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天空_第一百零六章 就差一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就差一步 (第2/4页)

自己刮目相看。赵元僖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开封尹的任上,处事勤勉,兢兢业业,对太宗交代的任务,力求尽善尽美。

    《宋史》载:“元僖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尹,政事无失。”赵元僖性情仁顺,外貌雄伟刚毅,平时很少讲废话,管理京,政事基本没有失误的地方。

    其次,就是要找一个强大的靠山,让最有威望的老臣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上,替自己说话。他首先想到赵普,赵普是开国元勋,两朝老臣,论威望,论人脉,朝中无人可比。

    雍熙三年,太宗为报高粱河一战之仇,又一次大规模北伐。

    赵普上书《谏雍熙北伐》,认为北伐劳民伤财,建议尽快班师,防止辽军南下。不久北伐果然失败,朝野都认为《谏雍熙北伐》是致太平之策。

    北伐失败后,太宗心里面一直觉得比较窝囊。当时,宰相李昉,被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在北方发生战事时,渎职不作为,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

    端拱元年二月,李昉被贬为右仆射,赵普再一次成为众望所归的宰相人选。

    赵元僖觉察到了太宗的这种心理,立即上奏:“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不妄希求恩顾以全禄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此真圣朝之良臣也。”赵元僖请父皇重用赵普,太宗也渴望赵普出山,帮他来平复一些批评的声音。

    太宗立即诏令赵普入朝,与吕蒙正一起,同掌宰相大权。@·无错首发~~

    赵普要的是权倾朝野,赵元僖也借助赵普这位开国元老的威望,稳固了地位,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拉拢朝臣

    赵元僖表面上依然是一副沉默寡言、谦恭有礼的样子,背地里却是拉拢朝臣,为其出谋。

    划策,歌功颂德。

    为报答赵元僖的举荐,赵普曾多次在太宗面前称赞赵元僖“恭孝”,赵元僖此举完全就是老爹赵光义当年的翻版。

    赵元僖很懂得礼贤下士,收买人心,不仅和宰相赵普、吕蒙正关系密切,就连品级不高的侍讲学官,也不忘笼络。.

    太宗派人为诸皇子讲解《礼记》,虽然侍讲学士品级不高,赵元僖始终以老师的礼节对待。课后,赵元僖还派人到侍讲家中,送上了丰厚的礼物,表示感谢。

    准皇储对自己这么照顾,侍讲学士感激不尽,对赵元僖自然高看一眼。@

    一日,太宗问起诸位皇子的表现,侍讲学士道:“诸皇子都很好学,尤其开封尹能主动请教,对君臣父子之道认识深刻。”

    太宗听了非常满意,更是对赵元僖寄予厚望,恩宠礼遇胜过诸王。

    ◆推荐太子运动

    赵元僖的第三步棋就是要把“准”字拿掉,他要成为正式的皇太子。

    从雍熙二年至淳化二年,赵元僖已经做了七年的开封尹。在这个位置上,时间越长,思想包袱越重。明明是准皇储,老爹就是不宣布他太子身份,赵元僖的这颗心一直悬着放不下,生怕到嘴的鸭子又飞了,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摧残和煎熬。

    只要皇上一天不明确太子身份,诸皇子就个个都有机会。赵元僖虽然是皇次子,可是自己的娘,在宫里没身份没地位,叫啥名字都没人知道,这是最大的危机。历史上,庶出做太子做皇上的,少之又少,一有风吹草动,就有被踢下神坛的可能。

    赵元僖表面波澜不惊,内心波涛汹涌,斗争激烈。

    太宗迟迟不立太子是有原因的。

    太宗曾对近臣道:“累有人言储贰事,朕以诸子冲幼,未有成人之性,所命僚属,悉择良善之士,至于台隶辈,朕亦自拣选,不令女干险巧佞在其左右。读书听讲,咸有课程,待其长成,自有裁制。何言事者未谅此心邪?”

    太宗的意思是说,立皇储关系到国家兴衰,不可轻率。皇子尚幼,未有成人之性,辅臣和奴仆,都应该用良善之辈,决不能让女干邪阴险狡诈的人在其左右,诸子还要读书,要增长知识,立谁为储君,等他们长大了自有安排。

    皇上不急太监急,大臣们可不这样想,认为太宗这是托辞,一定是还想要立皇长子赵元佐,等他彻底康复。如果太宗是这样想的,那赵元僖想成为太子,就没指望了。

    在赵元僖的授意下,宰相吕蒙正找到自己的小舅子,门下省左正言宋沆,让他联合部分大臣向太宗进言,早立太子,以安社稷民心。

    《续资治通鉴》载,淳化二年,左正言宋沆、冯拯、尹黄裳及右正言王世则、洪湛大臣,伏阁上疏,“请立许王元僖为皇太子”。

    众大臣言词狂率,让太宗一时下不了台。这可把太宗给惹毛了,决定立即整治这批乱臣贼子,“帝怒甚,将加窜殛!”

    门下省左正言是谏官,宋沆、冯拯、王世则、洪湛、尹黄裳,大臣,才华和身份可不一般,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宋的风云人物。

    ◆吕蒙正罢相

    宋沆是当朝宰相吕蒙正妻子家的人,“沆又宰相吕蒙正妻族,蒙正所擢用”。

    宋沆,兆长安人。宋家一门可是相当了得,我们常听说“一门三进士”,宋家就是“一门三进士”。

    宋家兄弟三人,宋泌、宋湜、宋沆,父亲死的早,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拉扯大的。兄长宋泌是太平兴国二年进士,宋湜、宋沆于太平兴,又一同考中进士。

    宋泌与吕蒙正是同榜进士,吕蒙正更厉害,是皇上钦点的头名状元。估计,从这个时候起,宋泌就跟吕蒙正成了好友,还把自己的meimei许配给吕蒙正。吕蒙正后来做了宰相,宋泌后来官至起居郎、直史馆、越王府记室参军。

    。

    宋湜可是个大才子,“门第昔年旌阙耸,主人长日讲筵开。化行乡党浑无颂,教得儿孙尽有才。”就是他的诗。_o_m

    史载,“湜幼警悟,早孤,与兄泌励志笃学,事母以孝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