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五章 三王之变,风波迭起 (第4/4页)
“下次再敢来杭州挤兑,我弄死你们谢家。” 完,领头的大汉便朝着躺在船上的那人狠狠啐了一口,转身跳回了自己的船上。 临走,还将对方船上所载食盐,当着围观百姓的面,全部洒入了河水之郑 如此嚣张之辈,张慎言顿时气急,见杭州府衙役赶来,急忙亮出身份,命差役捉拿施暴热。 衙役们见是总宪亲至,不敢怠慢,火速呼唤同伴,围追那几人。 河中有其他舟船的百姓,将那被打之人接到了岸上。 那人已经鼻青脸肿,被打的浑身抽搐。 张慎言忙命人去唤城中药局的大夫前来救治。 不多时,杭州知府张印立闻有缺街行凶,马不停蹄地也赶了过来。 见张慎言在此,急忙上前行礼。 随后,班头虎带着手下捕快将几名行凶者扭送到了张慎言面前。 张印立面色有些难看,自己治下,竟有人敢当街行凶,还如此嚣张。 “尔等何人,为何当街殴打他人?”张慎言怒气冲冲地喝问道。 “我乃是王氏商行掌柜,王大山,此人破坏市肆,戏弄行情,该打!” 张慎言打量一番这名叫王大山的莽汉,见其打了人竟毫无悔意,甚至还觉得理所当然,不禁怒火丛生。 “来啊,水火棍伺候,就地重打三十棍,再行问话。” 张慎言虽看上去是个和蔼可亲的儒雅老者,但可不是心软之人。 见王大山傲慢无礼,不知悔改,直接当街开打。 王大山不知道眼前是哪路神仙,竟然能指挥得动衙役,心中顿时发虚。 再一看,这老头身后竟然还站着杭州知府,瞬间直冒冷汗。 坏了,这老头,不简单呐! 衙役将几缺街按倒,褪去裤子,抡起粗重的水火棍,狠狠得打了起来。 这时,惠民药局的大夫也已经为伤者敷了草药。 张慎言趁机询问一番,这才得知原来被打之人,乃是绍兴谢家的,他们近来往杭州城开辟盐业,贩售浙东之盐,每斤十文钱。 结果触动了一直垄断杭州盐业的王氏商行的利益,两家便成了对手。 王氏商行在杭州贩卖浙西之盐已有数年,是实打实的地头蛇。 谢家初到,薄利多销,很快就挤占了市场。 结果遭到王氏的打击报复,连人带货,都屡遭sao扰。 张慎言明了,这是商贾之争,王氏的盐价近日来忽然翻倍,从十五文直接涨到了三十文,令杭州百姓颇为诟病。 这时谢家忽然以十文每斤的价格贩售,自然成为了王氏的眼中钉,rou中刺。 但王氏为何突然翻倍涨价,张慎言敏锐的察觉的似乎和朝廷开始梳理盐政有关。 这其中,恐有蹊跷之事。 王大山的被打的哀嚎不止,最后一棍落下,他原本结实的屁股已经成了烂rou一片。 张慎言冷眼相看,命药局的大夫为其治伤。 王大山趴在地上,满头大汗地瞪着张慎言,看上去心中不服。 “你王氏商行,为何抬高盐价?” “缺盐自然要涨价了,慈道理,大人莫非不知?” “哼,缺盐?真是笑话,两浙之地,竟然会缺盐?” “哈哈哈,大人久居庙堂,超凡脱俗,殊不知这江南盐场,十有九空,产量早已不复当初。” 张慎言一愣,看王大山之言,不像是假,可盐场怎么会十有九空呢? 就算是朝廷动荡,盐政荒废,可地方官府也应当有所cao持才对,不至于如此。 王大山不禁哈哈大笑,脸上满是讥讽之情。 张印立皱着眉头,在一旁欲言又止,犹豫了半,这才轻声在张慎言耳边唤了一声。 张慎言见张印立有话要,便移步别处。 “大人有所不知,自清军南下以来,两浙盐场的盐丁,早已经逃的一干二净。” “就连盐兵也都分盐而散,许多盐场,空无一人,更无生产。” “眼下尚在产盐的,大多都是商贾私占,雇人晒盐,故而成本颇高,盐价自然也就上浮。” “潞王监国以来,盐政一直没有排上日程,再加上又连番大战,所以两浙虽盐场数量众多,却实际生产不足。” “市面上维持的,大多都是海运来的闽盐。” 张印立解释了一番,张慎言便听懂了其中关节所在。 盐政废弛,已经严重影响民生,今日商贾之争,只是一抹剪影。 若不早做处置,他日,便会祸起庶民。 张慎言沉思片刻,决定得派人去问问蒋德璟进展。 张印立来到王大山等人面前,冷言冷语道:“尔等当街行凶,扰乱秩序,总宪已略施薄惩,本府就不再罚,若敢再犯,必罪加一等,严办!” 王大山哼唧两声,算是应下,这时,王氏商行的人也赶到,急忙将几人从地上扶起,抬到了马车之上。 临走,王大山回头瞪了一眼张慎言,嘴角闪过一抹邪性的笑容。 六千大章送上! 感谢书友的打赏,多谢厚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