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士族门阀的反抗 (第1/2页)
“之前我跟陛下所说,沙冰在咱应天府的收益,大概有十万两一个月,如果商路铺开,涵盖周围几个州府,那么收益能到二十万两一个月。” “可根据现在的火爆程度来看。” “咱应天府的收益,可能得在十五万两左右,商路铺开,全收益能在三十万两!” 听到徐达的估计,朱元璋满眼放光。 ——收益预期足足增加了五成! 不过也是了。 冰沙的火爆程度在这摆着,而且以朱成的运营思路,各种小手段炒作,热度短时间内都不会有下降。 “可是……” 徐达突然皱起眉头,有些迟疑的说道。 “咱这收益,要和康王殿下分啊,咱始终只是康王殿下的合作伙伴,冰沙所赚取的钱款,有七成属于康王殿下。” 当时在康王府敲定合作意向时,说了收益分成。 康王拿七成! 三成属于朱元璋他们。 “……” 朱元璋微微皱紧眉头,如果早知道冰沙这么赚钱,说什么他也不肯答应三成的利益分配,不过想了想,他便是一摆手。 “没关系,当时朱成那小子也说过,他只监管账目,既不参与运营,也不提供运营成本,短时间内的收益,都给咱们补贴成本消耗。” “而且那小子不缺钱,估计一时半会也想不起跟咱分利润。” “大不了之后咱用税收还给他嘛。” 朱元璋可不是占便宜的人。 悄悄用朱成点钱怎么啦,等税收上来了,他不光还朱成本金,还给他利息呢!! 当然。 还有一顿黄龙腰带的毒打。 朱元璋还不信了。 丈量天下的功绩完成,土地、税收改革并行,大明的税收提升,会补不上挪用朱成的这点钱! 绝不可能! 日后的大明,必然会开创一个难以想象盛世,人民富裕、国库也会格外充盈! “行。” 徐达只能点头答应。 他也插不上嘴,人家父子俩分账,徐达还用多说些什么嘛。 只希望朱成别过早索要冰沙的利润,不然老朱拿不出钱,就只能翻脸。 这顿打肯定跑不掉,但晚一会是一会。 这位老丈人。 已经在替朱成屁股费尽心思咯。 对于冰沙。 朱元璋越来越满意,不光是能收获大量钱款,现在他已经知道,交易能促进大明的繁荣,还能创造出岗位。 老朱从不远处打量冰沙商铺里的工作人员。 他们骨瘦嶙峋,体态多少有些问题。 很显然都是应天城的流民。 一百多间冰沙店铺的存在,也在切切实实的解决流民问题。 真是奇妙啊。 …… 在朱元璋的安排下。 冰沙在应天周围州府的拓展一路绿灯,短短两三天。 冰沙的小商铺,就已经在各个州府开设下来。 而且朱元璋还并因此未花费过多钱款。 他毕竟不是商人! 一两条口谕下达,各州府的巡抚配合,用地、用人都能解决掉。 没有商铺就令人建造,直接在最热闹的街道边上拼出一截。 至于工人。 流民可不少啊,就算是大明初期,也有很多没有工作、没有土地,饥肠辘辘的人民,能安置这些人,巡抚们还得感谢老朱呢。 朱元璋自己,则在御书房里观看朱成给他的冰沙运营指南。 这小小的冰沙,充分引起朱元璋的兴趣。 而且他知道。 其中的门道,可并不少。 一看不要紧。 里面各种各样的运营思路,对于朱元璋而言,仿佛是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故而在推出高价冰沙的时候,应当先给出一個特别高的价格,实际售卖价在高价的基础上打折,这样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买一赠一】:“一杯6文冰沙买一赠一,并不等于冰沙变成3文,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冰沙还是6文,高价等同于高质,而且捆绑消费会提高销量,买一赠一的活动应大量举办……” 【……】 各种各样经典理论,让朱元璋如获至宝,这些理论不光光在商道上有用。 而且在生活,甚至治国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