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世界第一 (第1/2页)
姜余的独立实验室就设置在厂房隔壁。 夜深人静的凌晨,阿飞就会跑到组装现场检查一番,发现有什么不太精确的地方就会矫正一番。 这样就保证了这台机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内工人们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高科技的机床。 要说百分之百精确安装完全是不可能的。 …… 一个礼拜后,整台五轴联动机床组装完毕。 姜余也进行了初步的电脑机械同步调试。 因为菲菲是人工智能,很快就让新的cao作系统适应了机器,经过一夜的磨合后,达到了完美匹配。 由于刀具材料方面的一些问题,总体的性能比说明书提供的参数要低那么一点点。 作为国内首台最高精度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它出现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 孙明作为厂长,肯定希望自己的公司越做越强,名气越来越大。 “姜懂,要不要邀请诸多高官和主管上级单位的领导们过来观摩这一次的开机仪式。” 姜余摇头说道。 “这个玩意太高端,被太多人知道就不好了,尤其是那些鬼佬们。” “这些来的人,以后万一说漏嘴了怎么办?” “我看还是闷声发大财好,万一整出些幺蛾子,对我们可不是太友好……” 孙明也明白保密的重要性,只好点头道。 “那我就邀请了一些总装部和军工口的几位技术专家过来瞧一瞧,他们的保密级别特别高,这些人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生意,您看…” 姜余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道理,便点头答应了。 这种东西小范围宣传一下,还是有些必要的,除非不做生意就只关门造车。 姜余则邀请了京都理工大学的杨校长,以及机械自动化系和相关类的主任、教授们。 第三天,上午九点。 姜余这一次也是作为技术指导的身份参加仪式。 孙明给大家相互介绍一番后,带领大家来到了一处特别装修的隔离区。 这里比其他工作区域更加干净整洁,也很空旷,只有一台四四方方的机器摆在那里。 姜余穿着崭新的工作服,走到了前台,先对着嘉宾们微微鞠躬,然后才微笑的说道。 “各位尊敬的领导和教授,我是姜余,是腾达机械公司的技术顾问。” “这次让大家百忙当中过来,主要是看看我们厂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台机器相信不会令各位失望,当然,若有啥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帮忙给子指正。” 姜余说完,就转过身去,走到大块头机器面前。 “这就是我们厂的最新机器,通俗的名字叫做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他话还没说完,有几个年纪大的专家就快步走到他面前。 他们一边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这台机器,一边又用希翼的目光打量着这台机器的每一块零部件。 渐渐的,几乎所有的专家和教授都走了过来,他们把这台机器围住了…… 他们之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第一次亲身看到传说中的五轴联动机床。 国内在这一方面完全是空白,国外也对这一领域严防死守,不但不给技术授权,就连卖都没门。 杨校长不懂机械,但他也知道这玩意儿对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有巨大的帮助。 他把姜余拉到一旁,小声问道。 “小子,你家这玩意靠不靠谱?” “事先也不给我打声招,出了事咋办?我可不敢给你兜底哦…” 姜余心里清楚杨校长的担心,就不瞒着他,小声回道。 “您就放心好了,保准没事。” “这台机器的技术,是从我死去的大伯那里弄过来的,他以前的机械厂有这玩意的制造设计图纸。” 听到姜余这么斩钉截铁,杨校长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他重重拍了拍姜余的肩膀开心的说道。 “小子,不错嘛,像这样的好事只多不少,以后还得多勤奋些……” 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后,姜余又开始为大家介绍。 “岛国人新干线、北美的波音客机、德意志的汽车、之所以能全面普及,除了经济发达外,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的机械工业技术和材料应用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 “尤其是他们在精加工这一方面,更是甩出我们桦国几条街。” “我们厂历尽艰辛,从国外搞出一些技术,加上工程师们的埋头苦干,结合了我们自己的技术,才把这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弄出来了。” “这机器研究出来后,相信对大家的启发和帮助不会小,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捧场,多多指正。” 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