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大明日报总编 (第1/2页)
卢九德自然不清楚这两人在想什么。 不过卢九德知道自己今天必须要离开了。 不然的话,如果今天答应了刘应坤,那后面指不定还有谁等着呢。 这一个个的,到时候卢九德要给谁面子,不给谁面子? 选择此时脱身,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卢九德执意要去其他地方巡视。 王之臣和刘应坤只能无奈答应。 不过这两人肯定也不会放任卢九德随便乱跑。 为此两人特意安排了祖大寿来护送卢九德。 “祖大寿,你一定要保护好卢公公。如果卢公公少根毫毛,我就扒了你的皮。” 听到王之臣的话,祖大寿连忙拍着胸脯保证。 “王督师放心,如果卢公公有所差池,我祖大寿提头来见。” 王之臣和刘应坤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这都是场面话,是说给卢九德来听的。 私下王之臣和刘应坤其实已经给祖大寿交代过了。 既然卢九德油盐不进,那就让祖大寿带着卢九德去宁远转一圈。 宁远可是最前线,出现几个鞑子也不意外。 到时候保管会将卢九德吓的屁滚尿流,哭爹喊娘。看卢九德以后还敢不敢叫嚣着要在辽东巡视了。 军票的事由户部和工部在稳步推进,朱辰此时反而有些无所事事了。 相继派出了徐应元,高起潜,卢九德。 此时的朱辰就像是一个国手,四处落子布局。在外人看来无足轻重的事情,朱辰其实已经思考了很久。 是时候该让大明这架马车转向了。 第一个赶回来的是徐应元和钱谦益。 将钱谦益安置在了驿馆,徐应元连忙进宫找朱辰汇报情况。 听到徐应元说完见钱谦益的情形,朱辰都有些忍俊不禁。 “徐应元,做的不错,以后你就进司礼监,当个秉笔太监。” 朱辰拍了拍徐应元的肩膀,一脸的欣慰。 “能为皇上分忧,那是奴才的荣幸。” 徐应元顿时激动的心花怒放。 徐应元同时也是暗中庆幸,幸亏没在路上耽搁。这还得要感谢钱谦益啊。 这次能回来的那么快,并不是徐应元的功劳。而是钱谦益一路不断催促的原因。 钱谦益都已经接近五十岁了。 在这个时代,那已经算是妥妥的老年人了,竟然还这么拼。 “怪不得皇上会如此看重。。。” 徐应元觉得自己应该要向钱谦益多多学习。 钱谦益被特招回京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遍了京城。 这让很多官员非常的错愕。 钱谦益虽然在官场上没什么资历,但是却是东林党的核心人物,更是当世的文坛领袖。在士林中的影响力非常的大。 朱辰竟然如此看重钱谦益,继位之后第一时间就召回了钱谦益,一时间整个朝堂愁云密布。 在这明末的党争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而东林党则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前几年,东林党一家独大,压的其他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凭借魏忠贤的威势,好不容易才将东林党打压了下去。 难道这东林党又要死灰复燃? 崔呈秀等阉党之人再次齐聚首辅黄立极的家中。 “诸位,绝不可让这钱谦益入阁啊。” 这些人当年为什么会不惜声名,投靠魏忠贤。 还不就是因为被东林党打压的无路可走了。 可是想要阻止钱谦益,这几乎就是要和朱辰开战。一时间所有人都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皇上这到底是想做什么?这不是瞎胡闹吗?” 兵部左侍郎梁廷栋蹙眉道。 前段时间,朱辰忽然让魏忠贤官复原职,这几乎将很多人吓出了心脏病。 好在当时大家当机立断,和朱辰达成了和解。 虽然魏忠贤再次提督东厂,但是也是偃旗息鼓,甚至连面都没露。 大家才刚松了一口气。 朱辰怎么又看上了东林党。 天启帝刚继位那会,东林党是如何的嚣张跋扈。 当时其他非东林党官员几乎被压的喘不过气来。 如果东林党再次崛起,那绝对是比魏忠贤复出还要恐怖的噩梦。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有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感觉,也难怪梁廷栋会出言抱怨。 “梁侍郎,慎言。” 首辅黄立极直接板起了脸。 作为臣子,不管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都不能指责抱怨君父。 就算皇帝真的有什么过失,也是应该劝诫,而不是抱怨或者指责。 这是作为人臣最基本的本分。 而且现在还是在黄立极的府中。 这真要有人去朱辰面前告一状,那黄立极搞不好也得受牵连。 黄立极一时间都有些后悔让这些人来自己的府上了。 真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此时的钱谦益则是春风得意。 东林党自从被魏忠贤打压之后,过的那是极度凄惨。 东林党的重要人物,李三才,叶向高,zhao南星,高攀龙,繆昌期,顾大章,魏大中,杨涟等不是被魏忠贤迫害致死,就是已经病逝。 当年号称众正盈朝的东林党人也就只剩下了大猫小猫两三只。 钱谦益的进京,仿佛就像是给奄奄一息的东林党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一时之间前来拜谒钱谦益的人是络绎不绝。 钱谦益一整天都笑的快合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