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5章:神州为什么会措失海洋时代 (第2/2页)
! 世族门阀们利用权力,包庇非法,兼并土地,导致朝廷财收减少! 钱粮不够,无非开源节流。 说起节流,就免不得要动吃钱大户——军方! 而皇帝若砍军方,军方当然就会不满!——这对统治是不利的! 皇帝不砍军方,可是,发不出钱,拖欠军费,军方照样会不满! 怎么办呢? 皇帝想出了个办法:转移矛盾! 发明出支度使、节度使、都督、总督之类的职务,把军队化整为零,分派到各地去,授予他们权力,让他们自己去在自己的地盘上收钱,用于军费开支! 这种设计,化解了朝廷的财政危机。 手握兵权的军官,到了地方上,当然能够收到钱粮! 世族门阀再强,也干不过手握刀剑的强人! 这样的变化,一时之间,解决了问题。 但是,随着发展,旧的问题是没了,新的问题却产生了! 这新的问题,比旧的问题,还要可怕! 地方上的军官们,手握兵权、财权,乃至与监督权、人事权,权力越来越大,逐步向军阀化发展! 这些军阀还与地方上的世族门阀勾连,演变为一家人! 最终演变成了的形势! 他们实质上控制了地方,高兴就向皇帝给点钱粮,不高兴的话,不但一分钱粮没有,还倒过来向皇帝要钱粮!——理由总是容易找的,比如,发生什么灾害了。 朝廷的财政于是也急转直下,情况更加的糟糕了! 那些地方军阀,也难以调动。要用他们,还要倒过来给钱,数倍于正常,简直就是敲诈! 不听调动还算好的。 猛的野心勃勃,倒过来造反噬主呢! 于是,天下大乱! 天下大乱之后,新的朝代建立。 在科举制以前,朝廷用人采用征召制、举荐制,必然会孕育出世族门阀! 而在世族门阀时代,必然会带来极其严重的财政危机! 皇帝又必然会走向转移矛盾的方向。 这一套循环,轮回反复,吾夏深陷这个困局中,在原地踏步、黑暗中摸索、困兽犹斗了九百多年! 直到科举制取代征召制、举荐制。 世族门阀这才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上位的官僚取代了他们的位置,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皇权得到空前的加强! 科举上位的官僚不值一提! 皇帝想整就能整! 只要皇权自己不发昏,财收就足够养军。 军队吃财政的比例,大体在七成左右。 * 三成养军,还余下七成。 官吏系统开支约1200万两,占比两成四。 减掉这两项开支,还剩余约2300万两! 这钱,可以用来增加官吏薪俸,也可以用来做些利益民生的事。哪怕库存起来,以备不需也好啊! 对于高洁来说,他这个户部尚书做着很轻松,不要为没钱担忧。 他这样的地位,是铁定要写入史书的。 自己把户部梳理的这么顺畅,史书中将怎么写? 嘿! 铁定是一代贤臣、能臣啊! 甚至说,是千古贤臣、能臣呢! 毕竟,翻翻史书,哪朝哪代没有财政危机的?哪朝哪代的管钱袋子的,能像他这样,打理的井井有条,税不高,还能有这么充裕的岁入的? 两个字定论?——没有! 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这样的成就,想想就兴奋! 当然,这一切都是陛下承蒙了陛下的隆恩圣德! 他本以为这样的预算挺好的。 刘玄听了,也觉得不错,心想: ·要发展水师,建造战舰,一艘一级战舰30万两,像盈国皇家海军的话,建造个10,就要300万两!三级战舰做主力,一艘21万两,100艘,就要2100万两了! 广个告,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合计需要2400万两! ·这还没计算火炮、人员费用。 ·火炮也是花钱大户!其费用计算上的话,大约是造船费用X2,就是四千七八百万两了! ·不过,事情也不急于一时,一年2300万两,两年就有4600万…… 刘玄曾召见曹琳、王熙,商议发展水师、战舰一事。 此事并没有要求保密。 他们私下与要好的商议。 口风外传,高洁、周成也耳闻听说。 他对此,是反对的! 态度正如王熙。 王熙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建造火炮,守御海疆就可以了,没必要建造战舰! 这种思想,不能说错。 只是,太保守了! 在这大航海、海贸时代,守着神州这一亩三分地,岂不是坐井观天、鼠目寸光了? 说到底,还是千百年的历史思维惯性,目光只停留在神州这块大地上,对海外趋于无视了。 除了这意识层面的不足之外,另外的原因,是利益刺激不够! 前朝大张旗鼓的搞出海,结果倒贴钱。 倒贴钱的买卖,谁踏马脑残愿意干? 而在世界贸易中,虽然我神州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是畅销世界的货,但是,在的过程中,我神州的分工,只处在生产端,等于就是一个加工厂。 运输端、销售端都被别人霸占了!——主要是西洋神罗大陆五大夷国! 他们依仗强大的海军舰队,霸占海贸! 海贸有暴利,神州10两的货,运到西洋去,能卖出三四十两! 暴利的确存在! 但是,这暴利不属于神州! 这份暴利,都被那些海军强国给瓜分了! 神州作为加工厂,只赚到了些辛苦钱! 在这样的分工下,对于炎国朝廷来说,市舶收入只有三四十万两,实在没有充足的利益动机,去重视什么出海。 炎国财政预算,收入5000万两。 市舶只有三四十万,1%都不到啊! 99%以上是出于神州本土! 这是多了鲜明的、直截了当的对比? 这样的经济基础上,自然而然,不会有什么出海欲望! 这与西洋不同。 据罗济世所说,盈国的已经故去一百五十来年的伊莎一世女王,一手推动国家走向海洋! 她之所以有这样的魄力,一则是看到了普国、硒国大发海贸之财;二则是她也赌了一场,拿私房钱,给一个叫的冒险家、海盗做投资,结果赚了16万神镑! 而这,已经相当于当时盈国政府一年的支出了! 走向海洋,对她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