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三九章征伐真相 (第1/2页)
俗话说得好,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吴轩庭对于自己被无端革职,总是心怀不满,因此此次回来心绪更是低落。 可是继母那句回家吃饭,使他顿时倍感温暖。 暖心的话并不要多,有时仅有一句就够了。 点完香,化完了纸,顺带祭奠了二姐,甚至是大姐,还有历代列祖列宗。 吴老头坟前青烟袅袅,吴宇庭边咳着边一手搀扶着老母,一手搀着儿子,渐渐远去。 而光明区是从来没有这种风俗,祭日都在家祭奠的,吴轩庭想或许是移风易俗了。 吴轩庭追上去,掏出二十块大洋道:“新娘,你去买两斤好酒,我与小弟多年未见,好好叙叙。” 吴陆氏为难地看着银洋,嚅嚅道:“他感冒了,恐怕不能陪你喝了。不过叔伯叔叔也会来吃饭,我去买酒,你们先回去。” 吴陆氏回来时,就听见院子里吵吵嚷嚷的,感觉不妙。 今天因为只是简单祭奠一下,菜并不多,所以没有大张旗鼓,统共就两桌人。 一桌就是贵客,一桌是自家人。 而吵得最激烈的正是自己弟弟的新弟弟陆正轩与养母家大哥王德新,一个酒疯子。 还有一个是吴正昌老儿的弟弟吴兴昌,也在那气愤地嚷嚷。 吴轩庭却不见影子,吴宇庭由于无法与人沟通,因此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陆耀祖老儿拄着拐杖转进院子,前边是他一个孙子陆明堂。 陆明堂手里拎着两瓶好酒,可价值不菲呢,看来老头也很重视这个日子,既然吴陆氏认了亲,归了宗,他当然得来吃席。 说实话,他也年老了,吃不了多少,也不是馋酒,只不过是来助兴。 更何况他手里两瓶菜抵得过两桌菜还绰绰有余,因此也不是来沾便宜。 原本吴陆氏因年老了,就想只简单烫一灶,祭奠一下就完事了,与儿子孙子简单吃一顿。 哪知听说吴轩庭回来了,她怕继子挑理,乡下别的事不多,就净会挑理了。 于是她只好去对亲弟媳蔡金花说了,而蔡金花偏是那蔡金星的亲jiejie。 哪知这蓝梳国如今成为了扶余国,从此永隔一方。 这蔡金花是个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能干人,一听说便风风火火替jiejiecao办起来,反正就两桌茶,在她看来就是闭着眼睛也能烧好的。 这时吴兴昌家也得知吴轩庭回来祭祖了,连忙穿戴一新也来帮忙,老头儿剁rou,他妻子做rou包子。 他的儿媳烧火,几个人忙得热火朝天。 而光明区的rou包子是只有祭日或者过年才做的一道硬菜,平时只有陆耀祖才能经常吃了,别人家都需要算计着过日子。 而做这道菜,首选菜场上的豆腐衣,薄如蝉翼,放汤罐里用热水烫一下,然后将拌好的rou馅在裹在里面。 扎成一长条,并排放锅里蒸熟,再切开,算好人数保证一桌一个,当然主家也不这么抠门,总是碗里盛放十几个。 而这馅呢也极有讲究,要讲味呢,纯rou当然最好,可是穷人家都得掺菜啊,否则rou不够啊。 荠菜当然是首选,它最鲜,而且四季教能在野外挑。 但是现今好多人家皆卖了籽回家种,它也需要什么肥料,只要雨水足,随时能生长。 当然菜田里的荠菜没有野荠菜香,它比较嫩,汁还多,就图吃馄饨时拌馅方便。 当然实在没有的话,就薅几把鸡毛菜,或者小青菜,甚至是大白菜的梗。 大白菜拌馅时基本只用菜帮,菜叶另烧菜时用的。 今天事出仓促,因此吴兴昌妻子便在自家地里薅了几大把过来现成剁的馅,过程也其繁琐。 荠菜得先拣干将,然后再焯水,再放布袋里挤水,沥干后再拌进馅里。 而且还必须将姜切进馅里,才能去腥提鲜,可是这偏偏是许多小孩最不喜欢吃的。 可在这个场合,家长是不会惯着小孩,得考虑众人口味,尤其是喝酒的男人。 就在大伙干得热火朝天时,脾气乖戾的吴轩庭拎着纸烛出门去了,这才有前面的事。 按理来说,光明区的风俗是在家祭祖时才会上香点烛化纸的,但是吴正轩脾性强,众人只能顺着他心意。 陆正轩妻子蔡金花本身就是个响喉咙,也称大喇叭,她神神神秘秘道:“怎么就突然回来了呢,也不打个电话啥的。” 吴兴昌妻子资格也老,仗着这是meimei家,说话也没有顾忌,便顺口回道:“这是他的家,随时能回来啊。” 蔡金花一呆,就问道:“没有分家吗?” 吴兴昌叹气道:“不分也分了,如今儿子们都成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