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章:海洋世纪早已经开始了! (第2/2页)
中宁城外,另外的三个大城:南宁城、东宁城、北宁城,都没有做过大一统王朝的国都。 南宁城——即炎都,偏于南隅,与郏西路类似,做神州都城,似也不太何时。 神州东北部的边城,到炎都,即便日行五百里,马不停蹄,也得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啊! 要是出了什么事,等送到,黄花菜不要说凉了,毛都特么的能长三尺高了! 如果只看炎国两路,那么炎都的位置是合适的。 但是,如果放眼神州大地,炎都所在的位置,就不那么的合适了! 相对来说东宁城就更适合做国都! 奏疏送到内阁。 内阁产生了分歧。 曹琳不想迁都,以为西宁城偏于西,都能为都城千余年,炎地偏于南怎么就不能做国都? 郏西路只八百里沃土,以前王朝迁移国都,那是因为郏西路钱粮供养不济! 而我炎地两千里沃土,钱粮供给充足,并无需求迁都! 西宁城能为国都,我炎都怎么就不能为国都? 没必要瞎折腾,劳师动众的多废钱粮! 高洁见他反对,便有心支持。 但又想:要是顺了吴党那伙人的意,我岂不与他们一样,是没气节的软骨头了? 他嘴上不说,心里是很瞧不起孙承宗、洪解那伙人的! 迁都是要迁的,但是,不能迁到吴地的东宁城去! 自古以来,神州大一统王朝的国都,都是定在西宁城、中宁城! 在他的心里,国都不定在这两地,仿佛就没统一神州、感觉不正规似的! 而西宁城与中宁城两者之间,时代发展的结果,是中宁城更适宜为国都! 高洁意属中宁城! 与曹琳两个,分成两派,就辩论起来。 曹琳说高洁瞎折腾,浪费钱,一副为国节省的样子。 高洁说曹琳鼠目寸光,刻舟求剑,唯有定都中宁,方能收归天下人心! 双方你来我往,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各表意见,拟票递交皇帝。 梁集虽跟着曹琳反对迁都,但是心里,却是想认可迁都的。 因为,迁都必有营造工程! 而有工程,就能……捞一笔啊! 这岂不是好事? 事罢。 私下与曹琳说话,像受气的小媳妇,有些哀怨。。。 曹琳笑道: 梁集道:“陛下特立独行,不是一桩事了。万一就不遵这千百年的大势呢” 曹琳:“呵呵,不管迁都到哪里,都是要营造的。如果不迁都,我们==岂不就顺了陛下的意?” 得帝心! 梁集一愣,恍然大悟:“这是不管迁都不迁都,横竖都对自己有利啊!” 想通这个道理,郁闷之气,顿时就没有了,大喜,由衷的说道:“还是你想的周到!” 曹琳:“呵呵。” 这份奏疏拟票到刘玄案前。 看过之后,眉头不由微皱。 从本世界的历史沿革来说,南宁城似乎的确不适合做大一统王朝的国都;东宁城也不适宜;中宁城是最适宜的! 本世界的山河形式,略近前世,前世经验可谓参考。 从前世养成的心理的倾向来说,北宁城的位置,更近心中的都城方位。 但从迁都的需求来说,似乎又没必要迁出南宁城。 过去王朝从西宁城迁都出去,是因为郏西路资源不够。 可是,炎地两路并没有这样的困境! 至于偏于南隅,信息传递路程太远、太耗时间的问题…… 迁都固然能够缓解这个问题,但是治标不治本。 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北部经济不及南部。 无论是迁都中宁城,还是迁都北宁城,作为大一统王朝的中心,钱粮需求极大,还是得南部运输去! 迁都到中宁城本身就是为了缓解运输压力的。 还不如定都于南部。 前世,定都于“北宁城”方位,开始于元朝,元朝是异邦蛮人统治的大一统王朝,“北宁城”靠近蛮邦祖地,心理当然更能接受,深入夏邦腹地,岂不有种被重重包围的感觉? 后来的明朝,初始定都就不在“北宁城”,而是在南部。后来朱棣篡位,才把国都迁移到“北宁城”去,他为藩王,势力盘踞在那里。之后明都就都在“北宁城”了。 再后来的清朝,一来是承袭明制,定都“北宁城”,二来他也是异邦蛮人统治的王朝,那里也离他的东北老家近呀! 他们的定都北宁城,都有他们的各自具体原因为需求的! 而刘玄现在,并没有像他们那样的需求。 他一来不是异邦蛮人,二来北地也不是他的势力盘踞之地。 除了一些受前世影响的心里因素,并无实质的定都北宁城的需求! 至于定都南部,是就在南宁城,还是东宁城,还是其他的什么地方——比如楚都呢? 刘玄凝眉沉思。 南宁城的确地理上偏于南了。 但是,东宁城何尝不是偏于东? 楚都虽然与中宁城相距有五百里,但总体上,倒也是近乎在神州之中,那里经济非常好,水路运输也方便。 但是…… 刘玄的目光,往右后方的屏风上瞧去。 那屏风上,悬挂着一副,即这世界的世界地图。 那图通幅纵有五尺,横有一丈一尺五寸。 未来是海洋世纪! 不! 海洋世纪早已经开始了! 据悉,西洋夷人早已探海二百多年,足迹遍布各地,海洋贸易轰轰烈烈的同时展开! 夏邦出口瓷器、茶叶、丝绸的生意,不过是他们遍及全球的海洋贸易的一部分罢了! 夏邦是个大陆国家,自古重视大陆上的事情,注意力基本都在大陆上。数千数万年的经历之下,孕育出了一套固定的思维,对海洋视若不见! 即便与海外夷人接触了,也故步自封,以泱泱大国自居,并不积极、甚至就没兴趣去调查了解海外的情况。 是以,对神州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正在发生什么,几乎一无所知! 所知的,也多为人云亦云的道听途说。 掉入了的陷阱之中。 刘玄眼前的这副地图,海外的内容,也是基本从洋夷处得来,真实性嘛,呵呵呵,鬼知道呢!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