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后传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1/1页)

    贾宝玉离开后,就去韶关钢铁厂市场,看看那里的销售情况。一个卖鱼丸的老乡,还挺热情。贾宝玉看去,三十岁出些,苗条身材,长相相当不错。他以为她是厂里职工家属或者职工,在赚外快。与她交谈中,才知道不是。他丈夫是油漆工,在厂里做小包工头。她还带贾宝玉到她住处。她老公挺热情又敬烟又请茶。她说她是神前人,很想在家乡搞点海鲜到韶关销售。贾宝玉才知道她的热情是有目的。贾宝玉害怕带她做生意,会搅局他,因为人心难测,她不一定带贾宝玉的同行来竞争。因此王顾左右而言它。

    贾宝玉到俊嵩家,可能是由于他心情沉郁的缘故,或者性格比较内向,抑或是一种不善于表达自我的人。其实他有一个不好的特性,不喜欢说一些八卦。没有他想要说的关键话,他一般不随便说出无聊的话。与他人闲坐时。经常是别人在说话,他的思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心不在焉的听别人胡诌,八卦,沙龙。只有人家说到精彩之处,他才会回过神来听人家说话,讲故事,才会发表他的看法,观点。俊嵩见到他,很是高兴,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话,他却似木偶似的傻坐着。

    俊嵩见贾宝玉没有说话,对他说:“离吃饭还有一个多小时,你带我小女儿去外面转转,回来我们就可以开饭。她对这里的环境熟悉,可以做你导游。”贾宝玉牵着这个大约十岁的小姑娘在外面兜了近一个小时,也没有跟她说话,也没有买东西赏她。不知为什么,也许是:贾宝玉的心是沉闷的,欢愉不起来。他老是在想,却不知道在想什么,脑袋空洞洞的。在回俊嵩家路上,过桥时,见到一个名叫松青的老乡,问他来韶关做什么,他说是接水管。本来老乡见老乡,并且是世交,应该是高兴的,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后来破产后,贾宝玉才明白这是老天爷为他破产设下了一道坎。这隐患是他破产的导火线。

    酒卓上,俊嵩说:“这次改为白酒,不再喝白兰地。”贾宝玉没有回话。

    俊嵩的老婆接着说:“他前次与你喝白兰地后,吊了一夜一天的液,现在不敢再喝白兰地。”

    贾宝玉毫无反应,木然的听着。

    俊嵩见他没有说话,可能想转移他的思维,就说:“丹霞山看日出是最好的赏景。人们为了看日出,经常在山顶过夜。你有没有时间?有时间我们到丹霞山去看日出。”

    贾宝玉也没有回话,一顿酒饭在一场寂寞中度过。

    两天后,贾宝玉又顺到结账打道回府。

    贾宝玉在海边买鱼回厂。贾环告诉他:“阿叶的儿子来做工,做不到半个小时,手指就被绞rou机绞断,带他去包扎后”赔他九百元医疗费,送他回家。”

    贾宝玉听了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玉珠见贾宝玉坐着沉闷喝茶,过去对他说::“外面说一只猫进来被阿总活活打死。”

    贾宝玉听了无话可说,沉默不语。心里想:怎么可以怨恨无辜呢,猫来览食有什么过错。

    卓国祥到厂里找贾宝玉。问:“你知道陈文强家在那里,我耍找他。”

    卓国祥说:“他住在南面畔,他是我老婆的亲戚。”

    贾宝玉与卓国祥到南面畔问到陈文强的家。他也没有陪国祥在陈文强家坐。自己到德心旅拜访德心。德心不在。他大儿子在,就与他大儿子聊了一阵后就离开。

    拉拉扯扯,十几天过去,由于天气变冷,韶关生意已进入旺季。贾宝玉又押五千斤鱼丸上去。

    贾宝玉知道现在结款三,四天就可以,也就没有去做什么事。除去俊嵩家吃一顿饭。到方木标那里饮一餐酒外,就没有什么可消磨时间。于是到之人乱逛,逛到解放路,看到一个水灵灵的小妹在擦皮鞋赚钱。心中突然涌起了莫名其妙的怜香惜玉之情。居然一天跑去给她擦几次皮鞋。不是为了别的,只觉得她太可怜了。这么俊俏,却坐在路边与人擦皮鞋。贾宝玉去到她都觉得不好意思。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自己闲得无聊。”这个憨厚的贾宝玉回答令她嬉笑不己:”为了与你说话?”她的回答:“为了与我说话。你干脆养我。”吓得贾宝玉赶紧跑掉。

    贾宝玉去跟阿嵩辞别。阿嵩说:“我哥的女儿提前放假耍回家。刚好你要回去,就带她回去。在路上有个伴,好照顾她。她毕竟是个女孩子,怕在路上被人欺负。”

    贾宝玉说:“好,坐六点的夜班车,我五点来这里接她。”

    贾宝玉与俊嵩的侄女上车后。不知怎地,不怎幺喜欢说话的贾宝玉突然喜欢与她说话。可是她却欲理不理。贾宝玉一肚子气。到半路下车吃饭,叫她也不吃。贾宝玉只得自己吃饭喝酒。上车后靠在她肩上睡了。到家乡送她回家后。贾宝玉却产生了一个怪的念头:以后要娶老婆,这样的女子好了,文静。

    接近年关也就进入寒冬,这一次船连续来五,六天。这就意味着鱼丸厂能生产五,六天。刚开始,贾宝玉考虑六千斤上韶关。后来由于鱼量多,于是改变注意,要八,九干斤上韶关。但又怕韶关吃不消,又改变注意,告诉贾环:“八千斤以上的数字不变。但做成一半鱼丸,一半鱼酵。”这个错误的决定又埋下了锦被盖鸡笼的伏笔。由于鱼酵是油炸的,不能冰冻,因些保鲜期短。加上冷冻会变味。这个经骗贾宝玉早就有了。可是决定时却忘记。这真是神差鬼使。

    货引韶关,韶关市郊的天气己近零度。贾宝玉知道结款没有问题。第二天就去找阿雄结款,阿雄给了两万两干。全是老人头百元面额。

    在回厂的车上,贾宝玉一路盘算。目前己基本上还完债务。想着几年来,艰难的渡过,贾环的鲁莽无能,以后要向正规方向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制度,才能有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他一路想着,一路想起他的好同学卓增贤。因此有必要把他的计划想法告诉卓增贤,并征求他的意见,向他讨教一些方法。因为贾宝玉认为卓增贤,人比较老道,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有一定的经验。

    贾宝玉下车后,没有直接回厂。而是去找卓增贤。他的想法还没有说出。卓增贤却说:“你这里有没有钱,有钱借我一万。”听到这句话,贾宝玉濛濛的,直愣愣望着他。因为这时他想:我拿一万元借你,回厂无法向贾环交代。贾环是不会理会你与我的交情,而是认为我要吃钱,肯定会暴跳而雷。那么我的计划,想法没有办法实施。

    卓增贤看到贾宝玉的样子。说:“万元借我,我半个月就还你。“贾宝玉想耍与他解释不能借。觉得没有必要。大伤感情。就拿一万元借他。也就没有谈他的计划与想法,就回厂去。

    贾宝玉回厂,把一万二千元交给贾环,并向他说一万元借增贤半个月。他一听就跳起来,也不愿听贾宝玉解释,大发脾气。

    贾宝玉没有办法,回头找卓增员。因为在平时,他是不会去理会贾环的,事实办这个厂所有借贷都是贾宝玉一人,他可以不理他。而这时,他要计划,想法,他就认为必须理会他,才可与他商量。

    卓增贤听到贾宝玉说贾环生气,很是不理解,表示三天后还款。贾宝玉就回家,等三天后跟卓增贤要一万元回厂。他认为这样就能与贾环商量一些事。

    可是三天后,贾宝玉把一万元拿到贾环面前时,贾环却告诉他,松青在韶关见到他,。得知他带货到韶关。要带回货款比较麻烦,怕贾宝玉带钱危险。因此到厂里想帮助办张牡丹卡,这样货款在卡内没有危险。但办卡需要五千元,贾环己给他。

    贾宝玉一听,知道这是一个骗局。直骂贾环愚蠢,无知无能。叫他必须去追回五千元,己然就要赶他走。

    要知贾环追回五千元之后,贾宝玉怎么样。请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