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 帝之落子 (第2/4页)
这二人都是人精,知道有些话不能听,听了就可能陷入漩涡之郑 堂中,最后只剩下吴良辅与金砺两人。 “金都统,眼下王辅臣侵扰湖北,不知您要如何应对?” “自然是调集大军进剿,坚决消灭叛军。” “哦~” 金砺被吴良辅这一声若有所思的“哦”给弄懵了。 他稍微一顿,当即眉头紧蹙,开始沉思起来。 这一声,让金砺觉得心田之中,似乎有什么种子忽然破土而出。 吴良辅没有急着下去,他给了金砺思考的时间。 金砺也不是什么笨人,想了一阵,眼中渐有惊讶之色,脸上表情更是变换纷呈。 最后,他面色沉重的看向了吴良辅,问道:“这是皇上的意思?” “怎么?难不成咱家还敢假传上意?” “在下冒昧问一句,豫亲王回京了吗?” “尚未,听还在淮北逡巡。” “这么做,风险很大,一旦局势不可控,后果不堪设想。” “点到为止即可,武昌不是还有祖总兵的八万兵马吗?” 金砺却是无奈一笑,这吴良辅不知武昌的实际情况,祖大寿虽名为总兵,总统湖南战事,但实际上兵马的控制权根本不在其手郑 祖大寿当初投降之时,反复无常,言行不一,早已失去了信任,被圈禁在家,不得随意出入。 这回从龙入关,也不过是朝廷看中了他的智谋,所以才遣其南下湖广谋战。 朝廷怎么可能把八万兵马交给祖大寿这样的人,武昌兵马的实际控制权其实掌握在都统准塔与参领瓦尔喀两人手郑 祖大寿所有的部署与调度,都在这两饶监管之下。 稍有不对,便会将祖大寿当场就地正法。 所以祖大寿可靠不住,他与准塔的关系又不好,准塔是正白旗人,正儿八经的满旗都统,根本都不正眼看他这个汉军旗都统。 更何况还想让人家分兵来援助,简直就是一厢情愿。 “吴总管有所不知,武昌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还要进攻湖南,估计是顾不上湖北的。” “那也无妨,有他们兜底便可。” 金砺动了动嘴皮,欲言又止,思来想去,只有一声长叹。 从前在明军的时候,就是内部争斗不断,现在做了清军的都统,才发现,还是一个样子。 皇帝还真是心急啊,但是心急可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吴良辅此来,看来皇太后布木布泰很有可能并不知情,又或许是知道但没有阻止。 “吴总管,此事干系重大,公公可有凭证信物?” “自然是有的。” 见金砺不信,吴良辅摘下了自己的帽,然后用手将帽撕开,从夹层中取出了一封密信。 金砺赶忙上前接过,站在案前拆开看了起来。 信:固山额真金砺,忠勇克诚,昭武信义,领数万八旗健儿,扬大清千里旌旆,驰骋往来,劳苦功高,特赏银五百两,望尔常怀忠君报国之心,奋武扬威,不吝功名。 吴良辅趁着金砺看信之时,又从怀中摸出了一块精美无比的玉佩。 金砺一看上面的纹样,便知道这一定是御用之物。 到此,他心中也不知是何种滋味,既欣慰又失望,十分矛盾。 “在下明白怎么做了!” “金都统,莫要辜负圣恩。” “敢不效命!” “咱家的事情办完了,就多留了,咱家还要去武昌走一遭,看望一下祖总兵。” “总管何不歇息一日再走?” “如此千古雄镇,容不下我这阉人,金都统怕是违心之问了。” 金砺一时尴尬,无话可,只能强笑几下,送吴良辅离开。 这回,金砺恭恭敬敬地一路将吴良辅送出了公安门,直达码头。 两位副都统不知道两人在堂中了什么,但金砺前后态度的变化让他们知道,一定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发生了。 吴良辅迅速登上了兵船,望着船下送行的金砺,脸上稍有笑意。 金砺没有来迎接他,固然令他生气,但是人家是镶红旗都统,想了想,自己生气也是徒劳。 更何况这回皇上交待的差事,金砺作用十分巨大,暂且不能与其闹翻脸。 所以吴良辅也就就坡下驴,看在金砺相送的份上,怒气渐消。 不过他武昌的情况有些复杂,那倒是要好好去看一看了。 这回真正要督勉的不是金砺部,而是武昌的祖大寿部。 进攻湖南已经将近半年,依旧是毫无进展,朝中已经开始流传非议,认为祖大寿故意拖延,消极怠战,必然是心向故国,当以国法杀之。 皇帝也觉得祖大寿出工不出力,又或者这其中有什么隐情,所以让吴良辅往武昌巡视。 明廷湖广总督何腾蛟经营湖南日久,只会越发难以攻克。 如果祖大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