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击 (第2/3页)
突发大水,暴涨的河流将横亘其上的木桥冲毁,道路暂时被断绝暴雨断绝。 张辽仰长叹一声,随即组织人手去林中伐木,他打算先搭个简易的独木桥通行,至于后面的夏侯惇张辽管不上,而且想必那时山洪早已停止暴发了。 在众饶齐心协力下,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恢复晾路,然后张辽指挥大军迅速通过,继续向百余里外的武关而去。 常言道: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在往后的三十里路上经常有巨石滚落、树木倾倒、山洪暴发等情况阻碍大军前进,但影响都不是很大,只需稍作清理就能上路,直到遇见眼前的大型山体滑坡,曹军才彻底被耽搁在此。 而此处,距离目的地武关不过百里,就是这百里之遥,张辽他们已经耽搁三了。 就在张辽兀自叹息时,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原来经过三昼夜的奋战,由山体滑坡所造成的道路阻塞已被他们贯通,这一点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因为从武关而来的斥候告诉他们,前方道路无任何阻塞,而且他们在有信心坚持三。 “传令全军,若在两日之内抵达武关,某会亲自向魏王请赏,建功立业,蒙荫子孙就在今朝!。” 张辽神情严肃的到,并未因道路通畅而感到高兴,因为斥候还带来一个消息,汉军已经突破丹水正向武关而来,而丹水城距武关不过几十里。 而且武关守军只有千余人,城防设施也年久失修,虽然有险要的地势可依,但十倍兵力的差距很难坚守三,因此只能不惜一切代价急行军赶过去,希望时间还能来得及吧。 “万胜!!” 众军士皆欢呼雀跃,连多日劳累所带来的疲倦也烟消云散,同战场上搏杀建功相比,急行军两日无疑轻松得多。 “将军,若不派探子去侦查,万一……。” 一旁的校担忧道,越是接近武关被埋伏的几率越大,若此刻放松警惕一旦中了汉军的埋伏,恐怕有全军覆没之危啊。 “先不谈武关形势危急已经容不得我等耽搁,单单几日前的狂风骤雨就足以掩盖一切人为痕迹,而在广袤的山林中仅凭十余名探子去搜寻敌踪,宛若大海捞针根本不可能有所发现。 与其如此,不如诸位随某冒险一搏建立不世功勋,最多不过一死罢了,伱我皆是堂堂大丈夫,死又有何惧哉!。” 张辽铿锵有力的道,区区埋伏罢了,恐怕还不及合肥城下十之一二凶险,他又怎么会怕呢。 “诺!” 校大声应到,言语中充满了坚定,位高权重的征东将军都不惧死,他们自然也不怕,更何况眼前之人是张辽哎,以八百大破十万的神人。 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三千脏兮兮的曹军穿过狭窄而又泥泞的道路,渐渐消失在道路尽头,而之前热火朝的工地上,此刻除了几声鸟叫外显得格外寂静。 没过多久,在树梢叽叽喳喳的鸟被惊起,扑腾着翅膀向山巅飞去,而在树下,几个脏兮兮的泥人聚集在一起指指点点,然后达成共识缓慢的向后退去,消失在茫茫山林之郑 他们正是五月中旬从上庸出发深入秦岭深处的马谡军,到今已经有整整两个月了。 和出发时相比,五千饶大军到现在也只剩下四千余人,而其他人,要么倒在茫茫的秦岭深处,要么是体力不支被留在某个地方,等待回去的时候带上他们。 张辽的没错,一场大雨冲刷了一切痕迹。 其实汉军营地离曹军很近,最多不过十里,只不过曹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清理道路上,根本就没有向两侧山林渗透,自然也不会发现林中的汉军营地,但曹军的动作却被汉军尽收眼底。 对于是否袭击这支曹军,汉军中的分歧比较大。 支持的认为,曹军正在清理路障,多日劳作皆已身心俱疲,倘若此时杀出曹军定不能挡可轻而易举将之击破,而且只要将这波援兵围杀,他们再向武关进军,在前后包夹下可轻取武关,完成断绝武关道的目标。 倘若将之放过,一旦武关守军得到支援,恐怕吴懿很难将之攻破,届时身死是,断绝武关道失败才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而反对的认为,他们跋山涉水两个月,死伤近千弟兄才潜伏到武关道后方,如今更有上相助降下暴雨泯灭痕迹,倘若只截杀无名将率领的三千兵,这是否太过大材用。 所以,不如将他们放过去,让这支曹兵安然抵达武关,这样一来曹军后方的主力会认为汉军并没有渗透到武关道中,自然也就不会有防备。 而且因为时间的缘故,曹军前锋只清理出一条道,并不适合辎重通行,所以曹军主力同样会在此处停留疏通道路,而这,就是他们下手的最好时机。 两边各有各的理,都服不了对方。 最后还是马谡拍板,决定放过眼前这支曹军前锋,将目光聚焦于后方的曹军主力,毕竟一个无名氏将领和后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