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恒登基 (第3/4页)
至道元年八月,寿王赵恒被立为太子,李沆升任礼部侍郎,与李至同兼太子宾客。李沆成为太子的老师,这也是太宗为太子登基后,特地预备下的宰相。 至道三年三月,太子赵恒即位,李沆随即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第二年,李沆入阁拜相,兼任监修国史,参与重修《太祖实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很快,李沆给真宗打的预防针起到了效果。 咸平元年二月,真宗登基尚不到一年,宰相吕端等人上奏,说有彗星出营室北,光芒尺余,征召不是太好。 真宗道:“朕即位以来,罔敢暇逸,庶涉治道,至于和平。今彗出甚异,将奈之何” 吕端道:“彗星之变,应当在齐、鲁之地。” 真宗道:“朕忧心的是天下,难道仅仅是一方耶” 参知政事李至道:“陛下此言,可以却妖星矣。” 吏部郎中、直集贤院田锡将要知泰州,正遇到星象变化,向真宗上奏道:“李继迁不合与夏州,又不合呼之为赵保吉。虽赐姓与名,然狼子野心,终是异类。陛下登极,虽来进奉,以臣愚蒙,料彼变诈,必不肯久奉朝命,必不能永保 塞垣。” 至道三年十二月,李继迁复上表归宋,真宗又重赐李继迁姓名为赵保吉,封其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 自从答应归顺大宋,李继迁一直在“李继迁”“赵保吉”两个名字之间刷存在感。受任夏州刺史后,李继迁仍在大宋边地掳掠,有利则战,势危则降。 真宗对李继迁的态度也很明确,降则封官,既往不咎;战则奉陪,打到他服为止。 李继迁狼子野心,田锡上书提醒真宗,要留心李继迁,识其女干谋,辨其诡计,不能马虎大意,翻成姑息,似失机宜。 真宗将田锡召至入宫,道:“卿第去,不半岁,召卿归矣。事当面论者,听乘传赴阙。”再派遣宦官前往问候,加以优厚的赏赐。 田锡,字表圣,嘉州洪雅人,由榜眼入仕。文死谏,武死战。田锡好言时政缺失,秉笔直书,勤谏不讳,以“谏”闻名,是大宋朝有名的直臣谏臣。 铮铮铁骨直言不讳,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真宗赞道:“田锡直臣也,若此谏官不可多得!”范仲淹称其“天下正人也”;苏东坡称其为“古之遗直也!” 天象示警,真宗结合众臣的建议,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以求多福,趋吉避凶。 诏求大臣直言上书;皇帝避殿减膳;诏群臣迎养父母;免除全国拖欠的钱物;讯问记录囚犯罪状,老幼疾病,流刑以下允许赎罪,杖刑以下释放。 不久,灾星退去,彗星消失。 书中自有黄金屋 大宋太祖、太宗两代帝王都是主张以文官治国,崇文抑武。 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栗;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基石,四是进入仕途、跻身权贵的阶梯。 真宗坚持贯彻祖宗之法,鼓励天下学子,好好读书,走科举之路,参政治国。 要想改变命运,光宗耀祖,家有读书郎,升官发财有指望。为此,真宗作劝学诗《励学篇》,颁行天下,诗云: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这是真宗对大宋子民吹响的冲锋号,御诗一出,立即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座右铭,被奉为人生之圭臬,理想之明灯,行为之准则。 三更灯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从此,无数的学子,在真宗皇帝勤向窗前读”的督促下,夜读伴更漏,晨舞待鸡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科举是改变命运最直接的通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万夫子夺龙虎榜,三篇文章压锦绣,御笔亲点赐状元,从此高名满世间。 直到今天,真宗的这首《励学篇》,依然振聋发聩,鼓舞着无数学人,在高考这条路上,发愤图强,苦读不辍。 《文武七条》 清风,细雨,朝阳,晚霞;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眼之所及,皆是美好。 要不怎么说小赵同学智商高呢,这边刚向学子们吹响求取功名的冲锋号,反过来就开始对那些进入仕途的官员们定杠杠。 当官虽然可以升官发财娶老婆,光宗耀祖,但必须守规矩。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离了学堂进了殿堂,如何为官,真宗自有一套方法。《文武七条》就是真宗为大小官员写的教科书,定的官规。 大家都是明白人,都是有身份的人,赵恒已经把规矩贴在各位官爷的办公室了,如果有结党营私,追名逐利,不遵纪守法的,御史台就检举他,到时候该咋咋地。 《文武七条》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十四字方针:清心、奉公、修德、务实、明察、勤课、革弊。 清心。要克制欲望,平心待物,不以自己的喜怒爱憎而左右政事,更不能以自己的欲望和想当然放弃原则,实施偏激行为。 奉公。要效忠朝廷,做人正直,处事公平,理政不倚不偏,自身廉洁。 修德。要以德服人,以德化人,而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以势压人; 务实。要讲求实际,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以实干创业,以苦干成业,不要贪图虚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察。要勤于体察民情,看问题要抓实质,明察秋毫,不要苛捐杂税和刑罚不公。 勤课。要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解决民众之所需,勤政为民,不可懒政怠政,为官不为。 革弊。要坚持改革,努力革除各种弊端,祛除不适宜发展的各种体制和陈规陋习。 在真宗看来,干部只有做到清心修德、清正廉洁、政治清明,就可以实现“德治”,才能杜绝腐败现象。《文武七条》条条都是廉政之举,这虽然没有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剥皮揎草”来得凶猛血腥,但也确实给官员们指明了一条平安大道。 用初始的心走长远的路,想升官发财,安全才是最近的路。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修炼 真宗勤于政事,任用吕端、李沆、张齐贤、吕蒙正、曹彬等人打理政事,减免税赋,注意节俭,政绩有声有色。 公元998年正月初一,真宗赵恒宣布改元咸平。锡以蕃祉,永保咸平。咸平者,天下太平多福,兴旺发达之意也! 为增进君臣关系,以示皇恩浩荡,真宗又到宰相吕端府第,赐近臣岁节宴。皇上到宰相府请大臣们吃饭,自是遂成常例。 却说真宗大张旗鼓地号召天下读书人求取功名,在这朝廷当中,独有一人,岁数不大却想着辞官,归隐山野。 想当官的人,哪一个不是倒背四书,翻,板凳一坐十年冷。当官,除了实现自己拯救世界的梦想,最主要的是也能一生衣食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