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乡村文艺生活_第300章 中国首富的担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0章 中国首富的担当 (第2/2页)

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的经理,主管范围包括在全国各地开辟的18家分公司,是刘传志最为器重的手下,把他视作自己的勾股之臣。

    “搞光刻机嘛!肯定是想抓住半导体产业的上游产业链。”孙红斌道。

    “我当然知道。可光刻机一年才能卖多少台?他这样做不是本末倒置吗?”

    面对刘传志的疑惑,孙红斌心中撇了撇嘴。

    这人啊,真是够短视的。半导体产业是高精尖产业,西方对于我们国家一直都是技术封锁,国内在光刻机领域跟西方有一定差距,但这个差距在现在还可以追赶,等到了以后想追赶都追赶不上的时候,国家恐怕哭都没地方哭。

    想到这里,孙红斌对于这位经常在领导口中起,但素未谋面的企业家充满和好奇和好福

    前些年刘传志因为推销汉卡的关系跟何平结识,那时候他还是刘。

    后来联想集团越做越大,刘传志对待何平的态度也从仰视慢慢变成了平视。

    再后来他想在香江成立贸易公司,邀请何平的环球加入,却被何平拒绝。

    从那以后,刘传志心中便对何平有了看法,老子好心带你发财,你居然拒绝?真是不识抬举。

    一段时间内,刘传志听到何平这个名字就不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佳农集团上市,佳农集团成为市值几十亿美刀的阿美利加上市公司,何平的身家上百亿。

    何平由此便成了刘传志口中的“铁哥们儿”、“好兄弟”,每每在酒宴上总要提起当年和“平子”相识于微末的患难之情。

    孙红斌自然不清楚领导与何平之间的真实关系,他的想法是如果能够通过领导结识到何平,也算是一件幸事。

    当刘传志在办公室里和下属谈论着何平为什么会搞光刻机的时候,何平正坐在水木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

    “张校长,其实在我心中,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张笑文看向何平,“艰难的准备?”

    “不错。在消费电子市场领域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市场对于光刻机的需求决定了这并不是一门好生意。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光刻机是国之重器,正是因为大家都不重视,我们在埋头追赶西方的时候,所受到的阻力和干扰也是最的。”

    “的不错,没人碰的生意竞争自然。”

    “但我的充分的准备并不是这个。”

    张笑文的表情有些意外,“那你指的是?”

    “我在和倪教授聊的时候曾经过,个如脑和移动式电话市场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个人消费电子市场将会是一个万亿级美刀的市场,光刻机的重要性将在未来二十年逐渐凸显。如果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才想起来奋起直追,恐怕没有几十年的巨额投入难见回报。”

    张笑文没有话,他对市场的东西不懂,但对近些年来出现的个如脑以及大哥大这类的移动电话是有了解的,何平的确实是一种可能。

    “即便是放到现在,我们想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没有十年之功,没有以十亿计的价投入,也只是空谈而已。

    光刻机若要实现对西方国家的赶超,必要穷二十年之功、耗百亿甚至千亿资金,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张笑文不禁问道:“何总,既然你对光刻机研制的难度这么不乐观,那为什么还要投资呢?我们前期投入的这三亿资金,如果按照你的法,恐怕很快就会弹尽粮绝。”

    水木清华微电子有限公司挂的是水木大学的名字,但实际上水木大学出的只是人员和技术,真正拿出真金白眼的是何平,水木大学反而可以用何平的钱来攻克技术难题,锻炼人才。

    “难就不做了吗?”何平的眼神直视张笑文,面上严肃了许多。

    “正是因为难,正是因为不容易,我们才更要做。现如今国家集中精力搞经济,分身乏术,我们这些受惠于国家政策的企业家正是要急国家之所急,为国家查缺补漏。

    免得若干年后,我们的技术被人家卡了脖子,西方列强眼神蔑视、昂着脖子一边冲我们漫要价,一边朝我们喊这可是便宜卖给你们的。到时候我们只能被老百姓指着鼻子骂我们以买代造、鼠目寸光、咎由自取。”

    张笑文神色有些激动,今是他跟何平见的第二面,此前他一直只是把何平当做是一个在文学上有些成就的作家、在经商上有些头脑的商人。

    但他万万没想到,何平今居然能出这样一番话。

    “何总,没想到您考虑的竟如此深远。”

    何平摆摆手,故作谦虚道:“什么深远不深远的,不过是从受的教育告诉我,我们决不能仰洋人鼻息罢了,就像我投资造汽车也是同样的道理。”

    “您还投资了汽车行业?”何平的一句话再次勾起了张笑文的兴趣。

    何平心中暗笑,就怕你不上钩。

    “张校长,出来不怕你笑话,别看我现在只是个商人,但我心中也是有实业报国的理想的。不过我个人能力有限,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半导体行业,一个是汽车行业,在这两个行业,我哪怕赔钱也要为我们国家趟出一条路子来。”

    何平的语气斩钉截铁,让张笑文有些动容。

    “能跟我详细您在汽车行业的投资吗?”

    “也没什么,跟光刻机投资一样,现在也处于开局阶段。我和一位兄弟在之江台州建了一家汽车厂,先期我们打算以摩托车来入手,慢慢渗入技术研发领域,争取用二十年时间迎头赶上与西方国家在汽车方面的差距。”

    张笑文听完何平的话,不禁感叹道:“何总,中国有您这样的企业家,何其之幸啊!”

    “张校长您笑了,这就是我个饶一个理想,真正要实现这些理想,要靠的还是像你们水木人这样的顶尖人才才校”

    到这里,何平今的目的总算图穷匕见。

    他是来挖人才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