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章:要为后世子孙谋划生存空间 (第2/2页)
上说‘先为不可胜’嘛!严加防守,固若金汤,这就是先为不可胜。” 高洁、曹琳等都道:“陛下圣明。” 刘玄:“至于要不要造水师舰队,朕以为,还是要造的。”望向高洁,“高卿,你的意见,虽然老成持重,但是,过于保守了。天下多大,以前不知道,现在我们应该有所了解了,天下这么大,你不去争取,别人就要去争取,西洋神罗大陆蛮夷不就在争取么?他们走出他们的祖地,已经早了我们二三百年了。从西洋,到我们这里,万里之遥啊,一路殖民,他们的正在瓜分世界,他们所控制的地域、人口、资源,可能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神州本土。一山不容二虎,我们神州与神罗必有一战!这一点,你们都要有清醒的认识!” 刘玄的目光,从高洁的身上移开,在周成、王熙的身上扫过。 “谁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把目光放在神州,不朝外面看,不积极的往外面走,那就是鼠目寸光、坐井观天!” 刘玄做警告了,“你们都是内阁大臣,内阁大臣是朕和朝廷的肱骨中枢,如果你们不能有这样的认识,那么,这样的位置,是不适合的。” 五个人都是凛然! 刘玄:“世界大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躲是躲不了的。我炎国必需积极的打造水师舰队,积极的出海!” 曹琳听得激动不已,亢奋的说道:“陛下,您圣明啊!”一副为帝国前程,cao碎了心,忽而志愿得逞,情难自已的样子。 梁集也跟着应和。 刘玄知道高洁他们还是有点想不通,虽然能以皇帝的权威压下去,但还是多说几句,以求作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对着高洁说道:“高卿,朕听说你是神童,过目不忘,饱读诗书。朕问你,大汉朝时,我神州人口,最多时有多少?” 高洁一愣,想了想,回道:“约6500万。” 刘玄:“汉朝初建时呢?” 高洁:“秦末,天下大乱,人口大减,汉立时约有1500万。” 刘玄:“现在神州多少人口?” 高洁:“如果把楚蜀两地算上,当有约一亿七千万!” 刘玄点点头,说道:“我炎国宗室,供养优越,人口大约三十年翻一番,六十几年来,翻四倍了!吴楚蜀的宗室怎么样,朕还不清楚,但估计也差不多。国民人口,朕看史书,历朝历代,开国到盛世时期,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人口繁衍,大约五六十年,人口就能翻一番!” 高洁听着皇帝叙述这些,这人口增长的问题,他也是研究过的。 清流反宗室制度,论据之一,便是宗室人口三十年翻一番,供养势必也随着翻一番,财政早晚会跨掉,实为帝国大患,所以,必需改革! 为什么早晚会跨掉? 因为宗室养尊处优,而百姓劳苦耕作,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听到皇帝说这些,高洁已然知道皇帝接下去要说什么了! 想到那一点,不由的也悚然一惊! 刘玄:“现在我神州有人口1亿7千万,五十年后呢?3亿4千万!一百年后呢?6亿8千万!一百五十年后呢?13亿6千万!” 随着皇帝的叙述,高洁、曹琳、梁集、王熙、周成,不由的都脸色骤变! 高洁、周成注意过人口问题,但是没从当下出发细想过未来。 此时听皇帝叙述,动不动数亿、十几亿,这、这……这样的人口规模,实在是太吓人了! 神州虽然还有未开发的荒芜之地,但是,总有个限度! 而人口的繁衍,那是无限的啊! 高洁的脑海里,想到十几亿人口,那人口,人头攒动,聚集在一起,如汪洋大海,将他给淹没了,他的心头,惶恐起来! 虽然还有番薯高产作物,但是,再高产也仍旧是有限度呀! ·人地矛盾! 这个问题,被刘玄在这御前会议上提了出来! 刘玄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朕推高产粮,并非只为兴工商,也是为了保证粮食供给,缓和因为耕地不足,而人口繁衍,产生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很严重,必需要认识到!不解决这个问题,百姓缺少粮食,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天下大乱,也是在所难免!” 高洁、曹琳等人,都屏息凝神的静听。 刘玄:“朕是主张造水师舰队、出海的!目的不仅是曹卿所谓的谋取海贸之利。更重要的是,要为我们的后世子孙谋划。神州不够住,我们的子孙,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间!所以,我们必须向海外扩张!尤其是必须控制生存环境良好的地域!……” 说到这里,他略微的顿了顿,“要么人口繁衍,神州供养不了,然后天下大乱!要么出海,向海外扩张,控制有益地域,向海外屯民!高卿,要你选,你选哪条路?” 高洁的神情,十分的凝重。 人口与耕地的矛盾,这一点,他是疏忽了! 这时被皇帝点出来,心头惶惶! 听到皇帝的问话,不由的惭愧尴尬,说道:“陛下,臣醒悟了,臣也支持打造水师舰队!” 周成、王熙也意识到了危机,纷纷响应,拥护打造水师舰队! 刘玄满意的点点头! 曹琳也跟着说话,话语谄媚,将皇帝大大的吹捧了一番! ·臣也只看到海贸有利可图,却没想到为后世子孙谋生存之地!陛下竟然想到了!啊,陛下您实在太牛逼了啊!臣为内阁之臣,辅佐陛下,本应该要想到这一层的,却没想到,哎呀呀,臣实在是不称职啊,羞愧的要死呀! 刘玄听着他的吹捧,心里暗爽,笑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曹琳:“是。” 刘玄向他们叮嘱道:“人地矛盾这件事,暂且不要透露出去,待海防要塞大炮造好,水师舰队初见规模之后,再对外说。” 现在就说,被西洋蛮夷知道,岂不打草惊蛇了? 这种事,能瞒一时算一时! 将来往海外扩张,要牢占地方,必得向当地囤聚夏民! 这就得发动百姓了。 与其强迫,不如教化,给他们讲道理,去说服他们,让他们觉悟起来,把强迫转变为他们的自觉拥护!当然,利益许诺,也是少不了的! 物质层面的利益的许诺,与精神层面的意识引导,这两方面,都要抓,缺一不可! 精神层面教化的好,事半功倍! 要让百姓有这样的觉悟,国家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也是势所必须的了!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