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2/2页)
们的忙。毕竟大多数同事的家庭并不像他们家那样宽裕,能够把手里需要几年以后才能兑换的券换成钞票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可能有很多人在担心国库券到期能不能如期兑换的问题,现在的价格比烂在手里结局是完全不一样的。 至于把同学王华介绍给路远,彭守一更是认为与其说这是在帮路远,还不如说是在帮王副行长。 银行每年每个月都有国库券的发行任务,说实话王华为了这个事没少到各单位去求爷爷告奶奶。银行自己对到期能不能兑付都是没有底的,但上级摊派下来的数字又必须完成,否则证明你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是有问题的。能不能够保住自己的职位都很难说,现在有了这样的一个渠道,王华手里就多了一个出券的渠道。虽然他不清楚彭守一介绍过来的那个看上去还算靠谱的年轻人能够帮他卖掉多少。不过多个渠道就多条路,关键时刻说不定能排上用场呢!毕竟他的主管范围内每年的国库券发行压力都很大。 银行的这个渠道不得不说是彭守一带给路远的一个意外惊喜。他还记得在农村说书的说过一句话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能不能够抓住就看他的胆子有多大了。 在和王副行长见面时,路远还是很谨慎和低调。他很内敛的表态说是庆海的一个亲戚介绍的关系,手上有一部分闲钱,想存一部分国库券,就当挣中间那部分息差。其实庆海当地也能收的到,不过是看他没什么正经事做给找一条挣点小钱的路子。
对路远的这个说法,王华还是赞同的。相反如果路远要是说的天花乱坠无所不能他还真瞧不上。做为银行的专业人士他目前还没有听到有关国库券利好的政策方面的信息。坦白的说如果有这样的信息,他自己都不介意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关系,储上一笔挣一部分利息差。 同时路远又说自己本钱有限,一次能够带去庆海的并不多。王华有意无意地探寻他能有多少本钱时,路远半真半假的说把家底都倒腾出来也不过万八千块钱。虽然表面上王副行长没有流露出什么震惊的表情,但他内心里已经很是诧异了。说实话连他自己家里的存款都算上都没有五千块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都能拿出一万块钱来,在这个年代也是妥妥的富人一枚啊!这让他原本有些轻视的心变得郑重起来。 做为旁观者的彭守一自然对路远的性格和为人是很了解的。他看着这个小兄弟一副扮猪吃老虎的样子,心里暗想这位银行副行长的老同学这次估计是看走眼了。 这个节骨眼彭守一到是很愿意帮路远一把。他笑的很轻松地说道:“守着王大行长还能缺了钱吗?贷款啊,这样你手里的本钱不就多了吗?” 王华沉吟了片刻说:“贷款倒不是不行,但是路远没有本地户口,又没什么有价值的抵押物,银行这方面审批估计会有困难。” 彭守一对此大不以为然,做为半官方人士,他当然知道现在的银行贷款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银行领导的一支笔。他说你行申请表上签字那就可以放款,他说不行那就基本上没戏。看来王华对路远还是缺乏基本的信任。 彭守一又笑着说:“老同学,你说的这些都不是问题。路远的户口早就迁到滨江二十里铺了,要不是农转非国家有政策,我就把他的户口落到港务局了。你可不知道我这小兄弟可是有本事的人,这么小的年纪就在码头二十里铺置办了十二间房子的大院子。市里面的鱼货档口就有三四家,家里还有几百个平米的冷库,上百吨鱼货的周转。你可别看他这么谦虚,咱哥俩的家底捆一起都未必有他的深厚。” 听了彭守一的话,王华这次是一点都不敢小瞧路远了。他转念又一想,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够把国库券卖到庆海,这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做成的事儿。看来自己得重新评估眼前这个年轻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