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章 嘉兴盐政案(十三) (第4/4页)
r> 赖垓也面色铁青,强忍着没有动手。 “用我大明之膏血,讨鞑虏之欢心,资敌卖国,枉为读书人!” “于家......于家......本官必要将其满门抄斩,为战死苏松的将士和殉难的百姓报仇!” “不杀,不足以解心头之恨。” 曾樱曾经做过巡抚,督率过兵马,深知士卒之悲苦,此时此刻,再难抑制心中情绪,火气喷薄而出。 赖垓被气的苦笑连连,心中只觉得无限悲哀。 这些人,过去鱼rou百姓,现在又拿着民脂民膏去资担 更可笑的,于英泰是大明的读书人,是大明的进士,是大明的吏部左侍郎! 食国之禄,为国分忧,可是于家在干什么? 严起恒摆摆手,韩琪被押了回去,曾樱气的久久不能平静。 赖垓坐回了椅子上,火气难消。 “熬了许久,都回房眯会儿吧。” “稍微歇会儿,咱们再商量怎么动手。” “我现在命人去给朱御史传话,让他率部返回府城。” 严起恒语气凝重的向着两人道。 于家的罪责,已经人证物证俱在,不由分。 只是,平湖县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尚且不得而知,行动还需谨慎。 毕竟于家在平湖经营已久,名声又盛及苏松嘉杭等处,在士林名流,官宦豪绅之中,是前排的存在。 动于家,就相当于彻底撕破了朝廷与这些人之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曾樱和赖垓都明白严起恒的意思,再加上的确十分疲倦,于是各自返回房间中,憩片刻。 严起恒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躺在榻上,神思纷飞。 嘉兴是这样,其他的州府呢? 若是朝廷与这些人翻脸,潞王殿下,真的能顶得住压力吗? 当年的范仲淹,王安石,还不是因为子顶不住压力,新政失败,人亡政息。 不知何时,严起恒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 几声鸡鸣传来,门外传来了话声。 不久,差役敲响了严起恒的房门。 严起恒从梦中惊醒,坐起身来,缓了一下,问道:“几时了?” “回大人,辰时了。曾大人请您往堂中议事,是朝中来了人。” “朝中来了人??” “的听是新上任的巡抚大人。” 巡抚? 严起恒匆忙起身,打开了房门,连脸都没来得及洗,快步往府堂走去。 等他到时,曾樱与赖垓正在堂中与新任的巡抚有一句没一句的话,还没进去,严起恒就感受到了一阵尴尬的气氛。 “震生,快来,这位是新任的嘉兴巡抚,钱大人。” 曾樱面色古怪的向严起恒介绍道。 赖垓的神情看上去也很不自然,目光有意无意看向别处,不愿与堂上坐着的钱谦益对视。 “下官刑部主事,严起恒,参见巡抚大人。” “严主事快快请起,不必客气。” 严起恒起身,坐在了曾樱身旁,他没见过钱谦益,所以没什么感觉。 但曾樱与赖垓是认识钱谦益的,也知道他在南京降清之事。 没想到慈降臣,竟然还能以巡抚之身出现在他们面前,两人多少有些想不通,再一想到于家的事情,就更加糟心。 “本官知道,你们心中不舒服,可我也是奉潞王之命,难以推辞,但求互相谅解吧。” “殿下命本官全力配合你们便是,故而本官也不多管,诸位有所需,但便是。” “老夫身披投降之辱,刻骨铭心,今日得潞王宽宥,只想报殿下不杀之恩。” “望诸位海涵一二。” 着,钱谦益将自己脑后的辫子甩到了身前。 严起恒顿时瞪大了眼睛,站起身来。 “你是钱牧斋!” “贰臣贼子,你有何颜面与我等海涵?” “大明养士三百载,就养出你这般党社魁首?” “真是我辈读书饶奇耻大辱,枉你饱读圣贤之书,眼中竟无半点忠义之字。” “可笑我严起恒,曾将汝奉为吾之明灯,我呸!” 曾樱没想到一向沉稳平静的严起恒反应这么大,想拦一下但插不上嘴。 这钱谦益,毕竟是潞王殿下派来的,想来此间,定有用意。 严起恒骂完,愤然离座,走出了府堂,站在了院中,不愿与钱谦益共处一地。 钱谦益被骂的狗血淋头,却也不敢反驳,只能心中暗暗叫苦。 赖垓见状,来到了严起恒身边,劝道:“消消气,不值当。” 严起恒深呼吸几口,平复了一下心情,低声道:“可以发兵了。” 赖垓一愣,见严起恒正直勾勾看着堂上的钱谦益。 他瞬间领悟了潞王殿下的意思,不禁暗暗高呼,潞王手段,真是高明。 借用士林魁首钱谦益之名义拿下于家,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