳,未来他王家也将永远的离开大秦的朝堂,不得归来的机会。 而王绾为何会自尽? 这对于朝堂群臣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告诫。 如若是背后没有当今大王的推动,那是绝无可能的。 王绾之死,也是告诫了整个朝堂,再加上昨日反叛谋逆的清理,对于朝堂的震慑更大。 “相邦之位。” “孤,早有人选了。” 听到尉缭的启奏,嬴政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 等这一天。 嬴政已经等了许久了。 昔日对自己仲父的亏欠,如今也终于可以偿还几分了。 “昔日天下扬名的吕不韦归来,不知朝堂群臣会有何感想?” 站在这阶梯上,赵玄目光扫视着群臣,心底暗笑。 吕不韦的能力。 毋容置疑。 有他为相邦辅政,绝对比王强,这一个偌大的大秦,强盛的大秦,与昔日吕不韦为相时也功不可没,他毕生都投入到了大秦之中,如今重为相,当付出全力。 “宣两位爱卿上殿。” 嬴政一挥手,威声道。 “大王有诏。” “宣吕不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