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后面还有整整十一圈呢 (第1/2页)
黄立机还好点。 大明历史上还没有内阁首辅直接领兵出征的先例。 但是兵部尚书外调去做辽东督师,这早就不止一两例了。 崔呈秀素有谋略,但是胆子却是非常的小。 崔呈秀可不想这样不明不白的冤死。 因为历来辽东督师的下场都不算太好。 就算不战死沙场,搞不好也会被砍了脑袋,传首九边。 辽东督师可是大明目前死亡率最高的文官职位了。 能善终的是寥寥无几。 在生死面前,黄立机和崔呈秀果断闭嘴。 这事谁爱劝诫谁去劝诫。 “皇上圣明,高瞻远瞩,我等不及。” 黄立机和崔呈秀果断拍了朱辰一记马屁,表示绝对拥护朱辰的主张。 这让刘诏在边上看的大骂不已。 这请来的两个援兵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吗?怎么这么快就改弦易辙了。 等到所有武举考生答完试卷。 朱辰笑了笑。 “黄首辅,崔尚书,一起看看吧。” 这两个人既然来了,那就别想置身事外。 黄立机和崔呈秀此时心中是无比苦涩。 两人如果帮着审阅试卷,就相当于做了考官。首辅和兵部尚书一起出马,这和文举考试还有多大区别? 这就相当于间接的抬高了武举的受重视程度。 这等于是在给朱辰之前的话背书。 可是两人既然来了,又没胆量违背朱辰的命令,所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这写的都是啥玩意啊。” 朱辰随便看了几份试卷,感觉写的就是云山雾罩,完全不知道对方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打仗考这些玩意做什么?难道是想要学着给敌人摆迷魂阵? 竟是瞎扯淡。 朱辰一时间有些意兴阑珊。 “刘侍郎,接下来要考核什么?” 虽然黄立机和崔呈秀有帮着审阅策论,但是主考官还是刘诏。 “皇上,接下来是要考核骑射。” 在冷兵器时代,考验武将的自然是骑射水平。 朱辰摇了摇头。 面前这些人不知道,但是朱辰知道,此时的冷兵器时代已经接近了尾声。 骑射本事迟早要被淘汰。 而且朱辰对这群武将的要求根本就不是什么弓马娴熟。 朱辰的沉吟让刘诏看的心里咯噔一下。 刘诏此时哪里不知道朱辰是又要闹什么幺蛾子了。 刘诏连忙求助似的看向了崔呈秀和黄立机。 可是这两位大佬此时却是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根本没有看到。 这让刘诏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既然你们不帮忙,那我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刘诏干脆破罐子破摔。 “不知道皇上对后面的考核有什么示下?” 既然不能拒绝,那还不如乘机示好。 朱辰满意的点点头。 这样才对嘛,一个合格的臣子就应该要学会揣摩上意,而不是和皇帝对着干。 “骑射自然还是要考较的。” 朱辰先定下了这次武举考试的基调。 这次来考试的这些武举人,平时除过策论,估计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练习骑马和射箭上了。 如果朱辰直接宣布不考核这两项,那估计会引起轩然大波。这可不是朱辰想要的。 “不过朕打算再驾考一项,那就是十公里负重越野跑。” “十公里负重越野跑?这是啥玩意?” 这次别说刘诏了,黄立机和崔呈秀都听的是一头雾水。 底下的考生更是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朱辰这才恍然,知道自己又说了太过超前的名词。 “就是带着刀,背着弓箭。绕着教场跑十二圈。” 这次武举考试的场地因为要考核马术,所以选择的场地较大,有四个标准足球场并起来那么大,一圈下来有差不多八百米长。十二圈已经接近十公里了。 朱辰也不敢将目标一次性设的太高。 毕竟这些武举人全都没练过长跑。 要是到时候全跑瘫了,可就要闹大笑话了。 “跑圈?”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朱辰这又是什么路数。 朱辰笑而不语,也没做任何的解释。 这些人没练过长跑,自然不知道一次跑十公里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听到朱辰如此吩咐。 所有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朱辰不特意刁难,那就还好。 刚才大家还以为朱辰是要出什么古怪的考核项目。 就算朱辰出了考题,但是骑射还是要先考较的。 在弓马的考较之上,优劣表现的不算是很明显。 主要考核的项目就是立地射箭和纵马来回冲刺。 立地射箭就是站在原地,射二十米之外的固定靶。 这些武举人大多数都能射中靶心,可见平时也是做了不少的练习。 至于马术,也基本能做到纵马来回冲刺。 大明本就缺马,会骑马的人也不多。 能练习到如此程度,说明这些人家里肯定是非富即贵。 平常人别说学骑马,就是想碰一碰都难。 这道门槛不知道又淘汰了多少人。 可见穷文富武,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至于纵马射箭,这对很多武举人来说就有些难度了。 当然也不完全都是银样蜡枪头,还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在纵马时能搭弓射箭的水准,比如原本的武状元王来聘。 但是要说准头,那就是差强人意了。 能上靶就不错了,想要射中靶心那基本就是靠蒙了。 看了这些人的弓马水准,让朱辰更加坚定了改革大明军队的决心。 后金能最终击败大明,坐稳江山,并不完全是靠侥幸。 后金军队的军事素养确实也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最高水准。 就连同样弓马娴熟的蒙古军队都不是对手,更何况大明这些半吊子的兵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