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三八章运筹帷幄 (第1/2页)
陆辰反问道:“这个《地名保住公约》我记得没有派人参加过啊?” 龚虹一瞪他道:“你忘了自己的出身吗?天道是不容人作弊的,所以总有补救的办法。” 陆辰郁闷道:“这是天道为惩罚我而出台的公约……” 龚虹道:“也非针对你一人,魂穿接引我能做,别的主宰也能够。是以为了显示公平,至少地名不能重复,位面战争全靠真本事。” 陆辰真的头痛死了,他前世就头痛地理: 什么台风的形成原理,厄尔尼诺现象,对流,经常把他搞得七荤八素。 偏偏如今又来这一出妖蛾子,所有地名全部都修改了。 他还得必须熟悉,否则要闹出笑话来了,顿时陆辰觉得他的眼前一片黯淡。 如今他不仅要对付四夫人的勾心斗角,不能掉入她们精心设计的圈套里,还得要炼武,简直是苦不堪言。 但生活就是这样,在你最顺风顺水,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突然使人又痛不欲生,所以生活就是痛并快乐着。 而在这个时候,光明区八行镇俞记大茶铺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客人,他年约六旬,肩上背个个褡裢。 这时俞家大儿子俞云峰便笑容相迎,他妻子陆彩云正在外面卖糕点。 如今这店铺早中上由小夫妇俩承包,傍晚由俞掌柜老夫妇接手。 当然老夫妇俩还替他们与继子赵巍带小孩,赵巍如今在县城西鼓楼路开个茶铺。 因为新买了一辆哈雷公司生产的司凯特汽车,因此每天车进车出的很方便。 再加上如今陆辰在神龙大陆大搞基建,因此原先用了上万年的泥路全部铺上水门汀了。 而古镇如今虽然改名叫八行鎮,可是自从赛龙舟大赛后,越发兴旺了。 如今八行河靠着东边张家河与南边飞仙运河,简直是四通八达。 据说改名的通报今天报纸正式下达了,只要是官媒都刊登了消息。 因此原先十六版的大报纸,几乎只有四版的消息与评论,其余全部是政府公告。 可是光明区的八行镇,因为四面环海,因此报纸总是隔了一天。 要想看当天的报纸除非是县政府机关里才能看到,因此百姓早就习惯了。 甚至所有书报亭里也只卖隔天的报纸,还卖得多香海市区要贵五文钱,一份报纸得三十大文。 原来铜钱也分大小钱,一百大文抵一块大洋,十只小铜钱抵一文大钱。 客人选了个边角,放下背上褡裢,然后伸了个懒腰。 这时俞云峰才看清,客人长得一张精瘦的脸,小胡子修剪得十分利落,好像常年跑码头的江湖客。 跑码头过去是个贬义词,表示出去讨生活,只有穷人才动辙说跑码头。 跑码头,即拜把子,因此各方码头常由江湖客们瓜分掉各自的地盘,不允许过江龙来扰乱秩序。 若是过江龙气焰太嚣张,便会由当地缙绅出面来主持公道。 但也不是缙绅家越有钱,越能参与,得由商会里长老主持。 这些七老八十的老头,平时也穿得普普通通,看见任何人都笑脸相迎,可是其中有许多草莽英雄,也有好多混迹在市井的狠角色。 就是当地官府与豪门世家有时见他们也得绕路走,若是不小心得罪了他们,经常不死也要扒成皮。 商会与春社一样,皆是地方自治组织,皆是由地方缙绅来担当,可是商会的性质带有江湖气。 而春社完全是乡民自发组织起来,社长也是轮流当,做社是约定好每家出多少钱米,或是三升玉米或小麦,或者是一升米。 如今一升米是六十钱,相当于两份报纸的价钱,因此报纸并不便宜。 穷人根本看不起,终日为生活所劳碌,再说年纪大的人几乎全是文盲。 大多数人还只会写百家姓,及简单的一百以内数字。 因此烟杂店掌柜还能够记下赊账的客人名字,及数量,否则连生意也无法做。 而俞记茶铺别开生面,刷了面石灰墙,用碳枝记客人所赊账目,倒也一清二楚。 若是需要涂改,便取石灰浆水涂掉,甚是便捷。 最主要的是那俞云峰自小炼得一手好字,颇有颜真卿风范,没有一个客人不夸他写得好。 那客人高喊一声:“掌柜的,上茶。” 俞云峰肩上搭一块雪白的毛巾,屁颠颠拎着水壶过来,问道:“客倌,菜单上自己点,我给冲泡。” 客人看了一会道:“就泡龙井吧。” 俞云峰打了个响指,一个十二三岁小姑娘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出来,麻利地给放好茶叶。 俞云峰吆喝道:“客倌,小心,我冲茶了。” 若说在过去,根本不用提醒,若是小小心烫着了,茶客自认倒霉。 如今大伙的维权意识提高了,若是出了事,没有一二十块大洋是解决不了的。 客倌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