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1836_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气象(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气象(一) (第2/2页)

难以让人记住,但是现在有了汉元纪元法之后,华夏的历史顿时变得一目了然了。

    当下,一众朝臣全都激动拜倒,发自内心山呼。

    “吾皇圣明”

    御座上,刘锡命无声大笑。

    自此以后,这个世界全都要被我大汉打上牢不可灭的烙印,再也不会出现被白皮恶心的事了。

    “除此之外,汉元1836年乃朕蒙紫微大帝启示之年,朕钦定汉元1836年为圣元节,往后每逢十年便要举行大型祭祀,以向紫微大帝祷告。”

    汉元1836年,也就是崇祯六年,恰好是刘锡命正式穿越过来的子。

    他当然不会忘记这么重要的时间节点。

    刘锡命这话一落,一旁站立的刘锡贤和刘锡安两人似乎也想起了什么,顿时脸色一变。

    那一年正是二哥开始赚大钱,刘家开始起步的时候。

    一想到二哥后来的一系列神秘动作,刘锡贤、刘锡安的脸色变得更加恭谨和激动了。

    我刘氏果真有天命相助。

    朝臣文武当中,从四川赶回来的于永凯以及穆敬难等人也都兴奋难当。

    他们都是刘家老人,自然对于刘家的发家史了如指掌,如今看来,我刘氏当真是天命所归,心中的忠诚更甚几分。

    刘锡命没想到自己专门点了1836年这么一件事产生众多的连锁反应,因为此时他说的话又让全体大汉朝廷浑一震。

    “朕已立谢氏为皇后,但是太子一职,朕思来想去,决定不再设立。”

    “轰”

    这一声如同炸雷在大汉朝廷上炸响,将苏谨等人炸的外焦里嫩。

    “陛下不可啊”

    苏谨慌忙出列奏道:“自古以来,哪有不立太子的道理,我大汉好不容易才有了如今这样的大好局面,万不能因为储君空悬而出什么岔子啊。”

    “是啊,请陛下三思。”

    群臣纷纷上奏。

    刘锡命起负手笑道:

    “朕亦知众卿心意,不过朕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一来诸皇子现在年幼,朕也不知道谁贤明谁愚钝,而皇帝大位事关天下百姓,朕实在无法容忍有庸碌之辈登基。”

    “二来这也是为了朕的子女考虑,诸卿翻看史书就能知道,历来为太子者,能够有好下场的不多,尤其是汉孝武皇帝戾太子一案更是引得人心浮动,朕因此更不想设太子。”

    眼见群臣还有话说,刘锡命赶忙伸手制止住大家。

    “朕说的并非是现在不立太子,而是要彻底废除太子这一职务,但是国家又不可以没有储君,朕因此决定采用秘密立储的方式。”

    “秘密立储?”

    群臣中惊呼连连。

    大汉皇帝陛下这是要开历史之先啊。

    窦玉泉躬出列道:

    “陛下,还请陛下详述何为秘密立储。”

    “所谓秘密立储,便是此后每一任皇帝登基之时,先从诸皇子中选定一位作为秘密储君,同时写下传位诏书。”

    “但是此诏书不予公开,而是装在保密柜中存放,朕已经命工部研制了一个保密柜,此保密柜钥匙共设6把,只有6把钥匙同时使用才能将柜子打开取出诏书。”

    “6把钥匙分别交由丞相、总理、参知政事、大纳言、太尉和宗正寺卿掌管。”

    “一旦皇帝驾崩或是出现国家无主的况,掌握钥匙的这六人便可共同将柜子打开,进而扶保诏书中所立之人登基为帝。”

    “哗”

    如此新颖的方式,简直是闻所未闻,大汉群臣顿时陷入了一片讨论当中。

    刘锡命自顾自地笑道:

    “这个方法有许多好处,历来太子往往要受他人攻讦,毕竟人无完人,很容易被中伤,进而要么黯然下台,要么铤而走险。”

    “但是按照朕的法子,除了皇帝,大家都不知道是立谁为储君,自然就少了许多争斗。”

    “另外一个,朕此时写下符合朕心意的继承人,但是等到数年之后,如果有了更加优秀的继承人,朕还能够进行更换,如此便可让朕的子女更加砥砺自,片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于天下百姓也是一件大好事。”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