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主子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第1/2页)
…… 前世。 明朝时期,西洋夷人景教李西泰,是个夏通,曾画世界地图,献给明帝。 那地图上,涉及海外的部分,地理人文,虚妄错漏,一塌糊涂! 而当时,海贸繁荣发展,景教随着海贸传向各地,对世界地理人文已经有很高的了解了! 海贸是需要相当准确的海图的! 而那地图上,准确度顶多两三成! 要是按照那地图,就乘船出去,绝壁会被坑死! 刘玄对此很理解,暗道:“大海就像被一团迷雾笼罩着,西洋人出去探险、摸清地图,可是由正府出面组织,花费了N多的精力才做到的。这样的成果,岂会平白无故的说给就给?” 实际上,海图、贸易航线,那是关乎国家利益的秘密,就算不藏之又藏、秘之又秘,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宣传,去告诉别人。 有这样的经验,刘玄对眼前的这个世界的、同样出自西洋人的地图,其信任度,很低很低。 挂在这里,只是提醒下自己:“不要忘记海洋!海洋才是未来!” 更是以此暗示内阁:皇帝在关注世界,你们要心里有点逼数! 实际上,这一点,内阁的高洁、曹琳等都看到了。 但是,他们对海洋,都带着消极的态度。 前晋灭亡,原因之一,就是大张旗鼓的出洋! 搞些小船,出洋去摸摸情况,倒还无所谓。 可怕的是,摸了点情况之后,又积极的在郁州港建造舰队,出洋去炫耀武功,招收小弟,这就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出洋炫耀的舰队有大中小船共六十艘。仅首舰,造价就上百万两。整个舰队达八百多万两! 海外夷国来朝觐归附,朝廷又要支出庞大的赏赐。 财政压力巨大! 万国来朝、欣欣向荣的背后,是财政左支右绌,破产只在顷刻! 在这样的财政压力下,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就把目光放到了藩王身上。 削藩也就提到了议程上! 削藩,一来能巩固朝廷的权威;二来能增加财政! 两全其美,岂不妙哉? 想法很好,奈何,能力不济! 没能削藩装逼成功,反被藩王给逆袭了。 藩王反朝廷,为给这造反的恶行正名,举大旗,其中一面大旗,就是骂朝廷搞舰队出海,是劳民伤财的昏聩暴虐之政。 晋帝见势不妙,为堵藩王的嘴,就下罪己诏,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还下令把出海摸索到的海图资料,全给烧了。 八百多万两成本摸索到的资料,全被付之一炬。 更可惜的是,那支用银子堆出来的舰队,停泊码头,被荒弃掉了。后来被蛮齐所得,又给拆了改造小船,顺河南下,以做攻楚之用。 在刘玄眼里,出海是正确的路线! 而在高洁、曹琳他们看来,出海是导致晋亡、天下大乱的原因之一,是错误的政策! 这一观点,甚至是世人的共识! 要改变这个流传了上百年的共识,还是要费点心力的。 “建舰队,烧钱呐!”刘玄暗道:“有这样的钱,何必烧在迁都上?何况,楚都也偏于内地了。就在这里吧,不必迁都了。至于偏于南隅,信息传递慢……” 他眉头皱起。 ·这的确是个问题! ·神州太大了! ·要是出现了意外——比如外敌入侵了——边疆的信息要传递到朝廷,花费的时间越长,就越没价值! ·战场情形,转瞬即便,当敌人入侵信息传到朝廷,敌人说不定早就打进国门,突进千里了。 刘玄沉思了许久,忽的眼睛一亮,想到了三个字:无线电! 这个世界,无线电环境极好,干扰没有,用这玩意传输信息,正是再好不过了! 想到这个,念头一动,便上系统商城里搜了起来。 商品琳琅满目。 刘玄选了一会儿,确定了一种手持小型无线电设备,能发射长波,其传播方式主要是绕地球表面以电离层波的形式传播,作用距离可达几千到上万公里,此外,在近距离也可以由地面波传播,该波段的电场强度夜晚比白天增大,波长越短,增加越甚;电场强度随季节的影响小;传播条件受电离层sao动的影响小,稳定性好,不会产生接受强度的急剧变化和通信突然地中断现象。 一部价格1万两白银,内置核电池,使用寿命100年! 刘玄大喜,暗道:“这……,好东西啊!” 心思电转! ·攻打蛮国,一统神州,何不就把这玩意,装备到军中去?这样一来,信息便能时事传输到朝廷来了! 脑洞一开! ·何不索性装备到军对基层去?领兵打仗,人数越多,规模越大,信息传递就越成问题!要是装备到基层去,上下级信息传递效率暴增,岂不是妙? 这不用传上万里,价格应该极为便宜了! 上系统商城一搜。 一部才5两白银,白送似的,能传上两百里,完全够用了。 ·雾草! ·这玩意,战争神器啊! ·以前怎么没想到? 刘玄不禁懊恼,想给自己两嘴巴子! 炎国有新军4万多,旧军3万多,共70个团! 刘玄心道:“直接联络,要能通到团级!因此,至少需要70部长波设备,即要70万两!唔,汪曼春那里也得配置!不如多买些,有备无患。其余的装备的班级,也不到一万部,5两一部,不过5万两罢了,也得多准备些!” 这般想着,便购买了75部长波、10000部这短波,共花去了80万两。 有设备,还得人去cao作! 又花银16000两,买会cao作的专业人才80名:孙奇、魏江、王伟、林桂等,以充通讯兵。 物、人暂时都存放在系统空间中,没有取出。 这些人分配到各团去,再去教导底下的人学习。 又决定在天宁宫东庑房设立,直接向自己负责! “呵,有这样的神器,信息传递慢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想通这些,并在曹琳的票拟上,画了一个红圈。 奏疏批完,命人去把王熙、曹少钦召来。 待他们赶来,刘玄正立在天宁殿外,宫人正在收拾东庑房最近大殿的那间。 两人过来,作势行礼。 刘玄不等他们行礼,便笑道:“免礼。” 皇帝虽不喜跪礼,令彭秩重修礼法,听说也预备废除这礼,但是,一切还没成文昭示出来,这时还是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