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士族门阀的反抗 (第2/2页)
上,朱元璋都隐隐受到启发。 “奇书!” 朱元璋几个通宵,看完整本运营指南后,给出非常高的评价。 那些皇子皇孙们学习的典籍,有些还不如这本运营指南。 朱成那小子。 真是脑子里到底装着些什么东西,他的智慧如果荟萃在一起,是不是能成论语那样的神作? 朱元璋也不确定。 可在内心中,能将朱成和孔子放在一起比较,已经足够令他欣喜。 “难不成,咱老朱家,也要出一位圣人啦?” 朱元璋兴奋的当夜都没睡着觉。 …… 第二天,朝会。 距离上次提出丈量天下时的朝会,已经过去半月有余。 比起最开始的几天。 群臣已经放松许多。 尤其是以胡惟庸为首的淮西勋贵,一个个的都恢复成最开始的趾高气扬。 似乎在朝堂上的身份,都比其余人高出一等。 原因无它。 在朝堂上,淮西勋贵就是最大的一股政治力量,唯一能和淮西勋贵扳手腕的政治团体,只有浙东集团而已。 而浙东集团的首臣刘基,并没有任何团结浙东集团的意思。 前段时间朱元璋提出丈量天下,土改、税改的时候。 淮西勋贵们可谓是如履薄冰。 毕竟他们各自的士族门阀,基本已经成型,如果真落实丈量天下等等政令,那么他们受影响的肯定最大!! 可是现在来看…… 就算是洪武帝,面对丈量天下这种大举措,也显得有心无力啊。 北征,造船司。 这两件大事,将大明国库消耗的只剩一个底,现在丈量天下,根本是无稽之谈! 而且…… 淮西勋贵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朱元璋表达出自己的反抗。 “启禀陛下,各州府今年的税收预估已经呈递,比起往年,均有减少,普遍在两成左右……” 户部侍郎郭恒跪倒在朝堂上。 如今春耕已经结束。 各州府能有多少税收,基本上已经定型,所以会有一个预期税收呈递给户部。 正常来说。 这份预估,只需要户部侍郎心中有数即可,并不需要通知给皇帝。 但今年这份税收预期。 郭恒可不敢不呈递。 它实在是太诡异,绝大多数州府预期税收都少了两成。 要知道目前大明正蒸蒸日上,税收历来都是每年逐增。 各州府在预期税收报告上,从来都是能报10000石,不报9999。 增加一成都只能算是正常情况。 如今各州府普遍少两成左右。 肯定不正常。 倘若真是税收如此…… 那他户部将出现运转困难的问题,整个大明都将受到影响。 必须要报告给朱元璋。 “嗯?” 听到户部侍郎郭恒的禀告,朱元璋微微一怔,随后眉头紧锁。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税收减少?” “回禀陛下,各州府给出的答案大抵都是‘风雨不顺’、‘天时不合’等等。” 郭恒给出回答。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啥确切的事,都是些硬找的理由。 “……” 朱元璋瞬间明白过来,这是那些士族门阀、乃至朝中大臣,给自己暗暗提醒啊。 这是在吓自己! 在威胁自己! 他朱元璋要丈量天下,需要钱款的时候,各个州府的税收预计就大崩盘是吧? 这里面没有士族门阀、朝廷大官的受益。 朱元璋绝对不信! “砰——” 朱元璋猛的一拍龙书案,群臣尽皆低头,尤其是那些从中作梗的淮西勋贵们。 更是心中惴惴。 但包括胡惟庸在内的事件主导者,这并没有过多担心。 很简单。 他们并没有违反任何一条大明律法,税收预估,不过是预估而已。 ——我就是预估今年的税收少一成。 怎么了? 各州府就是感觉今年风不调雨不顺,如果朱元璋想知道,那么春耕的时候遇到哪些天气上的麻烦,胡惟庸都能让人说得出来。 虽然这些麻烦往年也遇到过。 但今年我就是愿意往低估。 有什么问题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