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章 雪夜归途 (第2/2页)
一旦宋公听进了太宰为大司马的求情,就意味着他也听进去了太宰大人之前所说的一切。 “华父大人,你退下吧。寡人这就命人召大司马回都城来。”宋公神情阴郁地说道。 “那前线那边的战事怎么办?”太宰大人适时问道。 “派少司马去。”宋公冷漠地说道。 话音刚落,殿外风起。靠近殿门的烛火晃了一阵,随即熄灭。 …… 灯火点燃,营帐中黑幕褪去。公子突回想着刚才无名向自己交代的事情。忽然对明天的战事又有了信心。 “只要大司马孔父嘉一走,宋国便不足为惧。”公子突暗暗想道。 计划着后几日作战的部署,不知不觉中已然天亮。 彻夜未眠的公子突不仅不觉得疲惫,反而愈加兴奋起来。 他走出营帐,看着晨起正埋锅做饭的将士们,心中更加踏实。 日上三竿,两军再次列阵。 但这一次,宋军的气势显得异常的低迷。 果然,郑军再次已所向披靡的攻势击败了宋军。 郑军再胜一筹。 十月十二日夜,霜降寒来,无名未至。 只有消息传来,宋国大司马奉召回都,少司马接掌军队,继续迎敌。 十月十三,郑宋两军再次交战,宋军依旧不敌,宋国少司马殉国战死。 十月十四,天气骤变,风雪突至。 突如其来的寒冷让没有准备的郑军将士措手不及,也成为了宋国不期而至的守护者。 于是,公子突下令,郑军班师。 十三昼夜,三城,入境百里,破敌万人。 而己方,却损伤寥寥。 虽然最终没有继续乘胜追击,但这样的战功,已足够让公子突在军中立下鼎鼎威名。 十月十四日夜,风雪依然,归程暂缓。 不知是风还是雪,将道旁的几株大树折断。横阻于道路中央,挡住了郑军的去路。 无奈之下,郑军将士们只好忍着严寒,清楚障碍。 偏偏恰逢晚上,而且道路并不宽阔,路上又有积雪。 这样一来,清理起来的难度便大了不少。 于是,公子突便命令士兵们分批次上前清理路障,其余的人在一旁休息。 坐了一整天的车辇,公子突觉得有些疲惫,便也下了车来,四下里散步休息。 正四下走动之时,有一名士兵匆匆跑到公子突面前,说道:“禀告将军,那边抓住几个宋国士兵,将军是否去看一下?” “宋军?”公子突有些诧异,“在哪,领我过去。” 话音落下,那士兵便在前面带路,领着公子突往队伍后面走去。 寒风卷集着破碎的雪花,在冬夜里嘶嚎着。这呼啸之音却被旌旗猎猎的霹雳声响所震慑。 天空中微微洒下些月光,正照在士兵佝偻的背上。公子突看着那士兵头上花白的头发,不禁有些感慨。 两人一前一后,走了片刻,终于脱离了郑军队伍。 没了旗声人语,风雪的哀鸣显得更加凄厉。 “怎么还没到?”公子突看着身旁已没了其他士兵,有些不安地问道。 “快到了,我们兄弟几个本就是在队伍最后面走着。就是因为遇见了宋兵才掉了队。”那老兵头也不回地低声说道。 尽管老兵说得合情合理,但公子突还是不由得握住了手中的长剑。 两人又走了约莫两百步左右。周围已完全没了兵马。 风声越来越响,寒意越来越盛。 身旁的枯木、残雪在黑暗里显得实在阴森恐怖。 公子突不由得再次生出怀疑,便又问道:“还没有到吗?” “将军别急,前面转个弯便到了。”老兵依旧是头也不回地答道。 前方的转弯处,静得出奇。 夜幕中被风席卷的雪片,在冷凄凄的月光里闪烁着诡异的光彩,在老兵的头顶上不住地咆哮。 公子突把手中的长剑握的更紧,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你到底是谁?”公子突厉声问道。 这时老兵转过身来,微胖的脸上挂着笑容,眼角处却泛着泪光。 他一副和和气气地模样说道: “公子怎么了?我是?我是要你命的人!” 话说到一半,老兵突然就变了脸色。同时,他整个人已向着公子突跃将过来。 刹那间,风雪之声仿佛停止了。 寒月之下,老兵手里的短剑闪耀出慑人的光芒。 天地一寂,万物凛然。 电光火石之间,公子突长剑抽出,却已来不及格挡。只得直直地指向前方,期望能以此迫使老兵收住攻势,拖延一招。 “噗!” “噗!” 前后两声,一剑当胸而入,一剑点刺在胸前,再深一分便可刺入心头。 没有收手,也没有刀剑相交的铿锵之声。 两声过后,风雪声又起。 点刺在心前的短剑,终于因为使用者失去了气息,而无力地垂下。 而长剑依旧握在公子突手里。 对面,老兵直挺挺地站着。 他眼角的泪水已经凝结,在月光下闪烁着晶光。花白的头发凌乱地遮掩着微胖的脸颊,笑容扭曲的赘rou里藏着无尽的惋惜。 四周的风雪声终于不再凄厉,变得若有若无,像是声声叹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