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天空_第八十九章 天火燎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天火燎原 (第3/4页)

大宋进贡,希望得到宋朝皇帝的册封和认可,最终在雍熙四年得到了宋廷的认可。

    ◆寝疾薨

    却说赵光义心头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就是皇位继承危机。虽然坐上了金銮宝座,心里其实还是有些发怵,多少有点理不直、气不壮的感觉。

    “斧声烛影”之后,太祖皇帝突然暴毙,宋皇后急令内侍王继恩召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晋王赵光义。赵光义以弟弟之身份即位,世人普遍认为太宗是谋杀太祖而篡位的。

    “金匮之盟”令人存疑,“烛影斧声”的故事更是在朝野上下传得沸沸扬扬,说太宗这个皇位来得不正,属于违规cao作。赵光义现在考虑的不仅有皇位的来源是否正统,还有皇位将来能否在自己这一脉永久传承下去的问题。

    如何将皇位的传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将来传给自己的子孙,还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同时为自己的继位,找个让人信服的证据,这是赵光义一直萦绕于怀的一个心病。

    在赵光义看来,解除皇位危机的最好手段,就是直接将政敌踢出人间,一了百了。

    太平兴国四年,太祖的嫡长子赵德昭在太宗的逼迫下自杀,剩下能跟自己争夺皇位的,只剩下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和秦王赵廷美。

    京剧《贺后骂殿》里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太祖赵匡胤死因不明,长子赵德昭质问太宗赵光义,被太宗痛斥,德昭激愤,撞柱自杀。贺后带次子赵德芳找太宗理论,痛斥赵光义的不仁不义,太宗无奈向嫂嫂请罪,同时加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尚方宝剑。历史不能演绎,真实的历史却是:贺后贺金蝉早在赵匡胤登基前就已经薨了,哪里还有什么骂殿一说。

    评书《杨家将》中,“八贤王”赵德芳,每每在杨家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能凭手中一把金锏,“上打昏君,下打jianian臣”,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赵德芳被封为“八贤王”,史书当中并没有任何记载,因此,不足为信。

    赵德芳,太祖第四子,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据传是孝明王皇后。

    开宝九年,赵德芳出阁,太祖授其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

    赵光义继位,授赵德芳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太平兴国三年冬,加任检校太尉。

    瓦桥关之战后,太宗班师回朝。三个月后,太平兴国六年三月,赵德芳突然病逝,死时年仅二十三岁。

    真实版的“八贤王”赵德芳,就这么死了,他那些跟杨家将的故事,只是后人的美好想象。《宋史》的对他的死,记载仅三个字:“寝疾薨。”赵德昭、赵德芳两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世人断定:赵德芳之死与赵光义脱不了干系。

    赵德芳死后,太宗照例又表演了一番,“车驾临哭,废。”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又加赠太师,改封为楚王。

    赵德芳生有子三人二女,长子赵惟叙、次子赵惟宪、三子赵惟能;长女大宁公主,下嫁曹彬之子曹珝;次女乐平公主,下嫁潘美之子潘惟熙。

    ◆燃烧的宰相

    太平兴国六年六月的一天,薛居正正在朝堂上跟赵光义汇报工作。因为参与平定晋阳有功,宰相薛居正得以晋升为大司空。

    今天,薛居正总感觉不在状态。说着说着。

    ,他感觉喉咙像火烤的一般难受,同时胃里也是奇痒无比,如同百爪挠心。

    说了声“不行”,来不及跟皇上打招呼,请病假,就直接跑到殿外,大口喘气。感觉胸腹之间热得不行,口干舌燥,于是大呼:“水……水……水!”

    侍卫立刻送上水壶,薛居正抱起水壶,咕咚咕咚干了个底朝天,一口气喝了有一升多水。

    喝完水,薛居正踉跄着刚走两步就跌倒了,堂吏过来把他扶到中书省宰相办公室。薛居正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用手指着廊庑间的水缸。身边的人把水取来,就这几分钟的时间,薛居正已经喝不下去了。

    大家把让他平躺在下来缓缓,薛居正继续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喘着喘着,嘴里就开始冒出浓烟和火焰。

    工作人员还没见过这么恐怖的事情,太医也赶了过来,诊过脉,交代左右道:“已非药石所能解救,赶紧趁着有口气,送回家去。”古人讲究“好死”就是能够寿终正寝,死在自己家里,停灵正堂。工作人员只得找了个肩舆把他抬回家,让他家人来处理后事。

    可怜大宋宰相薛居正,一路喷着烟吐着火,搞得像放烟花一样,被送回府中。回到家之后,很快就暴毙了,享年七十岁,死相有些恐怖,如同火灾现场。

    薛居正位居一品,按例只能辍朝两日,赵光义闻讯后,特诏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惠”。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府浚仪县人。一生励志,是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官员,历任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大,凭借守正不挠,坚韧不拔的信念取得了官宦生涯的顶层高位,履历比较励志。曾主持监修《史》,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薛居正年轻时好学,有大志。后唐清泰元年,二十二岁的薛居正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

    第二年,得起居舍人刘涛力荐,“以为文章器业必至台辅”,说他有公辅的才能,登进士第。父亲薛仁谦在后周时任太子宾客,薛居正此时已经纵横官场好多年了。

    薛居正“风度瑰伟”,是个典型的高富帅,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秉性孝顺,行为善良,生活节俭,虽然他不缺钱,但从不奢侈浪费。薛居正好酒,喝酒几斗不醉,相当于今天的白酒二斤半,啤酒随便灌的类型,“饮酒至数斗不乱”,喝酒到几斗都不会乱搞胡来。为人性格豪爽,处事光明磊落,正直无私,人缘、口碑一直很好。

    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薛居正开始受到重用,调任户部侍郎。太祖征讨李筠及李重进,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