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帝国行动计划 (第2/2页)
才能长治久安云云。 广个告,【\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对于蜀国,却又派了使者去,提出了令人难以接受的要求:我炎国要往你蜀国都城驻军,并且王宫里也要驻军! 这样的要求,等于是引狼入室了! 脑袋正常的人,都不会心甘情愿答应的。 弹指到了二月中旬。楚国使者回到都城,觐见国主,把炎帝的书信呈现了上去。 楚王陈建,本来就是个附庸风雅、沉迷酒色的人,贪图享乐!对做着什么“皇帝”,并没有什么兴趣! 每天忙得批阅奏章,处理国事,哪有纸醉金迷快活? 何况,现在的楚国,也不比以往了。 国里驻扎着炎军! 国都驻扎着炎军! 就连“皇宫”里都进驻炎军了! 他实质上,已经被炎国控制了! 就算想处理国事,他又能处理什么国事? 这样国情,要是走正道的话,炎军就是入侵者啊,那就得抵抗侵略者、赶走侵略者、追求主权独立啊! 可是,对面是炎军! 抵抗? 抵抗个屁啊! 去和吊炸天的炎军斗,岂不是自寻死路? 这样的形势下,朝廷早就人心纷乱了! 他陈建就是想走正道,也无济于事! 炎军要是知道他有这颗不轨之心,恐怕等待着他的,就是死于非命! 故而,陈建登基之后,十分乖巧,除了吃喝玩乐,毛个正事也不干! 他把国事一屁股的都推给朝臣了——司马匡、王淹,朝廷的事,你们看着办吧! 看完了书信。 陈建撇撇嘴! 把信笺放在御案上。 愣愣的看着! 许久! 长叹了一声! 看着御案上的信笺,灵光乍现似的,忽而一个念头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高太后忽然死了!世人流言,都以为是那死鬼楚帝陈恒干的!因为,他是皇帝,权力却被高太后侵占着,高太后一死,他就是最大的受益人!他有这样的动机啊! ·然而,陈恒连宫里的侍卫都指挥不动,他就算谋杀了高太后,又怎么能收回权力? ·果然,高太后之兄长、侍卫统领高琛,以调查为名,抓出了个叫徐椿的太后身边的宫女,借她之口,攀咬陈恒,给他扣了个谋害高太后的罪名!算是把流言做实了!紧接着,以迅雷之势,一刀就把陈恒给劈死了! ·本以为的最大收益者,却横死当场!高琛控制了皇宫!野心膨胀,竟然要推一个三岁小娃做皇帝!意图控制皇宫、皇帝,执掌朝堂! ·到这个时候,最大受益人,才浮出水面! ·他也有嫌疑啊! ·为了上位,谋杀高太后、嫁祸陈恒!把他们都铲除掉后…… ·他又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眼看他的阴谋就要得逞了,前来吊唁高太后的炎军,忽然站出来主持公道,拨乱反正,把高琛给镇压下去了! 高琛居然要推个三岁娃娃做皇帝,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世人都道他就是幕后黑手! 然而,陈建看罢那信之后,恍惚之间,却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会不会是炎帝谋害的高太后? ·传说炎帝身边,高手如云,炎都就是个武林禁地! ·他为了谋取我楚国,就派高手来,暗害了高太后! ·太后一死,群龙无首!为争夺权力,势必内乱!他炎国也正好趁虚而入、浑水摸鱼! ·现在看起来,炎国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分明也有动机呀! ·他分明才是最大的嫌疑人呀! 想到这些,陈建不由的悚然一惊、万分恐慌! 他越想,便越觉得逻辑通畅,完全说得通! ·天! ·不会真的是炎帝干的吧? 心头这样自问,其实已然信了七八成! 他难以置信! 寒毛卓竖! 栗栗危惧! 心中更打定主意,决不能和炎国为敌,决不能与之对着干! 又想:“唉,我这样做楚王,会不会仍旧惹人不快?” 不由六神无主,忙令人去传司马匡、王淹来。 须臾,司马匡、王淹都来了。 两人问殿下召他们来有什么事。 陈建将其他人都喝令出去,殿中只有他们三人。 陈建心头惶惶,对他们说道: 听了陈建的这个问题,司马匡、王淹都陷入了沉默。 这个问题,他们岂能想不到? 只是,面对这个问题,要解答,却难了! 理智告诉他们,最好的答案,就是向吴国的洪解他们,把楚国给卖了! 国虽卖掉了,但身家性命、荣华富贵,却都能保持着! 可是,打小的教育,又告诉他们,这样卖,实非正道呀! 忠君才是政治正确! 何况,国君有没作出什么昏聩暴虐、独夫民贼的事情来,哪有什么正经理由卖呢? 如果卖字说出口,无论是司马匡,还是王淹,名声就都会臭了! 陈建看他们不说话,心里不由的焦急! 在他很看得开,在他的立场上,这虚空的国主位置,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 自己现在握着这个烫手山芋!炎帝也想要这个山芋啊!正经的,自己就该很有眼力劲的把这个山芋送给炎帝!否则的话,惹的炎帝馋了,按照历史经验,就该动手揍我、杀我,来抢这山芋了! 这山芋,就是催命符啊! 为了这么个玩意而把性命丢掉,实在是不值得! 他倒是希望司马匡、王淹中,能有人主动的提出建议——把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反正打不过,最终也会被抢走,不如做个人情,主动送吧?! 如果他们之中,有谁说了,陈建便想顺势赞同下来! 然后,未免夜长梦多,立即主动的把这“烫手山芋”,给炎帝送去! ·只求炎帝看我乖巧的份上,让我做个逍遥王爷! 然而,他等了许久,司马匡、王淹两人都沉默是金。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