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编练新军 (第1/2页)
“皇上,草民。。。” 这次钱谦益是真的哭了。 “钱爱卿是有什么问题吗?” 朱辰的话让钱谦益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朱辰哪里能不知道钱谦益在想什么。 不吓唬吓唬,这钱谦益后面能认真对待此事? 历史上的钱谦益,刚当了礼部侍郎,就想着入阁。 为此还不惜给自己的顶头上司,礼部尚书温体仁下黑手。 这官瘾得有多大。 朱辰可不想让钱谦益因此而坏了自己的大事。 “钱爱卿是觉得大明日报总编这官职太小吗?” 朱辰这话可就完全是诛心之言了。 自古到今,皇帝的命令,那不管对错,都是恩德。 哪里还有嫌弃官职太小的,这是老寿星上吊,嫌命太长了吗? “草民。。。下官不敢。” 朱辰满意的点点头。该敲打的已经敲打完了,现在就是要给好处了,当然还有画饼。 要不然将钱谦益直接吓跑了,朱辰到哪里去找其他人接手去。 “钱爱卿,大明日报总编这是个新职位,所以不是太好定品级。所以朕打算让你在礼部那边再兼个侍郎之职,你觉得如何?” “礼部侍郎?” 这一下钱谦益瞬间是大喜过望。 刚才朱辰的话,已经将钱谦益的期望降低到了最低。 一个处级的官员,那顶天了也就是个七品。 这礼部侍郎可是妥妥的正三品,礼部的二号人物。对钱谦益来说,这几乎就是一步登天了。 “多谢皇上厚恩,微臣感激涕零。” 此时钱谦益都觉得朱辰刚才是和他在开玩笑了。 一个副部级的大员,去管塘报,这塘报得重要到什么程度啊。 钱谦益刚做完自我解读。 就听到朱辰继续说道:“钱爱卿,这礼部的侍郎之职,你只是兼着,不用去管太多事。平常你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大明日报上。” “啊?” 钱谦益这下是彻底傻了。 看到钱谦益的反应,朱辰哪里还不知道钱谦益是根本没明白这大明日报的重要性。 这也怪不了钱谦益。一样新东西被认同和接受那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为了加强钱谦益的信心,朱辰再次抛出了诱饵。 “钱爱卿,这大明日报,朕以后是打算再新设立一个部来掌管的。” “嗯?” 钱谦益瞬间就瞪大了眼睛。 “新设一个部?” 那自己岂不是就可以直接成为尚书了? 而且新创建一个部,那和直接接任礼部怎么能同日而语。 以后的六部变成了七部,钱谦益绝对能因此而青史留名。如果做的好,甚至因此而直接入阁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钱谦益一时间是心花路放。 “大明日报的重要性,朕就不再赘言了。只是钱爱卿要知道,这无冕之王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以后你自然明白。” 朱辰再次叮嘱了一番。 钱谦益此时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不过钱谦益还是郑重其事的向朱辰做了保证。 “给,这是我整理的一些章程给你参考,你可以先试出一版,让朕看看效果。” 具体的细节,朱辰懒得再去插手。 作为上位者,就是要学会放手。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事必躬亲,那还不得活活累死。 朱辰自己没办过报纸,对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想要具体指导也无从说起,只能先列出一些要点。 不过没吃过猪rou,还没见过猪跑吗? 朱辰帮着把把关还是没任何问题的。 “遵旨。” 钱谦益接过了朱辰写的办报章程,瞟了一眼,基本没看懂。 这让钱谦益瞬间就收起了轻视的心思。 看来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了。 要不然这差事办砸了,到时候朱辰还不得剥了自己的皮。 掌控舆论,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朱辰想要的是润物细无声。 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剩下的就让钱谦益自己去发挥吧。 现在朱辰其实最忧心的还是辽东和陕西。 至于编练新军,这实在是太敏感了。 现在朱辰登基未久,如果朱辰敢提出编练新军的事,那肯定会被喷的满头包。 在大明朝这些文官的眼中,武将都是粗鄙之人。 文武之争,甚至远超过东林党和魏忠贤之祸。 因为东林党或者魏忠贤再怎么嚣张跋扈,只要皇帝改变主意,这些人就瞬间会土崩瓦解。 说白了,不管是文官之间的党派之争,还是太监的祸乱朝纲,都只是芥藓之疾而已。 可是一旦让武将掌权,汉末割据,唐末的藩镇之乱,那可都是要动摇国本的大事。 不过没办法编练新军,并不妨碍朱辰不能提前做准备。 或许可以先做做实验。 “徐应元,你想不想当个横刀立马的大将军?” 徐应元诧异的抬头,此时徐应元的脑中直接浮现出了自己骑在马上,扛着大刀的情形。这让徐应元直接打了个哆嗦。 “皇上,奴才还是喜欢在您身边伺候着。” “嗯?” 朱辰瞪了一眼徐应元,直接沉下了脸。 “徐应元,朕说你很喜欢,你就得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