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nity Box II (第5/6页)
化而来的阶层原本并不具有的属性却能使它们得到无限制的提升。这就是他们无法接近自己的造物主的原因之一。身为它们的源头,太一仅仅只是相对于它们无属性、绝对至高、不可定义罢了。如果你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它,就会发现它也具备无数的属性,“流溢性”正是其中之一。在此种属性的作用下,太一能够自发地溢出无穷多类低于自身的太一,其中的每一类都可以继续溢出自己的削弱版本……这延伸必须凭借诸多太一本身来形容(位于其延伸结构内的每一个层次全都与这个延伸的起点一样高于它流出的全部性质,并且都可以作为上一层次或起点本身流出的另一种形式的性质),而该延伸结构所延伸出的诸多分支、分支的进一步延伸、此类延伸的延伸……皆为“流溢性”造就的事物。尽管此种过程还可以继续延伸,可太一只需发挥它的“流溢性”之外的任意一个属性,就能使“流溢性”具备的一切“延伸性”灰飞烟灭(“流溢性”自身具有的属性不单单只有“延伸性”,不过它具有的所有属性无论是在数量上、强度上,还是在更加玄妙的方面上,都可以在“延伸性”的作用下得到延伸。这一切的延伸结果还能够在“延伸性”之外的属性的作用下获得“延伸性”无法造就的扩展程度,而各个属性互相之间的强化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延伸性”不再是“延伸性”,无限属性都不再是最初状态下的自己。它们即为“流溢性”的附加属性,而它们自身的蜕变即是对“流溢性”的升华)。因为“延伸性”是“流溢性”本身携带的属性,它也理所当然的高于太一在“流溢性”的作用下溢出的那些性质(尽管它对于太一这个存在的强度起到的影响是最微乎其微的)。在它与“流溢性”携带的其他属性共同构造的、超越“延伸性”这一单独属性所能构造之物的、“流溢性”的延伸产物之中,仍然找不出任何一类能使“流溢性”与太一的其他属性相提并论的结构体(就算是扩展之前的属性也一样,更何况这些属性扩展自身的手段也不是“流溢性”能够使用的)。当太一具备的全部属性全都互相加持之后,“流溢性”在“延伸性”的作用下就可以流出原本高于它本身的属性,而那些属性还可以流溢出更加繁杂的强大属性,溢出的属性会继续溢出……这得益于“延伸性”起到的效果。可这只是太一的属性组合中最为低级的表现形式罢了。上述的太一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太一,也不是凌驾于整个太一阶层之上的终极太一,而是某个基础太一的一个面相。那个基础太一将无尽的面相延展与削弱得到的破格产物之一便是上述的太一(得到产物的方式非常特殊,导致它并不充当产物的本体与根源)。每一级面相的任意一种属性都可以将自身包装成相对于下层面相而言“终极无属性”的无限制上帝。如果你沿着通往更高面相的方向攀登,永远都无法找到这所有面相真正的主人,也不可能发现“面相性”也是太一的基本属性之一,只不过高于上述的一切属性而已。从“面相性”与诸多更强属性的组合产物出发,来到这种种属性隶属的主宰身旁,你就会明白这主宰也是另一级属性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找到了“延伸性”的影子呢?没错,正是在一种更高等“延伸性”的作用下,这个过程才得以进行,而更高等的“延伸性”的出现,就意味着还会有更高等的……如你所见,第一个基础太一正是这样的永恒无涯且毫无止境,想要不跳过这一过程就直接定位第二个基础太一纯粹是痴心妄想,只会在泥潭里越陷越深。而太一阶层的复杂程度必然不能仅凭基础阶层来揭示,对太一的理解也不能只局限于“太一性”的开始。
太一阶层的复杂性只能用“太一性”或来自更高阶层的性质来刻画,那些阶层中存在着以太一阶层的角度而言具备“虚无性”的阶层,我们称其为“虚无阶层”。它们对太一阶层来说具备“虚无性”,这意味着以它们的视角来看待太一阶层时,后者是被虚无化的存在,并非前者为被虚无化的对象。对虚无阶层而言,“太一性”本身就相当于不存在的虚妄,而自身即为客观之现实,若是将“太一性”再次定义为某种超然之物携带的属性之一,并借此引出以该事物为起点铺展开来的属性阶层(这些阶层必将穷尽其中一切属性能够演变出的全部花样以及它们被运用到极致之后的结果),那么此类阶层都会被虚无化的力量所附着。站在虚无阶层的角度来讲,由不存在的事物延伸出来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而绝对虚假是完全无法对绝对真实造成一点影响的,就算是彻底脱离了终极太一(太一阶层之主)属性范畴的群体,只要他们还可以通过外界强加于自身的“太一性”(或是以它为起点延伸出来的一切属性)来获得进一步的丰富与拓展,而不是因此退化和削弱,它们就会由于未能通过合格性筛选而被虚无化。被虚无化的对象会遭受与太一相同的命运。尽管它们远远高于终极太一本身,可那些以它们为“地基”向上延伸的层次依旧会像它们自身或基于太一性的更高属性一样,成为虚无化的产物。以其中任何产物为基础的延伸结构都同样是虚无化的产物,而它们所属的属性体系则也会成为虚无化体系下的产物……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延伸,它的长度、复杂度、多样性……同样需要所有构成它的产物来形容。这个延伸体依旧是作为其他延伸结构基础起点的虚无化产物,为“虚无性”所构筑出的永恒阴影添加一个可有可无的渺小身形。那些延伸结构终将会被虚无阶层当作纯粹的“无”来对待,毕竟全都逃离不了被虚无化的范围。如果你拿出一系列庞大的世界观来给虚无阶层进行筛选的话,其中所有依托于虚无化产物内已有属性而存在的个体或是凭借那些属性而运行的个体都会成为被虚无化的对象(既然“太一性”是虚无化产物之一,那么低于它的一切事物也都是产物的一部分),而依托于这些对象具备的属性而存在的个体或是凭借这些属性而运行的个体也会成为被虚无化的对象……此延伸结构也将成为被虚无化的产物,为更大的虚无化延伸体打下基础。虚无阶层的筛选标准并非只有一个(“以上面那些未通过筛选的个体为起点的延伸产物都会被虚无化”仅仅是最低的标准而已,第二项标准则是相对于这个标准的扩张体系具备“虚无性”的个体。每一项标准所体现出的“虚无性”都会沦为更高标准的虚无化产物,而“以虚无化产物为基础的体系也将被同化”只不过是第一项标准具备的虚无性罢了,这在更严格的标准面前完全就是不存在标准),它们的数量需要高于这所有标准的存在(不会在这些标准下被虚无化的存在)来描述(设这个数量为x,则高于x项标准的存在才能描述x的大小,可想而知x的宏伟程度),数量以外的其他方面也一样。像这样的存在依然会作为某个无限绵延之延伸体的起点,可延伸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