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夏jianian该杀还是要杀 (第1/2页)
…… 契约签订,苏老板把货拉了回去。 文修齐关心这事,也跟着到了店里。 苏老板心潮澎湃! ·我得一书店又要出爆款啦! 挥毫泼墨,大红纸上写宣传语! ·本店独家售卖创意小说! ·禁宫印经堂刊印出品! ·大内秘藏! ·陛下看过都说好! ·回到汉末做皇帝! ·落魄书生穿越重生到汉末,成为了汉献帝刘协…… 广告贴出! 又叫来店伙,如此如此吩咐一番,几个伙计敲锣打鼓全城宣传而去! 凡是听到了宣传的,都十分震惊,大为好奇! ·回到汉末做皇帝? ·是什么小说? ·好有意思的感觉啊! ·做皇帝? ·好劲爆的书名啊! ·印经堂刊印的! ·陛下看过都说好? ·这不算大逆不道吧? 不到半日,这一书名,便传遍了京城! 不差钱的主或亲自来、或派小厮来,都到得一书店去买书! 苏老板也是个狠人! 一口价,800文一册! 这价格,比高出一截! 但,仍旧阻挡不住人们买书看的热情。 能花七百文买书看的人,能缺那几十一百文的? 买到了书,回去看,一看就入迷,手不释卷,沉浸到了故事之中,被此起彼伏的快节奏,搞的欲仙欲死,欲罢不能,废寝忘食! 半个多时辰,犹如眨眼之间似的,两万多字就看完了。 而故事卡在了大剧情的高 潮前夕! ·踏马的! ·怎么没了? 好气恼啊! 月! 关! ???!!! 断章狗! 死全家! 无数的怨念,腾腾的升起! 脾气暴躁的老哥,拍桌子喊小厮,命去得一书店问问,第二册什么时候出来! 小厮去了,才知问询的不只自己一人。 苏老板兴奋不已,坐镇前台,一一应付。 只说第二册会近况问世! 具体什么时候问世,却没有个准确时间。 没办法! 这书背后的作者,实际是陛下! 陛下脑袋一热,兴致一来,开了这书。 后续什么时候,鬼知道呢! 文修齐坐在店里,见生意这么好,也十分高兴,心想:陛下交待的事,总算没有办砸了。 申时末,300册书就都卖完了! 还有求购的络绎不绝而来,却没有货了。 苏老板向文修齐催货。 文修齐哈哈笑,却不急,说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再送一百册来。 回到宫里,文修齐去见师父曹少钦,把这事向他禀报。 300册都卖出去了,一册600文,净赚96两。 这点钱,对于内廷动不动百万为单位来说,微乎其微。 但是,这是陛下写书赚的,意义非凡。 曹少钦有意抬举他,让他在皇帝面前露脸:“明日陛下要开御前会议,忙得很,恐怕没有功夫。你现在就去禀报了,也让陛下高兴高兴。” 文修齐:“是!”拜辞曹少钦,去求见陛下。 刘玄正在后殿看闲书,听说他来,便召见了他。 文修齐纳头就拜。 刘玄卧在躺椅上,正在看闲书,放下书,往他看去,“起身吧。” “谢陛下。” 礼罢。 文修齐把卖书的事,一五一十的禀告了。 刘玄听说赚了96两,也不由欢喜,说道:“看来生意真的不错啊。” 文修齐见陛下心情不错,大拍马屁:又委婉的把“催更”一事,说了出来, 刘玄笑的更灿烂了,“急什么?让他们着急去吧!我们不急不急,到本月末再出一册吧,以后保持这样的节奏,半月出一册,一月两册,日子就定在月中和月末。” 文修齐:“是。” 刘玄:“你退下吧。” 翌日,文修齐给得一书店又送去了100册,并把第二册确切的时间说了。苏老板听说,松了口气。不敢有不满。陛下日理万机,还保持一月两册,已经不错了!当然,这与邹文镜那样的职业的,是不可比的。 这天,御前会议。 核算上年度收支之后。 对本年度的收支进行预算。 刘玄抛出了几份奏本。 是岳飞、韩信、李靖等发来的。 这些奏本,绕过了通政司、内阁,军中直接派人走驿站,送到了内宫。 是以,奏本的内容——军机密事,内阁并不知情。 此时,刘玄将这些奏本抛出,给高洁、曹琳等看了。 他们看了,却并不意外,各个的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色来。 受了刘玄的意,岳飞、韩信等人私下沟通,议论一统神州的计划。 军事行动上的事,还是不要让内阁文官多参与,专业不对口,他们能负责钱粮供给就行了。 岳飞等商定出了个计划。 总体兵分三路,一路从吴地,向蛮齐进攻!另外两路从楚地,向蛮晋、蛮秦进攻!总兵力预计1.2万! 以我军的战斗力,快则一个月,就能灭掉蛮国,收复夏邦失地! 行动时间,定在六月! 那时,夏粮成熟。正好打进敌国,就食于敌方。 1.2万人而已,兵分三路,不过4000一路,后勤压力微乎其微。 这与动不动十几万、几十万的大军不一样。 天下将混一于炎! 眼不瞎,脑不昏的人,都能看到这一趋势。 至于蛮国搞出来的什么震炎连发火铳,他们自己歪歪能威吓炎军,令其不敢妄动,实则不过是瞎折腾,全没什么效用。 掣电连发神铳的真正威力,百丈是比较精确射击的距离;而三百丈外都仍旧有杀伤力! 区区震炎连发火铳,根本不值一提! 对一统神州进行筹划,御前会议之前,高洁、曹琳等人就心中有数了! 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打下齐晋秦三地不难,这是军方的事情。 打下来后,怎么恢复秩序,官僚系统怎么构建,这就是内阁要cao心的事情了! 还有之后对楚国、蜀国的态度。 还有新政的推行。 等等,都要有所预备! 蛮人为巩固统治,收买文棍,通过文棍论证,把自己的蛮人身份去除,证明自己也是夏邦血脉。 又由孔夫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