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主非昭烈,臣非武侯,我之罪邪? (第1/2页)
第149章主非昭烈,臣非武侯,我之罪邪? 金陵城一声炮响,洪学士羞愧难当。 大明钱塘水师施琅部舟船二百,逆水行舟,过南京城,鸣炮示警,万人齐呼。 此日金陵大震,降臣惶恐。 百姓议论纷纷,洪承畴紧锁宅门。 施琅舟师游弋片刻,便掉头回转,往江阴驶去。 勒柯浑等清军一众勋贵这才放下心来,虽心中发怒,但无可奈何。 图赖领南京驻防兵马五万急赴溧阳,入援宜兴。 勒柯浑率南京诸臣亲自城门相送,算是壮足了图赖的声势,以稳定南京人心。 南京百姓围观者甚众,都以为是贝勒爷发出了大军,前去剿灭炮击南京的明军,纷纷心中叹息,脸上颇有失望之色。 尽管百姓不知,但施琅炮击南京,已然是为南京清军敲响了警钟,勒柯浑一面急调滁州驻军前来南京补防,一面向京师发去了八百里加急奏折。 江南形势严峻,需要朝廷援助,他特意在折子中强调了明军水师的厉害。 洪承畴没有去送图赖,躲入深宅之中不肯露面。 勒柯浑遣人劝勉了几句,但似乎作用不大。 长江之上,施琅的率军劈波斩浪,豪气干云。 立在船头,望江一色,只觉得心中舒畅极了。 此番炮击金陵,是他一时心血来潮,突然决定的。 听了洪承畴那老贼在南京坐镇,为伪清谋划江南,施琅年轻气盛,哪里看得过眼。 他部下的士卒那更是兴奋不已,一路上都在谈论着此事。 “总兵,你这一手,可得把洪承畴气死。”副将笑道。 “气死倒不会,难受个两三日那是必然的。”施琅讥笑道。 副将哈哈大笑,此番既是扬威,又是攻心。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这是当年洪承畴因感佩崇祯皇帝隆恩而写下的诗句。 今日,物是人非,施琅用他自己的话来讽刺,可谓是杀人诛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洪贼,有何面目站在我大明龙兴之地?南京,我必为国家复之!” 施琅率军顺江而下,路过镇江,知是刘良佐退守此处,又是一阵炮轰,气的刘良佐上蹿下跳。 南京,洪府。 这是原大学士王铎送给洪承畴的宅子,珊瑚花草,奇珍异宝,其中琳琅满目,可谓豪华。 鲜艳的朱门两侧,挂着由原礼部尚书、大儒钱谦益为其送来的楹联。 “梅香菊苦,傲霜雪独领风sao。” “星流月转,存意气再济黎民。” 朱门禁闭,门前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行者莫不投来嘲讽的目光。 府内书房,洪承畴静坐发呆,看房前松竹,心有戚戚。 满桌圣贤书,不教贰臣事。 帘卷西风,独坐到黄昏,只叫他洪亨九追思,那年叩金阙,登玉台,先帝音容犹在。 “我洪亨九人事已尽,只奈何命难违,先帝,莫要怪我。” “都怪那王朴,怪那杜松,怪......” 洪承畴怔怔自语,越越激动,竟失手将桌上烛台打翻,引燃了桌上书卷。 他回过神,赶紧将火苗扑灭,吹飞了灰烬,重重叹息一声:“主非昭烈,臣非武侯,大明气数已尽,非我之罪也!” 自我安慰一番,似是想通,洪承畴这才察觉竟已入夜。 感到腹中饥饿,忙唤下人传来饭食。 玉杯银碗,美酒佳肴,洪承畴心情好转,又见美婢侍奉,不禁一扫胸中阴郁,大快朵颐起来。 此夜,风动千里,宜兴鏖战尚在继续。 明军虽炮猛将凶,但清军兵多,也渐渐适应了明军的变化,趁着夜色,发精骑反攻,杀败了明军一阵。 夜战,秦军之短也,见清军夜袭,王翦急令各部鸣金收兵,坚守营寨,待明再战。 清军也趁机收兵,一日激战,清军死伤高达三万,可谓是从未有过的大败。 珠玛喇与和托二人均身负轻伤。 明军伤亡近万,多半是清军夜袭所致。 朱常淓闻己方伤亡惨重,心如滴血,不顾李宝苦劝,执意亲巡各营。 巡至伤亡最大的蓝田、虎贲两营,士卒已经酣睡,唯有伤兵营中,痛呼哀叫不绝于耳。 陪同的提督陈荩叹息道:“监国,虏寇夜袭得逞,乃臣之疏忽,臣有罪!” 原本蓝田营与虎贲营一直在与敌酣战,双方杀的不可开交。 陈荩也专心战事,没有注意到一直在战场边缘游走的和托部八旗骑兵。 和托借着夜色掩护,率部不分敌我的杀入战场,令明军猝不及防,瞬间乱了阵脚。 谁也没想到和托这么疯,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他领着骑兵一通猛冲,蓝田营率先被冲阵而过,最后清骑又从背后朝着虎贲营杀去。 珠玛喇部清军抓住机会,奋起猛攻,若不是陈荩命中军鼓号大作,差点就会崩溃。 危急时分,王翦亲率三千亲卫骑兵对攻和停 麾下猛将胡一青、焦琏、刘起蛟、赵兴、白贵、何世熊、陈子升等人可谓是中流砥柱,瞬间雄起,诸将以血气之勇,领三千精骑,硬生生抗住了两倍于己的和托部骑兵。 赖王翦亲卫诸将士英勇,这才化解了危机。 朱常淓得知前因后果,倒也没有降罪的意思。 “鸣迟不必自责,胜败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