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二百七十三章 宣城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宣城之战 (第1/3页)

    第275章宣城之战

    弘光元年,潞王监国十月十日。

    京营总兵李长祥、兵备宋之普部五万人马占领昌化县杨家塘镇的昱岭关。

    屯兵在於潜县的清军巴牙喇纛章京苏克萨哈得报大惊,当即拔营退往黄花关,准备徒宁国府境内,然后再绕道进入徽州府,与前锋统领詹岱部汇合。

    蓝田营提督陈荩,率本部人马已经抵达宁国府泾县,正在驻兵休整。

    而总兵李长祥得知苏克萨哈弃城逃跑,并没有下令追击。

    在短暂的休整之后,李长祥率军自昱岭关进入徽州府,直趋歙县。

    在徽州府境内的清军詹岱部两万人目前正在徽西的黟县围剿依托祁门县进行抗争的前总兵范云龙与义军金经部。

    由于双方兵力相当,又加上义军在休宁县经营许久,所以清军迟迟未能消灭这支抵抗力量。

    李长祥自昱岭关山道入徽,清军一无所知,明军五万人马,风驰电掣,仅仅用了一日一夜,便占领了徽州府治所在的歙县。

    歙县物资充沛,李长祥驻军在此,进行补充休整。

    自从诸暨出发,已经经过了两次强行军,李长祥所部的士卒已然是适应了这样的强度。

    全军上下,精神气都变得不同往日,宋之普在歙县置办酒rou,慰劳全军。

    歙县的百姓知是京营大军到来,纷纷扶老携幼,喜迎王师。

    李长祥权衡再三后,决定趁着士气高涨,军心高昂之时,一鼓作气,荡平徽州境内的清军。

    大军在歙县休整了一日一夜,李长祥留下了一万兵马,由宋之普统帅,坐镇歙县,负责为大军筹集粮草,转运军资。

    他自己亲率三营三万人马,再次开始星夜兼程的向休宁县进军。

    清军所在的黟县四面环山,位于盆地之中,清军前锋统领詹岱以此为基地,已经对祁门县发起了五次进攻,但都无功而返。

    义军范云龙部与金经部利用群山,不断与清军绞杀缠斗,经常神出鬼没,令詹岱十分头疼。

    李长祥大军忽然出现在休宁之时,留守在休宁的一千清军毫无防备,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没有费吹灰之力,休宁县便被京营拿下,城中的一千清军俱被斩首示众。

    李长祥当即派出了精锐夜不收,开始遮蔽战场,绞杀敌方斥候。

    休宁距离黟县不过五十里地,李长祥下令大军休整三个时辰,然后攻其不备,一鼓作气,拿下黟县。

    清军疏于防范,再加上明军夜不收十分厉害,所以根本没想到危险已经在他们眼前。

    有斥候没按时回营,他们也都习以为常,下意识的认为是祁门县的义军所为。

    长期的拉锯鏖战,令清军变得迟钝起来,而这,却为明军创造了战机。

    十月十三日,酉时初空阴翳,云雾重重。

    李长祥见状,尽起三营兵马,向着黟县东南的林历山进军。

    翻过林历山,便可俯瞰黟县县城。

    酉时末,明军抵达林历山下,李长祥见林历山并不高,于是急令各部抢占山巅。

    这时,黟县的就像是睁眼瞎一般,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就在李长祥奇怪之时,明军夜不收送回了消息。

    原来是清军统领詹岱,今日再次率军进攻祁门县,清军的焦点全在祁门,所以这黟县并没有留下多少兵马。

    李长祥闻讯大喜,这可真是撞了大运,他在山顶观察了一番县城后,发现城内果然没有多少守军。

    于是他下令,全军突击黟县,直接抄了詹岱的老窝。

    明军顿时如猛虎下山,第二营参将崔秀带领本部一万人率先从山上杀了下去。

    黟县的清军守军见林历山上的树林之中,涌出了无数的人影,当即就吓得乱了阵脚。

    詹岱留在城中的守军只有两千,面对数倍于己的明军,根本守不住县城。

    清军在慌乱之后,果断选择了弃城,守将带着城中清军自南城门撤出,直奔西南武亭山,前去与詹岱的主力汇合。

    明军突袭入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李长祥觉得黟县这个地势不好,下令第二营参将崔秀与第三营参将冷国灿迅速整军,追击逃担

    黟县环山,不适合大军在此作战,整个盆地的出口就在西南武亭山。

    武亭山,詹岱正指挥兵马强攻祁门县。

    他已经攻了好几次了,屡屡无果,这些义军不知道为什么,抵抗的十分激烈。

    詹岱也试过威逼利诱义军首领金经与范云龙,可都被严词拒绝。

    他手中只有两万兵马,这回他是下了决心要将祁门县拿下,所以几乎全带了出来。

    攻城的器械也是他准备了许久,今日才拿出来,准备毕其功于一役,攻克祁门。

    就在詹岱满怀期望的时候,黟县的败兵来到了营郑

    带来的消息更是像用一桶冰水,将詹岱从头到脚浇了个通透。

    明军忽然出现在徽州府,难道是苏克萨哈被剿灭了?

    容不得詹岱多想,只能火速鸣金收兵,聚兵于武亭山下。

    武亭山南北皆是崇山峻岭,只有东西通路。

    可是现在西有祁门县拦住去路,东有明军抄袭后路。

    要想活命,清军只能向南,翻山涉水,往江西方向撤退。

    这时,明军先锋崔秀率队杀到,直接发起了对武亭山的进攻。

    清军刚刚苦战收兵,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要接敌迎战。

    明军士卒虽然疲累,但是心中的那口气却是一直没有泄,支撑着他们奋勇杀担

    崔秀一马当先,亲临阵前,率亲兵仰攻山顶。

    上面守备的清军抛石滚木,明军火铳大作,双方一交手,便打的十分惨烈。

    第三营参将冷国灿随后赶到,加入战团,见到明军兵力优势,詹岱心知今日自己凶多吉少。

    这时,他麾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