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请选择幸福_第一百六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1/2页)

    路远把在庆海给彭守一带的国库券按出手的价格一分不少地给了他,顺带着送了两条外烟。他这样的举动让刚升了副处的彭守一很是欣慰。原因当然不仅仅是国库券换回了可以花的钞票,虽说一千块钱对彭家来说也不能算是小钱,但这个数字彭守一还是承受的起。

    放眼整个滨江,彭守一的收入和家庭条件都能算得上前排行列的,日子过得并不拮据。相反在工薪阶层里不管是工资收入还是单位发放的福利,还有一部分隐形的收入,合在一起过个小康富裕的日子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这个年代房子是国家分的,买粮和副食品都有票,真正的奢侈品和高消费的场合并不多。

    当然以路远和他身边的这些人的身家和收入来说,应该能够算的上是国家正在提倡的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不管是他还是穗子以及强子,甚至后来居上的晓敏等人的年收入也都早就过万,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但是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万元户”虽说荷包里的钞票是鼓鼓囊囊的,可对于这个城市的认同感,自己城市对他们的接受程度还都处在一个小心翼翼地阶段。他们还没有办法像一个合格的城里人,那样去办需要城市户口和口袋里的各种粮本以及票据才能换回来的各种物品。他们也不能像当地人那样参与和参加居委会和街道组织的各种宣讲和活动。他们还得小心翼翼地隐藏好自己的财富,陪着笑脸去迎接不管是居委会还是街道派出所的各种问询。

    尽管如此,他们都已经很知足了,因为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给了他们创造更好生活的希望。让他们隐约看到在若干年以后,下一代人成长起来或许就和城里人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他们的孩子会转变成下一代城里人。为了这个美好的未来和后代炎炎不息的发展,他们宁愿像一只只蚂蚁一样卑微地活在这个城市里。他们既把改变命运的机会交给自己的辛勤劳动,同时又期待着时代发展变革的脚步能够与他们的命运同行。

    彭守一熬了多少年的科长终于上了一个台阶到了副处。按照他的年龄和学历,符合国家政策范围内的重用提拔范畴,没有特殊情况,上了职场很重要的一个台阶的他前途一片光明。

    路远把卖国库券的钱如数交给他,又带了让他在单位同事面前很有面子的两条外烟。说到底这事儿做的熨帖,证明他当年没看错这个小伙子,没帮出一个白眼狼。这让他为自己的识人之能而沾沾自喜的同时,越发感到他当初对路远的判断是对的。怪不得舅舅做为一个本省经济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教授都对他极为肯定,不管是人品还是能力,来到滨江的这些年路远都充分的证明了自己。

    做业务出身的彭守一每天都要接触社会层面上各种精英以及各个层次的年轻人。比较过后也不得不承认,只是初中毕业的路远不管是知识结构还是社会阅历,以及对时事态势的把控和对经济发展的前瞻都远远地超过了同时代的大多数年轻人。看来舅舅的说法是对的,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与过去相比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所做的各种大胆再大胆的假设在将来回头看其实胆子都不算大,因为变化将是几何级别,颠覆性的改变。谁能够站在这个时代的风口,谁就有机会自由飞翔。

    如果说以前彭守一对待路远还有某种因为舅舅的委托而不得不去做,那么现在他更大程度上是认可了路远的能力,某种意义上可以更平等的对话。

    事实证明路远没有挣彭守一卖国库券的钱的举动和他又送了两条烟的行为收益是巨大的。

    彭守一不但给他联系了单位里想要卖国库券的同事,还给他介绍了滨江支行主管国库券发行任务的副行长王华。

    当然他并没有和单位的同事说路远给他卖出的价格。现在市场上国库券的价格是有一个大概的行情的,最低六折就有卖的,最高也不过是八折。而路远现在出的几乎就是滨江市面上国库券的最高价格。所以彭守一和同事们介绍底气是很足的,这等于他在帮同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