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恒登基 (第4/4页)
忧。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人首先追求的无非是混个肚子圆,赚个盆满钵满那只是其次。.br> 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在此太平盛世,竟也有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却想着回到乡下吃糠咽菜的人。 当官的滋味如何,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最知道。咸平元年正月,四十八岁的监察御史韩见素陈乞致仕,不想再当官了,折子递到真宗的龙书案。 新皇登基,很多人都在想着如何升职加薪,韩见素却拒绝了人人羡慕的肥差,递了辞呈。世界这么大,我想去修炼。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韩见素觉得既然心向江湖,不在朝堂,不如早点辞官归隐,从此闲云野鹤,笑傲江湖。 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事,如果说,这个人已经七老八十了,年老体衰,为给年轻人让位子,腾地方,主动致仕,这也无可厚非。韩见素才刚四十八岁,没病没灾的,家里又没矿,就请求致仕,真宗还真有点想不通了,在体制里当个公务员不比田园生活来得快活 真宗向众位辅臣询问原因:“见素齿发尚少,遽求致仕,何也” 宰相吕端道:“见素性恬退,喜修炼。”好工作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韩见素这人本性淡泊自然,喜欢修仙问道,他这是知足而退。 真宗有点左右为难,参知政事李至道:“近代朝廷当中,躁进者多,知止者少,如果答应了他的请求,亦足以激劝那些薄俗之人。” 真宗点了点头,于是授韩见素刑部员外郎,准其致仕。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又有几人在乎山水之间也!妄谈什么“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贪嗔痴慢疑,财色名食睡,又有几人能抛开红尘的诱惑,修行办道,了生死,出三界。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韩见素,凤翔人,退居华山,潜心修道,年八十乃卒,史书未载,或羽化成仙矣。 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好的人生,就是活出自我。 同样性孤高自好,勿趋荣利,以圯上老人黄石公,山中宰相陶弘景为榜样,隐居乡野,一生不仕的陕州隐士魏野,听闻韩见素大人辞官,要归隐华山,觉得终于找到一位好邻居,人生知己,情不自禁献上《寄赠华山致仕韩见素》诗一首: 尽垂华发恋金门,独乞悬车。清世一般为隐逸,碧霄两处应星辰。 绣衣脱下宁妨贵,锦帐眠来不称贫。象简岂同青竹杖,廌冠争胜白纶巾。 世间名系昌朝客,物外衔称太华人。醉指鳌头为别业,吟夸仙掌是比邻。 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与隐居杭州孤山梅妻鹤子的林逋齐名。 魏野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对枕莲峰翠,当门瀑布流,妻闲栽药草,儿戏杂猿猴。魏野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 大中祥符年间,辽国契丹皇帝派使臣到开封,向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真宗这才听说魏野这位隐士。 真宗觉得魏野为朝廷增光添彩,长了脸面,就请魏野出来做官。魏野以“糜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为由,拒绝做官。 真宗天禧三年,魏野卒,地方官上报朝廷,真宗下昭旌表,称他“陕州处士”,追赠为秘书省着作郎。他居住过的草堂也成为陕州八景之一,被誉为“草堂春晓”。 致仕之风一吹,就有人效仿。 莱州录事参军淳于中舍,以父母年迈,要回家养亲尽孝,上表请求致仕。真宗思考再三,也给与准允。 知制诰王禹偁听闻淳于公致仕,禁不住感慨道:“我媿无亲尸厚禄,与君书命泪沾袍。”给事中、枢密副使宋湜亦作诗相赠道: 宦路厌风尘,高堂役梦频。拜章辞旨切,致政罢光新。 陶令羞为吏,潘生喜养亲。况登朝序贵,半俸岂忧贫。 荆门三凤 一官归去来,有走的就有来的。 二月,真宗下诏:“礼部贡院考试结束,审查合格人姓名上报,敕令发榜赐进士及第。” 不久,又下诏,从淳化三年至今,已没有举行科举考试,耽误了国家招贤纳才,令礼部在本次科考中,优中选优,再遴选进人,诸科共选出一人,仅此一次,明年不会再有。 荆门人孙仅,时年二十九岁,点为甲科状元。真宗赐琼林宴,宴请新及第的进士。 孙仅,字邻几,荆门知军孙镛的次子。其兄孙何,淳化三年壬辰科状元,是大宋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比孙仅牛多了。 淳化三年到咸平元年两榜间,朝未行科举,孙何和孙仅两兄弟,成为历史上罕见的连榜兄弟状元。 说起孙何中状元,还有一则趣事。当时,孙何和苏州的才子丁谓同时参加科举考试,孙何中头名状元,而丁谓名列榜四。 丁谓机敏聪颖,多才多艺,天象占卜、书画棋琴、诗词音律,无不通晓。读书过目不忘,几千字的文章,读一遍便能背诵。他文追韩愈、柳宗元,诗似杜甫,王禹偁称他为“今日之巨儒”。 科举考了个第四名,丁谓颇有点不服气。太宗赵光义听说后,跟他开玩笑道:“甲乙丙丁嘛,既然你姓丁,合该中第四名,有什么好抱怨的!” 丁谓后来做到了宰相,不过,这人从一开始就跑偏了,为了向上爬,凭借小聪明,虚伪做作,阴险女干诈,只会揣摹上意,讨好皇帝,没有一点作为,被天下人斥为“女干邪之臣”。人们将他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合称为“大”。 孙何、孙仅,两兄弟俱有名于时,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孙侑,也是神得不得了。聪明伶俐,读书一目十行,对经史子集、上下古今悟性极高。咸平三年,孙侑进士及第。 一门三进士,名震龙虎榜。孙家三兄弟,被人称为“荆门三凤”,作为大宋朝科举的榜样,成为众人追捧效仿的对象。 被外放到黄州任知州的大才子王禹偁感叹道:“天地间的钟灵秀气,全都聚集到了荆门老孙家。” 抓好内政外交,稳固国防建设,缮甲养锐,劝课农殖,惩恶扬善,赏罚分明,深根固本,思万全之策。小赵同学登基之后,一阵猛cao作,倒也使得大宋境内官员信服,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派祥和安宁。 当初,辽景宗驾崩,十二岁的耶律隆绪继位,宋太宗赵光义采纳雄州知州贺令图的建议,以辽帝年幼、萧太后摄政、内部不稳为可乘之机,分兵三路,合围幽州。 一报还一报,报报不迟到,这就是因果关系。世间种种,皆有因果,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真宗赵恒新理国事,千头万绪,大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开始坐不住了,决定乘新皇根基未稳,趁火打劫,出兵伐宋。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长刀所向,剑气如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