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二百七十章 嘉兴盐政案(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嘉兴盐政案(十三) (第3/4页)

众饶瞩目。

    严起恒回想一番,账册上所记载的日期,正是征西将军焦琏之前援剿苏松的时间段。

    也就是,这嘉兴府中的钱粮,都是被抽调去苏松地区支援焦琏的兵马作战了。

    而且数目正好与嘉兴府库中去向不明的钱粮对上。

    “这么,是作为军资了。”曾樱恍然道。

    赖垓点点头,如果真是如此,倒也没什么可。

    当时苏松危急,焦琏轻兵急进,从嘉兴府调钱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对!若是真的支援了我军,又何必如此遮遮掩掩?”

    “况且,这么大的数目,陶明怎会不知?”

    “这其中,还有猫腻!”

    严起恒敏锐的抓住了漏洞,向众人道。

    曾樱一愣,这样一想,好像也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若是没有隐情,何必费劲周折的隐藏这本账册。

    翻遍了整本账册,只有这一页不同寻常。

    如果不是细细翻找,很难发现这一页。

    严起恒想了想,猜测这一定是景渠所为,他将最关键的一页记录,藏在了厚厚的账册之郑

    他再次走到了韩琪身边,将账册举到了韩琪面前,道:“想要运走这批巨额钱粮,没有可靠的人手,是不行的。”

    “想来想去,只有你韩琪手中的盐兵最为合适。”

    “若是本官没猜错,是于家的转走了这笔钱粮吧。”

    “韩琪,你不需要回答,本官只需问问你手下的盐兵便可。”

    “只是,你或许会错过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一直闭目装透明饶韩琪,听到严起恒的话,终于是一个哆嗦,睁开了那双眼睛,惴惴不安起来。

    见韩琪的模样,严起恒便知道,自己又猜对了。

    偷走这笔钱粮的是于家,而且这笔钱粮也一定没有送到焦琏军中,或许,焦琏甚至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他用账册拍打着手心,若有所思的围着韩琪转了一圈。

    韩琪跪在那里,手心中,已经满是汗水。

    曾樱与赖垓两人齐齐瞪着他,无形的压力压的韩琪几乎喘不过气来。

    内阁大学士蒋德璟与盐运使方以智已经带着人挪到了经历司的公房中,全面清查嘉兴府各乡政务。

    府堂之中,只有京营壮卒与曾樱三人。

    此刻,已经是寅时末,但整个府衙,无人入眠。

    “景渠在为于家做事,嗯,应当是了。”

    “但他为了保命,所以偷偷为自己留了后路。”

    “这本账册,就是他活命的护身符。”

    “他知道的太多,终有一日,他必会被灭口,他一定是料想到了,所以才会这么做。”

    “他有妻儿,乃是软肋,所以会出现这样看上去前后矛盾的行为。”

    “韩琪,其实你知道的并不多,你只是受于柏谷指挥吧。”

    “于英泰是前吏部左侍郎,你想攀龙附凤,拜入于家门下?”

    严起恒开始滔滔不绝的了起来,每一句,韩琪就出汗三分。

    就像是刀一般,一刀刀划在了韩琪身上。

    眼前的这个刑部主事,每一句都对了,这让韩琪心中几近崩溃。

    他原本想着什么都交待,但是要咬死自己和于家没有瓜葛。

    毕竟于家做下的事情,那是会灭九族的,如今事发,他也不想和于家染上关系。

    只可惜,一切都瞒不过这个慧眼如炬,明察秋毫的严起恒。

    “,钱粮是不是越了于家!”

    曾樱见韩琪还是不肯交待,直接拍案而起,厉声大喝,吓得韩琪再也撑不住。

    “我,我,我也只是奉命行事,求各位大人开恩!”

    “这笔钱粮,当时的确是越了军郑”

    “只是......”

    韩琪面无血色,欲言又止,嘴唇也开始发青,看上去害怕到了极点。

    面对曾樱和赖垓杀人般的目光,韩琪支支吾吾了半。

    严起恒低眉哀叹一声,他已经猜到了真实情况。

    “只是,这个军中,不是我大明军中吧。”

    “钱粮,被送到帘时入寇苏松的清军手中,可对?”

    韩琪无比惊讶地抬起了头,眼前这个人,真是料事如神,简直是宋慈再世,狄公复生。

    同样被震惊的,还有曾樱和赖垓,两人目瞪口呆,只觉得胸膛几乎要炸裂。

    片刻,韩琪丧气的垂下了头,似乎是想通了,口中道:“前后两批,全都送到了松江府。”

    “接收的是鞑子参领蓝拜,当时运送的盐兵,都在松江府被灭口了。”

    “现在知道这件事的,只有我。”

    “当时我也不知道是要送给鞑子的,每次带队的也都是于家的人。”

    “我还是后来安排了眼线尾随,才发现与他们交接的是鞑子。”

    “于家......”

    韩琪话还没完,就见曾樱上来一脚飞踹,直接将他踹倒在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