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三国从问答开始_071 谍报系统建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71 谍报系统建立 (第2/2页)

 我去找牧守大人调派探子。”

    说完,贾诩示意温良尽快回武威县。

    虽然不知道温良清醒的具体时间,不过温一等人是时刻做好准备,倒也没耽误太多时间,一行人便上路赶回武威。

    路上,荀彧在思考自己要不要提前将自己的伙伴好友们喊过来,而温良则是打开了领主论坛。

    ‘卧槽,凡神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是这么个意思。’

    ‘不说的话,我也忘了他们了。’

    ‘确实啊,看样子不止我们这边有穿越者。’

    ‘他们是不是也有领主系统?’

    ‘应该差不多。’

    ‘但我们这边境附近的羌人,没发现有异常啊。’

    ‘或许,大家的任务不一样呢?’

    ‘不一样?我怎么感觉没准是一样的呢?’

    ‘一样?怎么个一样法?’

    ‘比如,和那些点X的人一样,任务要求是杀掉某些历史名士。

    别说五千年的历史,太多的国家连两千年的历史都没有。

    历史名士,历史名士,有历史记载并且一直被人们提起的才是历史名士。

    而要说这个时期的历史名士,哪里能比我们汉朝多呢?

    甚至那些国家流传下来的最著名的历史,就是我汉朝某个人访问他们的国家,带去了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

    看到这条评论,温良感觉自己的疑惑好像得到了解答。

    领主系统针对汉朝,这点说不过去。

    如果是针对汉朝的话,不让这边有穿越者就够了。

    但如果是发布了同样的任务,周边的穿越者默契的联合到一起,来针对汉朝,那就解释的通了。

    甚至连那些人不计得失的实行摧毁式的侵略,也有了解释。

    他们也不认识汉朝的人,都是谁对谁,也不知道具体哪个人是历史名士,索性全杀了,碰运气。

    杀的多了,总能逮到大鱼的。

    论坛上,随着这名领主的猜测,人们也都感觉确实是这样。

    至于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察觉,或许是这些人穿越的地点,都离汉朝边境有些远。

    也可能是有人穿越到了汉朝边境附近,但知道双方差距的穿越者们,选择了迁徙或者伪装。

    论坛上,大家讨论的内容也因为温良的帖子发生了变化。

    经过温良的提醒,大家突然想到了,特么汉朝的疆域,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啊。

    他们为什么要辛辛苦苦的给自己选个地狱难度?

    大家一致认为,相比较那些在汉朝三国这段时期大放光彩的历史名士,境外的那些穿越者领主,应该更好欺负一些。

    这一年的经历,领主们不仅让自己融入了这个世界,也基本放弃了回归的想法。

    想想自己那可怜的四维属性,再想想那些经常看到的‘实力差距过大无法查看’的提示。

    能安稳的活下去已经不错了,还想招募历史名士?

    不过大家还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后勤补给。

    但这个问题很快被领主们讨论后解决掉——利用领地市场。

    大不了就隔一段距离在各州交界以及域外建立一个又一个的领地,然后利用领地市场的特性,进行物资的转运。

    大不了就是一些手续费么,把货物价格调低一些就好了。

    领地建造倒没什么困难。

    黄巾之乱,不仅死了大量的原住民,穿越者领主也死了不少。

    活下来的领主手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领主之心存着。

    凉州领主们讨论的事情,很快便通过领主论坛,传到了其他各州。

    这下,内地的领主们坐不住了。

    对啊,为什么非要玩地狱难度,跑到疆域外,欺负一下其他人,走无双割草模式不香吗?

    但他们想去疆域外的话,距离太远了。

    那怎么办?自己能借这个机会干点什么?

    想了想,领主们突然想到了,那就是种粮。

    想去域外打仗,你得有兵吧,还得是骑兵为主。

    那就需要大量的后勤支持。

    而且你打下了地盘,肯定是有所收获的,自己也用不了,得卖吧?

    正好,你打地盘,抢他们东西,然后卖给我们,我们给你们提供粮草。

    这事可以干。

    因为相比较打架,大多数华夏的穿越者领主们,其实多少还是更喜欢种田。

    当然,用于防御自身的兵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兵种招募还好说,但练兵是一个问题啊。

    想到这,领主们将目光瞄向了各地的匪患。

    慢慢的,各领主们统一了战线,拿匪贼练兵,然后尽量多的种地屯粮。

    朝廷现在对各州郡的掌控能力已经很弱了,至于附近官吏手下那点兵,领主们并不在意。

    只要不是大军前来讨伐,谁抢谁还不一定呢。

    …………

    温良和荀彧一行人,因为路上走的比较快,仅用了三天多,在出发的第四天下午,便回到了武威县。

    来了之后,让温一等人回营,随后也不管现在是什么时候,温良立刻召集全城的官员聚集到县衙。

    荀彧因为初来乍到,也没多说什么,心里却是感觉温良这么做不会有什么效果。

    官员称病,或者有事脱不开身,还有各级的官员可能并不在自己家里,太多合情合理的理由不去理会温良的召集了。

    然而,出乎荀彧意料的是,仅仅半个小时,他能想到的,所有大小官员都聚集在了县衙的空地上。

    没一会,一个官员走到温良的身边,说除了一个小吏因为腿伤,实在没办法来以外,全部官吏都已到齐。

    温良也没去追求他说的是真是假,带着荀彧来到了众官吏前面。

    “这是荀彧,荀文若,以后他说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当他的命令和我的命令有冲突时,听他的!

    如果有人不听,按贪污罪论,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N

    饶是荀彧自诩见多识广,看到眼前这一幕都有些发懵。

    这怎么感觉不是一群读书人,反而更像是一群穿着官服的武夫?chaptere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