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57 《自然》还是《科学》,这是一个问题(求订阅) (第3/3页)
先汇报。 基于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半透明器件,吴菲菲的jmca文章已经写好投出,孙沃二作,于娅和邓虎两个本科生混了个三四作。 另外,因为上周许秋做器件没有做太猛,给他们留了一些空间的缘故,所以孙沃一共制备了三批基于二维钙钛矿的叠层器件。 继上上周孙沃把叠层器件效率从8%突破到9.6%以后,上周他们再次把效率突破到了10.1%,现在效率的增速已经明显开始放缓。 吴菲菲看到二维钙钛矿叠层器件不太能出大文章的样子,于是打算到新的领域里面寻找机会。 这回,她瞄准了之前孙沃做过一段时间的锡基二维钙钛矿体系,进行了文献汇报。 主要还是因为最近锡基二维钙钛矿发了一篇《科学》。 国内的一个团队把锡基二维钙钛矿器件的效率做到了12%,而之前锡基二维钙钛体系的效率,经常性的只有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零点几,算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锡基钙钛矿材料的主要优点就是没有铅,毒性很小。 同时二维的结构又赋予了它较高的稳定性,因此是一个比较完美的钙钛矿光电材料。 之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效率比较低,现在国内的团队取得了突破,吴菲菲也想着进去掺一脚,看看能不能搞点成果出来。 当然,吴菲菲没有贸然的开始实验,进行尝试,她的第一步打算还是干老本行——撰写这个领域的综述。 实验方面的事情,依然是交给孙沃他们进行前期的摸索工作。 段云组会处于划水状态。 现在组里热电相关的工作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虽然吴菲菲经过交接,继承了一些热电相关的知识,但她平常主要是在做她更加熟悉的钙钛矿领域。 上周段云回去和台城那边的职业技术学院谈了谈,了解到的情况是,实验室启动经费50w,要绑定八年不能走人,60w的安家费,分五年发放每年十二万,事业编制,提供租房补贴,也可以提供教职工宿舍,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给配偶解决工作…… 薪水方面段云没有透露,许秋推测大概率不是很高,毕竟从对方给出的其他福利上来看,有点好的过头了…… 物极必反,初期给出这么好的条件,就说明长期的收入多半不太行,需要放出“饵料”来吸引人签订“卖身契”。 不然的话,像这种门槛不算太高的岗位,大概率会涌入一大堆人,进而让整体薪资水平回归正常。 而且,段云走的时候是开开心心的,回来的时候是面无表情的。 估计内心也在纠结吧。 选择回去,面临的就是一个比较安逸的,可以躺平的工作,上限不会太高,可能每个月拿着几千块的工资,晋升无望,日子差不多是每天喝喝茶刷刷页游,偶尔教导教导学生,做做实验。 如果拼一把,留在一线城市,比如去华威或者魔都的那家创业公司,上限会高一些,但可能非常辛苦,也可能因为中年精力不足被优化而失业。 田晴上周写文章的速度突然加快,“三个homo能级差线性变化的,非富勒烯体系的电荷输运机制研究”工作的文章,当前进度已经达到九成,目标期刊acsami。 她这种就属于间歇性的努力,有时候想做科研了,就多投入一些精力,不想做科研了,就少投入一些精力。 陈婉清没有汇报,组会划水 1。 许秋也没有汇报,组会划水 2。 因为上周许秋做叠层器件的那几天,魏兴思格外的勤快,每天都往实验室跑好几回,一见面就问许秋的结果怎么样。 每次许秋刚到手的结果,魏兴思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所以他也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去讲一遍。 韩嘉莹继续撰写h5给体材料的文章,目标期刊jmca,当前进度八成半。 另外ptq1的工作,只差光源数据,下周就能拿到手补齐数据了。 刚好学妹手上的jmca文章投掉后,可以无缝衔接,撰写新的文章。 这次的ptq1工作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开发了一种结构简单、合成步骤比较少的给体材料,同时还保持了优秀的器件光电性能。 韩嘉莹之前表示:“这个工作让师兄来写文章的话,可以两人共一,谁在上面,谁在下面都可以。” 许秋想了想,还是决定让学妹自己写,他最近还是有些忙的。 这篇工作倒是可以投一篇大文章,可以试一试am或者nc之类的。 毕竟这个实验想法也是在若干个实验想法中,经由模拟实验室筛选出来的优质成果,不能浪费了。 某种程度上,也是许秋脑海中一大堆科研成果,经由内卷而得到的一个“卷王”级别的科研成果。 许秋突然发现,好像很多东西都可以内卷的模型来解释。 内卷似乎是一种比较泛用化的模型——万物皆可内卷。 邬胜男帮魏兴思写的杰青基金申请书已经完成,许秋上周帮忙看了看,写出来的本子还是不错的,主要也是因为中途两人也有过多次的讨论,所以博后学姐的方向没有跑偏。 实验方面,她在江弯那边合成的coi8dfic等材料,目前进度七成。 自己的foic材料,已经合成完毕,开始计划制备半透明器件。 莫文琳上周同样没怎么做实验,继续专心整理基于j2:pce10:ieico-4f的体系的工作,目标期刊afm,目前进度六成半。 几位本科生由于考试周的缘故,没有参加组会,同时也减少了到实验室的频次。 因为今天组会因为划水的人比较多,所以比较简短,只持续了半小时左右就结束了。 组会结束后,魏兴思说道:“许秋,来我办公室一趟。” 进入218办公室,魏兴思开门见山说道:“叠层器件,现在已经有15.3%的效率,这个结果非常的不错……我觉得我们先把文章写起来,你觉得呢?” “唔……”许秋开始思考,他现在模拟实验室中的最高结果是15.7%,本来是想等一等16%再写文章的,不过既然魏老师主动提了,再考虑到写文章和做实验不冲突,反正有了效率突破随时都可以跟进,于是他点头同意:“可以。” “问题来了,这篇你打算投什么期刊?”魏兴思语气轻松,还开了个玩笑:“《自然》还是《科学》,这是一个问题,总不能去投《细胞》吧。” 许秋思索片刻,说道:“还是《科学》吧,如果被拒了就转投《自然》,再被拒的话,大概率能够转到《自然》大子刊上,也不算很亏。” “……行,”魏兴思没有异议:“就先按照《科学》的模板进行撰写,加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