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好尴尬,抱错了人! (第1/2页)
…… 回到汉末做皇帝-第二册,一上市,当天就卖出了500册! 火爆炎都! 而半月以来,第一册累计已经卖出1500多册了! 名声越传越大! 乃至于一册难求,黑市中一册转手能卖出一两多! 甚至出现了“盗版”,有人雇佣书生,卖手抄书!两个书生,人均一天万余字,一天就能抄出一本来,成本300文不到。 当然,字迹十分的潦草,错别字难以避免。 阅读感受很差。 所以,卖得也十分的便宜。 第二册刚上市,第二天傍晚就有手抄本问世了。 春闱在即。 春闱会试在炎都举行! 各地举子汇聚而来。 听闻这件奇事,也好奇的议论、关注,想够得一册看一看,究竟有多好看!乃至于搞的他们温习学问都被打搅了。 这事也惊动了朝臣。 彭秩对此很是关注,以为此书——做皇帝?有不轨之心!流传于世,令人心浮动,实在有害,贻害无穷,应该予以查抄封禁!作者大逆不道、大不敬,也该予以问罪!得一书店的那个老板书裕也该问罪! 谏官也有上奏的。 刘玄看了,不以为意。 认为他们想多了! 前世的时候,这样的小说一堆,也没见有人看了这样的书,就去想复辟帝制的。 再说,这就大不敬、大逆不道了? 民间故事、戏剧、小说,天帝女儿都特么的给睡了啊! 这是不是对上天的大逆不道、大不敬? 要不要也给封禁了,谁讲这样的故事、谁写谁卖这样的小说、谁演这样的戏剧,就问罪? 此事就此作罢! 春闱与秋闱类似,都是考三场、九天! 从二月初九开始。 二月初八,就得进入都城贡院! 初九、十号、十一,考第一场。 十二、十三、十四,考第二场。 十五、十六、十七,考第三场。 有所不同的是,秋闱考题,是由考官定,由皇帝批准。 而春闱考题,明经中的八比文试题,则是由皇帝亲自出题! 刘玄选了一题:这句话出自。 又有书商,从苏裕处购书,然后贩卖往楚国去。 刚一在楚都问世,便掀起轩然大波,火爆一时,一册难求! 惊动朝臣! 有朝臣上奏,以为大逆不道、大不敬,要求封禁! 高太后、楚帝,都感觉被这书冒犯到了! 可是,得知此书,出自炎帝皇宫印经堂,又传说炎帝看过,看过都说好! 这就令他们犹豫了! 封禁、问罪,岂不打脸炎帝了? 交恶了炎帝,与炎国矛盾,会不会落人口实,譬如吴国封禁,让炎国有借口,对我楚国不利? 高太后、楚帝都不敢冒这个险。 朝臣也大多沉默了。 他们忍着冒犯,默认疯狂售卖! 除了一小撮的义理派大臣,强撑着脸面,他们是宁死也不忍耐的!圣人之徒嘛,就要为了天理而斗争! 朝廷不封禁,他们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煽动起一股风来,批判一书! 这其中,又以两位大名士——李文斗、刘荣阳为首! 这两货都是楚国的帝党,反对高太后问政、反对变法图强。 与炎国的关系复杂。 他们想求和蛮国,以减轻军事压力,减少征收,施行王道仁政,缓和内部矛盾。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愿意借助炎军的力量,引炎军入楚,去震慑蛮国! 但是,在另一方面,炎国方面,曾出邸报,把刘荣阳做靶子,挂起来批了一顿,说他沽名钓誉,空谈仁义,实际心中没百姓。 据说炎帝私下,曾评论楚国官俸,以为太厚。 过犹不及,官俸皆是民脂民膏,刮民太狠! 谈论时,提及李文斗。 炎帝说道:[我听说楚国民间有弃老溺婴的风俗,官民习以为常。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官府征收太重,百姓民不聊生啊! 有外敌侵犯,加征图强,以抗外敌,这是必要的。而厚养勋贵官僚,则是不必要的。 楚国有个从五品的官,官不大,名气大的很,叫做李文斗的,写过一首诗,名字叫,诗中有一句说“猪rou价如土”,听说他还搞出了个李氏红烧rou,很有名,欣欣然以为得意。 猪rou价要是真如土,那么楚国百姓何不吃猪rou?又怎么会民生潦倒,以至于弃老溺婴呢? 李文斗有那样的底气,写那样的诗句啊,是因为他拿着10万钱的月俸!月俸10万钱,猪rou一斤百文,能买千斤猪rou,对他而言,可不就是“猪rou价如土”么? 他的月俸,归根到底,是来自民脂民膏。一边是猪rou价如土,一边是弃老溺婴。这是什么?他吃的是猪rou吗?不是,他是在吃人! 孟子说:“庖有肥rou,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李文斗之流,嘴上为民请命、仁义道德,一套一套的,实则就是率兽食人之辈,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只说不做,不是真的仁义君子!要是真的仁义君子,就该言行一致,自觉主动的请减俸禄,以利益百姓。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听说我国士林之中,还有不少的士子,对他很崇敬,这是错误的,要认识到他的虚伪性! 这个“据说”,不知真假,李文斗和刘荣阳都听说了,但无法确定,不过看起来,十有仈玖,像是真的。 炎帝这般评论他们,岂能不令他们愤怒? 我们为啥不请减俸禄? 因为要遵守祖制啊! 祖制就是如此! 并且,自古以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俸禄丰厚些不是正常的吗?这是对士大夫的尊重! 不是我方俸禄高不对,是你方刻薄,俸禄低不对! 再说民不聊生,也并非因为我等俸禄高,而是因为王淹之流,变着法子的盘剥民脂民膏…… 他们当然不会承认炎帝的评论。 一书,送给了他们一个靶子! 炎帝,不务正业,昏聩啊! 居然看这样的书! 看这样的书不算,居然还把这样大逆不道、大不敬的书刊印发售! 他们抓到了把柄,兴奋了起来,在此大做文章! 刘玄也留心这书入楚之后,楚国的反应。 结果得知他们并没有封禁。 特么的,还有点小失望! 他倒是希望楚国朝廷封禁来着。 封禁了,才有理由去搞事啊! 这样的不封禁,倒是难做文章! 至于李文斗、刘荣阳等人的非议,几只苍蝇嗡嗡叫而已,不值一提! …… 春暖花开。 这天下午,刘玄去找皇后。 孙雯却不在宫里,听宫人说去西苑赏花了。 刘玄于是去西苑。到了御花园,果然看见孙雯身影,她正背对着自己,牵着垠儿的小手,站在一丛三色锦前玩赏,那花儿红黄紫交错,分外绚丽,斑斓的蝴蝶,起舞其间。 那花不是神州本土的,而是随着与洋夷交流,从西洋传来的,洋夷将之作为供奉之礼物。 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