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宁王入主东宫,公主被逼成婚 (第3/5页)
凡的场面,回头与王丞相、韩掌典频频交谈。 “除了吏部的公告,各士族的庄园私宅内,也该贴上同样的告示,这样才是真正的‘晓喻天下’。” “殿下说的是,家奴子弟一旦得知,能有机会得到陛下垂青,将是莫大的荣幸啊。” “那就先从王家开始吧,本相带头推广,让更多的有识之士,都积极参加进来。” “很好,有二位鼎力相助,本王相信,第一次汇试,定能圆满完成。” 入夜时分,周桓贞骑着一匹骏马来到信王府前,管家速度将他迎进内院,说信王出府未归,让他稍坐片刻。此时公主的车驾,也停在了府门前,被管家引着走入院内。 看见坐在房中的周桓贞,三公主不由自主地移步到门外,饱含深情注视着他。周桓贞见来者竟然是公主殿下,急速起身行礼。公主款步进来将他扶起,有话想说,可是话到嘴边却又忍住了。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公主殿下,在下失礼。看公主这身打扮,尚在孝中,还请公主节哀,莫要伤了自己。” 周桓贞这一番话,本是客套,但在公主耳中,恰如久旱逢甘霖,心绪不免有些激动。 “谢谢周公子的心意,你说的话,我记住了。”说完,兰瑾挤出一丝微笑,颔首还礼。 “哈哈哈哈.......”人还未到,先闻其声。信王回到府上,听到管家说客人都到齐了,发出一阵大笑声。 次日清晨,人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民间到处都在庆祝端午佳节,宫中同样忙碌着太子的加冕仪式。 文臣武将分班位列在大殿两侧,宁王身着太子朝服,一步一步登上殿前的台阶。他等待这一日,足足等了十年之久。抬眼看向台阶尽头,等待他的不仅仅是老皇帝手中的印玺,还有社稷万民的责任和使命。 “中夏而厥,应天顺时,受兹明命。皇四子宏暄,勤勉克己,贤德聪慧,仁孝厚行。今册立宁王为太子,更冕旒,授太子印鉴,即日起着入东宫。雍睿三十九年,五月初五日。” 宁王跪在殿上,老皇帝为他更换上太子的冕旒,将太子印鉴交到宁王手中。 “从现在开始,朕将这治国重担分与你手,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儿臣,谨记在心。” 然后太子随众臣来到宗庙祠堂,焚香祭拜列祖列宗,行三跪九叩之礼。礼毕,太子最后回到兰陵宫,拜见丽嫔娘娘。 经受宫中‘灵鬼’一案,老皇帝似乎有所顾忌,没再令立新皇后,也没想把丽嫔扶正,只是升为贵妃娘娘。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对于太子而言,他最大的心愿现在已经达成,母妃上位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忽然有宦官慌张地跑进来通报:“贵妃娘娘不好啦,太子殿下,七公主她出事了!” “何事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太子责训道。 “回禀太子殿下,七公主昨夜在信王府上饮酒,不幸被周家公子轻薄,陛下已经将周家父子捆绑上殿,正在等候发落。” “你说什么?是谁轻薄了七妹?”太子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以便。 “是周家周桓贞。” “这怎么可能?”太子匆忙向贵妃行礼辞别,快步跑出了兰陵宫。 太子刚刚继位,周家就出了这种事情,纵使跟太子没有关系,可毕竟是太子势力的核心人物,在没有顺利登基之前,他绝对不能失去周家这个靠山。 周桓贞被五花大绑地跪在养居殿中,衣衫不整,发丝混乱,神情惊惧。周蒙生无声地跪在他旁边,信王则站立一侧,故意用衣袖遮住半张脸,一副掩面泣涕的可怜状。 老皇帝看着地上的周桓贞,老脸气得又红又紫。抓起案台上的镇子,用力拍下,发出一阵‘啪’的清脆声响,周家父子身体都随之颤了一下。 “周桓贞!你是如何醉酒,又是如何玷污公主殿下的,一一从实招来!” “臣冤枉啊,不是臣故意的......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觉醒来,就和公主躺在一张床上,求陛下明察呀。”周桓贞以头抢地,磕得‘咣咣’响。 “你还敢狡辩,若不是你醉酒失态,不顾人伦,皇妹怎会失了贞cao?以后该如何见人,简直是皇家不幸啊~”信王假装心疼,将事情越说越大。 “陛下,臣向来家教极严,贞儿也不是好色贪酒之徒,怎会轻易醉酒,对公主不敬,还请陛下明察。” “好啦,都别说话!聒噪。周桓贞,你好好回忆整件事情的经过,别说朕没给你申辩的机会。”大将军的话倒是提醒了老皇帝,他没听说过周家大公子有什么不好的名声,有必要听听当事人的说词。 “是,回陛下,前一天臣在军营中收到了信王殿下的请柬,邀请臣到府上赴宴,说有要事相商。臣不敢耽搁,第二天傍晚准时来到王府等候。没想到公主殿下也来了,可信王的请柬里没说请了公主,臣不好拒绝,只好跟公主坐下叙话。后来信王殿下回府了,随即请出府中舞姬乐师伴奏,三人便开宴饮食......“ 信王走到主人上位处,伸手请两位客人就坐。 “本王有幸请到周公子到府,真是蓬荜生辉呀。我和公主早就仰慕周公子风采,今日得见,果真是仪表不凡、器宇轩昂呀。” “谢王爷抬爱,在下平日只专武事,与皇室贵族少有接触。蒙王爷邀请,说有要事相谈,岂敢造次。” “哈哈公子不必拘束,就当是自家人。来,meimei,还不快敬公子一杯。” “不敢当,应该由在下敬王爷和公主。” “好好好,那就一同饮满此杯!哈哈哈......” “不知王爷请在下前来,所为何事?” “不满你说,自从母亲去世之后,整个王府就像凋敝了的花朵一样,没精打采、死气沉沉的。本王终日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只为排遣心中苦涩。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本王的meimei。之前听说皇妹有心事,所以才将公子请来,为皇妹排忧解难。” “不知公主忧心何事,需要在下效劳?” 兰瑾听了此话,不由低头不语,手中的酒杯不停地空了又满,满了又空。 信王扫了一眼meimei那纠结是表情,干脆自己替她说出心事:“我这meimei呀,从小娇惯坏了,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弄到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