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章 《流浪地球》的爆火与华夏思想(11k) (第3/5页)
。 一个比较有可能的解释是,当时的剧本,想走“主角长大”的主线。 所以用叫自己姥爷老东西这种方式来体现主角的叛逆。 从一开始叫老东西,到后来变成叫姥爷。 你看,主角成长了。 可是原版的那种方式,刘启是真的不讨喜啊! 总是一副世界欠我八百万的表情来表示“叛逆”。 没有必要的,不是所有的情绪都需要用激烈的语言去表达。 方澈更愿意用一种淡漠疏离的语气去表达刘启和韩子昂的关系。 而方澈给刘启一开始的人设,是冷漠的。 刘启其实对谁都很冷漠,因为他亲身经历了末日时代自己父亲下决定让母亲放弃治疗的事情。 末日时代的人,见过了太多的无情了。 与其像原来那样让刘启“叛逆”,不如让他一开始对这个世界不关心,不理解,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 然后再让他这块冰,慢慢地融化。 …… 电影院里,大家在看着。 刘启和韩朵朵来到地面之后,正好赶上了地球路过木星引力带。 可是地球的轨道出问题了。 因为木星引力的问题,地球开始偏离轨道,并且,地球上的星形发动机有一少半失去了作用。 在空间站里,人工智能moss在播报消息。 “行星发动机组故障:121座。” “数据纠正:1112座。” “数据纠正:3339座。” 每一次数据纠正,观众的心就跟着揪一下。 而在屏幕上,几乎是一秒钟的时间,一座地下城毁于一旦。 没有什么生离死别的镜头,就一秒钟,30万人的杭州地下城,没了。 冷漠。 整个电影的叙事都是冷漠的。 就如同刘慈欣的笔触一样。 “卧槽,这也太狠了吧。”有人嘟囔道。 在这种情况下,刘启所偷来的运输车被救援小队171-11紧急征用,用来运输火石,重启行星发动机组。 “受联合政府最高动员,通告全球战备力量……全球共有4771座发动机出现停机故障……” “这次救援行动,事关35亿人类的生死存亡,目标优先级高于一切。” “不计代价!” 之所以会说不计代价,是因为这个事情的代价太巨大了。 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全球都在晃动。 而各个救援小队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运输火石。 …… 可是当171-11救援小队历尽千辛万苦赶到杭州行星发动机组时,却发现整个发动机已经没有了。 杭州地下城,沉入了岩浆。 他们失去了目标。 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要赶往苏拉维西行星发动机组运送火石的李一一。 他们再次踏上了征程。 “我就知道,主角肯定是要拯救世界的。” “苏拉维西行星发动机组好像更重要吧。” 有人在讨论着,因为好莱坞大片就是这么演的呀。 主角拯救一切嘛。 可是很快,一些外国的观众就不适应了。 因为当主角团费尽千辛万苦赶往苏拉维西的时候,苏拉维西的发动机居然被别人重启了。 “饱和式救援!” 外国的观众不理解。 “那主角干什么去?” 这特么咋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呢? 怎么华夏人的电影这么古怪? 就在这时,电影里又演到,即使是全球的行星发动机组都被修复了,可是地球已经距离木星太近。 地球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冲向木星,并且解体。 完了,一切都完了。 Moss甚至进行了最后的全球播报:“在过去的36个小时里,人类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 “在全球各国150万救援人员的努力和牺牲下,全球71%的推动发动机和100%的转向发动机被全功率重启。” “但目前木星的引力已经超过全部发动机的总输出功率,地球,错失了最后的逃逸机会……” “moss将启动火种计划。” 所谓的火种计划,就是在空间站里冷藏了人类的受精卵,还有各种植物的种子,等空间站到达目的地之后,人类的文明,还会再次重启。 只不过,地球,被抛弃了。 面对这种情况,全球都陷入了绝望。 就在这时,我们的主角,刘启,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 “地球的氧气正在被木星捕捉,而木星上都是氢气,如果引燃木星,有没有把地球推离的可能性?” 而行星发动机组,就是那根在太空中点燃木星的火柴。 “你看!”有个米国人跟自己的同伴说道。 “我就知道他会拯救地球。” “还得是主角。” 可是下一刻,他们又傻眼了。 因为在空间站里,moss说道:“很遗憾,该方案在7小时前,曾由以色列科学家提出,成功几率为0。” 一些看惯了好莱坞式电影的人傻眼了,甚至出现了不适感。 “这主角也太费了。” 是的,在这种情况下,主角好像没有那么逆天。 但是他不降智啊! 如果一个17岁孩子能想到的事情,全球那么多权威人士都想不到,那才叫扯淡。 “但是总归要试一试吧?” 因为那个几率为0,是科学家们算出来的。 去试一试,才会有希望。 而希望,是这个年代,最珍贵的东西。 于是在地球上,刘启他们去试了,他们拼尽全力地点燃了行星发动机! 这里,电影中出现了一个很快的瞬间。 几乎是在苏拉维西发动机发动的同时,全球还有另外两个行星发动机组也再次启动了! 因为,不是他们一组人在救援。 虽然镜头都给到他们了,虽然为了这一个行星发动机组,就已经死了那么多人。 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还是有人也成功了。 没有孤胆英雄。 在华夏的电影里,更多的是全人类一起努力! 当然了,最后行星发动机的火焰,距离木星的氢气还有5000公里的距离。 这个计划,被证实是失败了。 在这个时候,刘培强突然想起了空间站里,还有30万吨的燃料。 如果他驾驶着空间站,进入行星发动机的火焰中,那30万吨的燃料,爆炸的直径将达到5000公里。 可是代价,是牺牲空间站。 一个是30万受精卵的空间站,一个是35亿人的地球。 一个可以轻松跨过宇宙,一个濒临解体。 你选哪一个? 其实让空间站远离地球,执行火种计划,才是理智的。 “可是没有人的文明,不是文明。” 最终刘培强选择了牺牲空间站。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电影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