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天凉好个秋(大结局) (第1/4页)
大明嘉佑四十二年,秋,南庆州。 青石郡有个临海的小镇,名叫海贝镇。 镇子不大,在前朝大端王朝之时只有一条直路横穿而过,如今慢慢发展出了一横一纵两条街道,已经颇具些繁华模样。 镇子里,有间木匠铺子。 铺子无名,因为在这样少有生人过来的小镇上,用不着额外浪费那个牌匾钱。 铺子掌柜的手艺就是最好的招牌。 今天,数十年如一日开门迎客的铺子却难得的大门紧闭。 街坊四邻凑到一块,小声聊着。 “赵老头的婆娘到底是不行了啊!” “看着和和气气的,性子也大方,可惜了。” “年纪毕竟不小了,也算得上喜丧了。” “赵家的年轻时候那可真是水灵啊,可惜也终究老了。”一个老头面露回忆,啧啧感慨道。 “是啊!我都还记得她当初来这儿那天,那得是四十年前了吧!” ...... 铺子的后院,一间药味弥漫的房间中,安静地躺着一个老妇人。 荆钗布袄,形容枯槁,苍老的白发仿如在头上染上一层白霜。 她微闭着眼睛,鼻孔里已是出气多过进气。 床榻边上,安静地坐着一个老头,常年劳作的背微微驼着,一只手轻轻握住被褥下那只曾经肤如凝脂如今却似老树皮一般的手,然后微微起身,替她掖了掖被角。 病榻上的老妇人缓缓睁开眼,虚弱地道:“当家的......我怕是要不行了。” “别说傻话,你好着呢!马上就快是春天了,我们还要一起去看你最喜欢的花,然后等到初夏吃你最喜欢的荔枝。” “呵呵,呵呵。”老妇人的眼中流露出一丝希冀的光,光芒充盈,并未散去,声气也渐渐足了起来,笑着道:“你就知道我喜欢听这些话,故意说来哄我。” 老头儿也笑了起来,眼底却是浓得化不开的哀伤,他知道眼前的景象意味着什么,“我没有哄你,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会好起来的。” “算了吧,活到这个份儿上,也知足,也够本了。”老妇人脸上的皱纹堆起,笑容也变得洒脱,“想当初,我们哪儿能想到还有机会过上这大半辈子轻松自在的生活啊!” 老头儿点了点头,“这些年,苦了你了。” “怎么会苦呢。我高兴着呢!”老妇人笑着拍了拍老头的手,然后笑容敛去,哀伤道:“今后就只剩你一个人了,你都不会照顾自己。” 老头儿抹了把眼角,“别说傻话。” 老妇人看着他,就在那返照的回光即将耗尽之时,她不知道从哪里压榨出了生命的最后一点精力,从床上挣扎着坐起,在老头儿的错愕和紧张中,轻轻一拜,“陛下,臣妾不能再陪你了。” 动作有些生涩,但即使最挑剔的宫廷教习婆子站在这儿,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老头儿鼻头一酸,“还念着这些干什么!快快躺......” 伸出的手轻轻碰着老妇人,那具已经十分瘦弱的身体便软软倒下,脸上带着微笑,悄然没了呼吸。 纵使在朝堂倾覆,江山覆灭也不曾哭丧流泪的老头儿,瞬间泪流满面。 ...... 寒来暑往,又是一年的秋天。 “老赵,我那把椅子你给我做好了没有啊?” 一个老头踱着方步,走到铺子门口喊道。 铺子里,赵老头儿的背愈发佝偻了,闻言抬起头,笑着道:“放心吧,不给你做好这把椅子,我死不了的!” “那你还是别做好了。”方老头瘪了瘪嘴,走进来环顾一圈,“这屋里啊,没个女人就是不行,请个仆妇来帮着收拾收拾啊!” 赵老头儿呵呵笑道:“像我们这些门户,敢想那事儿?挣几个钱啊?” “哎,你这人,哥几个帮你凑凑啊!”自打赵老头儿来到这个海贝镇就跟他一见如故的方老头哼了两声,“咱们这个岁数,不就该想着怎么能活得舒坦点?” 赵老头儿笑了笑,“老伙计,谢谢了。这个忙就不用了。” 他看着方老头,“不过我还真有件事情想求求你。” “你说!”方老头直接拍了胸脯。 “我在镇口的棺材铺子已经订好了棺材,哪天我要是没起来了,就麻烦你了。你也知道我也没个一儿半女的......” “这事儿放心!包在兄弟我身上!我要走在你前面,这事儿就归我儿子你侄子的!” “记得把我和贱内合葬一坟,多谢。” 赵老头儿站起来,颤颤巍巍地朝着方老头郑重一拜。 方老头也没让,坦然收下了这个大礼,也交出了自己的承诺。 秋日的阳光洒在后院的一方平地上,赵老头倚着躺椅,轻轻摇晃着。 “四海升平,黎民富足,这天下给你们,不亏。” “自食其力,无忧无虑,这后半辈子过得,舒坦。” “可惜了,无缘再见你一面,向你亲自说一声谢谢。” “绿娥,等着我,我就要来陪你了。” ...... 老人在暖阳下呓语,碎碎叨叨的回忆里,不曾有过半分关于天京城里那些人间最顶尖的繁华。 第二天一早,方老头依旧踱着步子,走到了木匠铺子前。 半开的铺门正中,摆着一张崭新好看的木椅子。 方老头神色一变,颤颤巍巍地冲了过去,“老赵!” ...... 灵堂就支在铺子中,方老头和其余几个老伙计戴着白布,让自家儿子跪下,替他们赵家叔叔向来客磕头谢礼。 小镇上的居民大多数都来了,就连惯常吝啬或者无赖的混子都至少过来上了炷香,鞠了几躬。 老赵到这个镇子四十多年,愣是没结下一个仇家,两口子的口碑算是这个镇子里的独一份。 日头渐偏,天色将晚,灵堂外走来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小镇不大,来往的都是熟面孔,瞧见这个年轻人,方老头等人都暗自戒备起来,若是被人灵堂闹事,可就对不起老兄弟的在天之灵了。 “诸位莫要紧张,在下只是想来吊唁一番,上柱香就走。” 年轻人的声音很温和,但方老头等人也不敢大意,“阁下是?” 年轻人抬起头,看着安静摆在灵堂正中的那口棺材,轻声道:“一个故人。” ...... 安水城,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坐在轮椅上,膝头搭着一床薄毯,正对着面前的一堆小孩子絮叨着。 “爷爷,你就好好休息吧!你说的那些他们都听不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