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5章:神州为什么会措失海洋时代 (第1/2页)
…… 柳白缨追问了几次,见陆依晴只是闷闷不乐,摇头不说,显然不愿多说,便也不再询问。 两个人各怀心事,都抑郁起来。 弹指到了元宵佳节。 宫中举宴,妃嫔聚齐。适逢佳节,刘玄看她们各个花容月貌,心中愉快。 元宵过后。 便是御前会议! 要核算去岁的收支;预算本年的收支事项! 朝廷财政状况良好。 打下蛮齐、蛮晋、蛮秦三国,不但收复了夏邦失地,把分裂了六七十年的夏邦统一,更重要的是,驱逐了蛮夷,顺便收割了他们搜刮来的财货! 这是一笔横财! 价值高达5500多万两! 更重要的是,蛮夷统治之下,土地兼并,极其严重! 这些蛮夷被赶走了,被他们兼并的土地,自然就换了主人,成为了炎国的官田。 蛮夷侵占神州,起初,为了巩固统治、收买人心,都陆陆续续的搞起了均田令政策。 均田令的主要内容如下: 男子年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 百姓原有土地为桑田,桑田是世业,不在还授之列。按制度每人可拥有20亩。初受田时,原无桑田者,依制受田;桑田不足者依制补足,多余者将多余部分充做倍田;再有多余的也不充做露田来还授。随着人口的增减,多余的部分可以卖出,不足部分可以买进,但买卖都不能超过应得份额。在桑田上,除种谷物外,还必须依制种上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非桑之乡给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还授法和露田一样。 奴婢受田与良人相同。耕牛1头受田30亩,限4牛。还授依奴、牛有无而定。 土广人稀之处,如果民有余力,政府可暂借土地任民超额耕种;以后人口增加或有新户迁来,再依制受田。土狭民稠之处,增丁应受田又无田可授,民又不愿徙至宽乡者,以其家桑田抵充新丁应受之正田;如不能授足,则举家不给倍田;再不足,全家正田减额。愿迁者,任到空荒之地,但不得逃避赋役。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迁移。 官吏给公田,抚台15顷,藩台、臬台10顷,郡守8顷,县令、郡丞6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 均田令以法律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从而使自耕农民能比较稳定地占有和使用土地。 均田制的本质,是土地公有制。 起初,百姓们分得田地,得了利益,都说朝廷好。的确对朝廷有利。 但是,随着实践,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其一,土地有限,而人口繁衍增加,土地不够分!百姓分不到土地,对朝廷产生不满情绪! 其二,分到田的百姓,一辈子在这田地上劳作,耕种久了,就太过爱岗敬业,“工厂是我家”,想把耕地占为己有,不想归还官府。于是,产生了隐没耕地的现象!公田减少了! 而且,耕地归还公家,公家再去分田。公家的事情多了。 于公于私,都麻烦,都不满! 于是乎,均田令搞了二三十年,便搞不下去。 公有制的土地政策,又转变成了私有制。 私有制下,百姓有没有地,是百姓自己的事,朝廷不再负责分配了,减少了朝廷的压力。 公田私有化,百姓瓜分公田,成为私田,也觉得对自己有利! 彼此都好! 促成这个转变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便是统治集团内部,也不想搞均田制了。 均田制起初对统治集团有利。 但是,随着发展,时过境迁,均田制对统治集团不利了! 而土地私有制,则变得对统治集团有利了! 齐晋秦三国的统治集团,在制度下,主要就是指皇帝、国柱们这样的军阀贵族!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拉拢来的为他们效力的夏族文官集团。 在土地私有制下,从皇帝到国柱,到下面大大小小的武官们,都对土地进行疯狂的吞并! 依附的文官集团,也顺便以权谋私,进行土地兼并! 私有制,符合他们的利益! 收复失地之后,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地主阶级对农田的吞并,极其的恐怖,远在夏邦诸国之上!大约倍之! 地主吞并的农田,占比在78%~95%之间,各地情况略有不同。 总体上面,地主阶级占比人口约7%,拥有的农田,却高达80%;其中军阀地主,大大小小,约占人口3%,占有的农田,却达66%!自耕农、半自耕农占比人口约13%,所拥有的耕田,合计只有20%!佃户占比人口约80%! 统治集团当然不肯自己割自己的rou! 于是,为了满足财政需要,就把大刀砍向一般地主及自耕农、半自耕农阶层,税率高达五六成! 佃户阶层更是被压迫剥削的厉害,租子竟然高达七八成! 总体户均人口约3! ——这什么概念? 正常时期,一户人家,有老有小,一般得有五六口、六七口人! 这样上能养老,下能育小,人口才能繁衍持续。 而户均3口人,预示着压迫剥削已经到了极其残酷的地步! 家庭经济已经不足以养五六口、六七口人了! 这背后的人伦悲剧,可以想象! 对于家庭来说,要么弃老、要么溺婴、要么媳妇生下了孩子就处理掉! 这就是蛮夷统治下的大体情况! 黄金时代,只维持了二三十年! 紧随其后的,就是黑暗时代! 这黑暗统治,对炎国的君臣来说,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你丫的统治越黑暗,压迫剥削越恨,那么,我只要稍微宽松些,就能收买人心了! 至少对当代人来说是这样!——他们还留存着被黑暗统治的记忆!——两厢一对比,好坏立现! 按照一般的套路,平定天下之后,就该搞分田、低税收买人心! 高洁没有多想,就是按照这一贯套路定预算的。一切参照炎国的标准!预算得永平十七年收入总约能达到少说五千万两! 他认为这样的收入,已经极高了! 因为使用新军,新军战斗力强悍,人数却极少! 军费开支就会很少! 如今炎国十一路地盘,四万新军,足够应付了! 需要开支不过一千五六百万两! 占比岁入不过三成! 这样的比例,已经很低很低了! 如果是旧军,虽然动不动数量就上百万,但是,军费也将高达七成以上! 养军靡费,向来是令历朝历代头疼的事情! * 曾经,科举制之前,世族门阀时期,世族门阀垄断官僚权力,皇帝也要忌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